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研究
作 者: 张珏恩
导 师: 张春柏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学科教学
关键词: 建构主义 认知交际法 语法教学 语用功能 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
分类号: G633.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多年来,我国的英语语法教学费时费力但收效欠佳,其主要原因是过分关注语言的形式,忽略了对所学语言的运用。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成为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却又出现了一种只顾运用而忽略对语言形式教学的倾向。本研究在建构主义和认知交际法理论的基础上开展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英语语法教学研究,旨在改革原本低效的高中英语语法课堂教学。该研究既强调教好语言规则,又关注有效的语言运用,以帮助学生把所学的语言知识转变成语言技能。本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教学实验法等。论文的第一章简明扼要地阐述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介绍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列举本研究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等。第二章讨论该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第三章在分析一份调查学生英语学习的基本情况、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的基本情况、英语语法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问卷的基础上,从显性和隐性相结合以及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语法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语法课堂中的使用、在生动的情景中进行语法教学和根据不同的语用功能设计不同的语法课堂活动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课堂实践,并且提供6个教学实例。第四章是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实验结果的具体分析,两次学生调查问卷数据的对照分析和讨论。第五章是研究结论和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学生喜爱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2)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的理念有所更新;3)学生英语语法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发生改变;4)学生英语学习的成绩得益于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模式。提出的教学建议如下:1)要根据语用功能设计相应的语法活动;2)要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有所监控;3)要整合备课组和教研组的力量。
|
全文目录
摘要 6-7ABSTRACT 7-11第一章 导言 11-17 1.1 研究的背景 1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2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12-13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5 1.4.1 研究的内容 13 1.4.1.1 高中英语语法有效教学的课例研究 13 1.4.1.2 高中英语语法学法指导的策略研究 13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4 1.4.3 研究的方法 14-15 1.4.3.1 文献研究法 14 1.4.3.2 调查问卷法 14 1.4.3.3 教学实验法 14-15 1.5 本论文的结构 15-17第二章 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英语语法教学的理论基础 17-24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7-18 2.2 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18-19 2.3 认知交际法 19 2.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9-24 2.4.1 对语法教学必要性的研究 19-21 2.4.2 语法教学的新理念 21-22 2.4.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交际法在我国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22-23 2.4.4 小结 23-24第三章 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实践 24-49 3.1 高中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24-29 3.1.1 英语学习的基本情况 24-25 3.1.2 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的基本情况 25-27 3.1.3 学生英语语法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基本情况 27-28 3.1.4 英语语法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 28 3.1.5 英语语法练习的基本情况 28-29 3.2 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课堂实践 29-49 3.2.1 显性和隐性相结合、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语法课堂教学模式 29-36 3.2.2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语法课堂中的使用 36-42 3.2.3 在生动的情景中进行英语语法教学 42-45 3.2.4 根据不同的语用功能设计不同的语法课堂活动 45-49第四章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9-62 4.1 前测结果与分析 49-52 4.2 后测结果与分析 52-56 4.3 问卷结果对比分析 56-60 4.4 讨论 60-62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62-67 5.1 结论 62-63 5.2 建议 63-64 5.3 后续研究展望 64-65 5.4 结语 65-67附录1 高中学生英语语法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67-70附录2 前测和后测成绩 70-74附录3 前测和后测试题 74-86参考文献 86-91后记 91-92
|
相似论文
- 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研究,H05
- 美国“写作教室”理论与实践初探,G633.3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策略研究,G222.3
- 构式语法观照下的高中英语双及物结构教学研究,G633.41
- 有限的环境抗争,X321
- 以写前活动提高英语“基础写作”能力的行动研究,G633.41
- 基于思维导图的网络讨论式教学研究,G434
- 建构主义视阈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探究,G633.2
- 演绎法和归纳法在高职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比较研究,H319
-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G633.41
- 论文言传记阅读开展人物分析的重要性及教学实践,G633.3
- 《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语气词比较研究,H146
- 初中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与实现,G434
- 创新思维在平面构成课程中的应用,G633.955
- 多媒体环境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研究,G633.8
- 建构主义教育理念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2
- 初中文言文语法教学探究,G633.3
- 苏南中职单招班语文语法教学策略研究,G633.3
- 建构主义理论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G633.55
- 基于ASP的中学物理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G633.7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外语 > 英语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