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台湾问题:一种建构主义的分析

作 者: 薛力
导 师: 邢悦
学 校: 清华大学
专 业: 国际关系
关键词: 台湾问题 “台独” 族群认同 建构主义
分类号: D61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73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从分析台湾问题这一概念的内涵入手,阐明在对台湾问题的认识上现有四种主要观点的不足,进而运用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台湾问题的产生、发展及国内外因素展开分析。最后得出六点结论,并提出几点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李登辉-陈水扁时期台湾问题表现为台独,这是一种新的国家认同,属于政治认同,其基础是文化认同,即台湾人的族群认同。台湾人族群认同萌芽于日本人殖民统治中后期,以二·二八事件为转折点,台湾人族群认同初步形成,然后分为两条线曲折发展。在海外先后以日本和美国为中心,在两国的支持下,台独势力从事台湾人族群认同的建构;在岛内,表现为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随着台湾经济发展,行政革新带来的政治环境相对宽松,以1979年美丽岛事件为标志,台湾人族群认同加速发展。国民党解严后台独势力在岛内汇流,民进党成立、李登辉上台后台湾人族群认同转为国家认同,表现为对主权国家的诉求。民进党以合法政党的身份推进台湾人的新国家认同,李登辉则利用执政地位有系统地推行去中国化,以图从根上切断台湾人的中国人认同。李登辉对大陆虚与委蛇,对美日极力争取利用。在他们的推动下,台湾人的族群认同急剧发展,以致到1999年,台湾“朝野”在新国家认同上的“共识”得以公开宣示――这就是李登辉的“两国论”与民进党的“台湾前途决议文”。台湾人的新国家认同塑造至此大致完成,台湾人成了政治生活的主流,外省人被边缘化。这在2004年“大选”中得到确认。本研究也显示:台湾人族群认同与新国家认同的建构、谋求“公投入宪”还意在打消美国台海战略中抑制台独的一面。基于上述分析,大陆对台政策在保持战略威慑的同时应当注意培育台湾人对中国人的身份认同,这是台湾问题的治本之道。在现有建构主义理论的案例研究中,行为体(agent)是在受外来影响后改变身份与利益,属于“被改变身份者”。本文展示行为体身份和利益的建构是内外两方面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以内为主),且显示行为体是“想改变身份者”,这一研究拓展可能具有普遍意义。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美国“写作教室”理论与实践初探,G633.3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策略研究,G222.3
  3. 汉藏边缘藏语穆斯林现状研究,C955
  4. 有限的环境抗争,X321
  5. 以写前活动提高英语“基础写作”能力的行动研究,G633.41
  6. 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研究,G633.41
  7. 基于思维导图的网络讨论式教学研究,G434
  8. 建构主义视阈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探究,G633.2
  9.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G633.41
  10. 论文言传记阅读开展人物分析的重要性及教学实践,G633.3
  11. 初中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与实现,G434
  12. 创新思维在平面构成课程中的应用,G633.955
  13. 多媒体环境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研究,G633.8
  14. 建构主义教育理念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2
  15. 建构主义理论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G633.55
  16. 基于ASP的中学物理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G633.7
  17. 高中文科生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教学研究,G633.6
  18. 东亚一体化中的地区认同困境,F131
  19.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钢琴教学行动研究,J624.1-4
  20. 走向自由,永远的建构,I0
  21. 罗尔斯政治建构主义中康德哲学的因素,D09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 中国革命的特殊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