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王廷相“气本论”思想研究

作 者: 曲岩
导 师: 徐仪明;陈广胜
学 校: 河南大学
专 业: 中国哲学
关键词: 王廷相 元气本体论 阴阳 五行  关系
分类号: B2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5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王廷相不但是一位进步的社会改革家和知识渊博的科学家,而且也是一位著名的唯主义哲学家。他适应于社会改革的要求,立足于自然科学基础之上,构造了一个以元气为宇宙之本的庞大的哲学体系。他的元气论,既是中国元气论发展的高峰,又是用以批评宋明理学和佛、道神学体系的锐利武器。王廷相是明代最大的唯物论者,是明代哲学发展的最高成就。王廷相思想产生于明朝中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厚的社会历史根源。它既是当时社会矛盾和政治危机的反映,也是程朱理学由于自身内在矛盾发展而衰颓的必然产物。正是在社会政治危机和程朱理学衰颓的情况下,王廷相从程朱出发而合乎规律地回到张载,根据当时社会的要求,对它进行改造和发展,逐步形成自己的气学思想体系,登上了唯物主义的殿堂。王廷相“元气本体论”,认为元气之上无物、无道、无理。这就是说,由于元气具有至高无上性,所以他是宇宙万物的终极根源。既然元气是宇宙的终极根源,这就意味着在元气之上或之前,不允许再有“理”、“道”之类的神秘东西存在,它是自本自根的。从“元气之上无物”这一命题出发,王廷相对以前存在的企图凌驾于元气之上的唯心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批评,充分地表现了他的大无畏的战斗精神。王廷相气本论的思想是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完成的,尤其是吸取和发展了张载的唯物论思想,如“太虚”一词就原于张载,同时他自称他写的《慎言》,就是效仿《正蒙》的思想和体例完成的,再有就是关于太虚太极与气的关系,关于气化与气本的关系等等受张载影响都很大。王廷相从“元气本体论”这一基本点出发,指出了元气所具有不同于一般的具体事物的特性,即元气是无形无象的、元气是无偏无待的、元气是无生无灭的、元气的总量未尝减、性为元气所固有五种特性。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有形有象的,而作为宇宙本原的元气,则是无形无象的;宇宙间的具体事物都是有固定的属性,也要受到其他物的限制,而元气则是“混全之称”;一切具体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而元气则是无始无终、无生无灭的;元气的运动变化,聚散化生并不影响元气的总量,正如能量守恒定律一样;性也为元气所固有。王廷相通过对“气”这一物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4
英文摘要  4-7
引言  7-9
一、生平简历及著作  9-11
二、学术背景  11-14
三、对张载气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4-15
  (一) 关于太虚太极与气的关系  14
  (二) 关于气化与气本的关系  14
  (三) 关于气的阴阳对立面的关系  14-15
四、元气本体论的建立  15-24
  (一) 元气是万造化的根本  16-17
  (二) 太极太虚即是元气  17-20
  (三) 元气是永恒、生生不息的  20-24
五、元气的特性  24-27
  (一) 元气是无形无象的  24-25
  (二) 元气是无偏无待的  25
  (三) 元气是无生无灭的  25-26
  (四) 元气的总量未尝减  26-27
  (五) 性为元气所固有  27
六、阴阳、五行、万物与元气  27-31
  (一) 阴阳即是元气  27-29
  (二) 五行来源于元气  29-30
  (三) 物有形无形皆气  30-31
七、对程朱理本论的批判  31-37
  (一) 气的生灭  32-33
  (二) 理气关系  33-36
    1. 气为理本、理随气变  33-35
    2. 气一理一、气万理万  35-36
  (三) 道气关系  36-37
结语  37-40
注释  40-45
参考文献  45-47
后记  47

相似论文

  1. 双季戊四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工艺研究,TQ223.164
  2. 空间权基本理论研究,D923.2
  3. 天然气脱酸性气体过程中物性研究及数据处理,TE644
  4. 燃煤飞灰化学团聚实验研究及机理分析,X513
  5. 固定床钙基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X701.3
  6. 煤粉再燃反应条件对NH3非催化还原NOx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X701
  7. 氮杂环化合物介质阻挡放电降解的实验研究及机理初探,X703
  8. 基于BAP的数据压缩、操作与查询处理系统的实现,TP311.13
  9.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环境伦理研究,F590
  10. 德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F815.16
  11. 牡丹EST-SSR引物开发及其亲缘关系分析,S685.11
  12. 南极冰藻GPx、GST和SAHH基因的克隆、定量分析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Q943.2
  13. 功能配位聚合物的脲热合成、结构与表征,O631.3
  14. 脑梗塞血瘀证的肽组学和代谢组学初步研究,R277.7
  15. 几种天然产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评价和应用,R284.1
  16.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R542.22
  17. 保留残迹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物再血管化的实验研究,R687.2
  18. 三种羧酸系列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O621.13
  19. 沙利度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965
  20. 阿托伐醌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R914
  21. 构式语法观照下的高中英语双及物结构教学研究,G633.4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明代哲学(1368~1644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