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庄子的人生观教育思想

作 者: 吴永强
导 师: 邓球柏
学 校: 首都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人生观教育 《庄子》 自然无为 思想 宇宙发展 怡然自得 心灵净化 安时处顺 三生万物 世界哲学
分类号: B223.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885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姓庄,名周,字子休,是战国中期宋国蒙(位于现在的河南省商丘县附近)地的一位学者。宋国地处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交汇地带,当时在暴君偃的统治之下,这种时代背景对庄子的生活和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庄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庄子》一书之中。 《庄子》,又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由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及其后学所著。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庄子》全书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共33篇。 庄子作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法自然”的观点,把“道”作为世界的本源,认为“道”是自足的和永恒的,事物之间的差别只是相对的。与这种宇宙观相适应,庄子提倡“自然无为”的人生观,主张保持个人身心自由,追求一种无拘无束、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庄子虽然生活拮据,有时候甚至不得不靠借贷度日,但是他潇洒自如、从容应对的处世态度使他达到了至圣的境界。庄子形骸入世而随俗,精神出世而逍遥,以其孤傲的性格和渊博的学问向弟子传授自己的思想,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给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庄子的思想体系是博大精深的,概括起来可以包括“以道为本”、“万物齐一”、“自然无为”、“逍遥而游”四个方面。 以道为本 庄子继承了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把“道”作为世界的本源。在庄子的思想中,“道”又是宇宙发展变化的法则和规律,是人的最高认识,是超越是非和真伪的绝对真理。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使有关“道”的概念更趋完善,是世界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万物齐一 庄子认为只有以万物齐一的自然法则来看待事物,才能达到是非不争、天人合一的真人境界。庄子的“万物齐一”思想具有自发的朴素的辩证法意识。 自然无为 在庄子的笔下,“天”是在人类出现以前或未受人类文明干预的自然状态。庄子认为天命已经安排好了一切,人的努力都是无效的。安时处顺其实就是安命无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安命才能怡然自得,也就可以无所追求、无所作为而轻松自如,做到绝对的无为。庄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摆脱世俗的束缚,精神充实地尽情享受自然世界的美。 逍遥而游 庄子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希望达到逍遥而游的境界。他所主张的“逍遥”不仅具有“无拘无束、放浪形骸”的意思,而且具有“寻求解脱,获得精神自由”的意思。在庄子看来,体道的过程是心灵净化的过程。首先是“心斋”,然后是“坐忘”。也就是忘却天地万物的存在和自我的存在,从而与天道混同为一,达到不朽的永存。 在这一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蕴含了庄子的丰富的人生观教育思想。本文从庄子人生观教育思想产生的条件、理论基础、主要内容、目标、方法和途径、地位和作用等六个方面探讨了庄子人生观教育思想。

全文目录


引论  7-8
一、 庄子和《庄子》  8-11
  (一) 庄子  8-9
    1、 庄子的生卒年代  8
    2、 庄子的国别归属  8
    3、 庄子的生平  8-9
  (二) 《庄子》  9-11
    1、 《庄子》的写作背景  9-10
    2、 《庄子》的结构  10
    3、 《庄子》的文学价值  10-11
二、 庄子人生观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11-16
  (一) 《周易》  11-12
    1、 《易经》的“何天之衢”是老子本体“道”的最初原型  11
    2、 庄子的辩证思维源于《周易》古经  11-12
  (二) 《老子》  12
  (三) 当时社会的科技水平  12-13
    1、 走出巫术的丛林  12-13
    2、 高超的工艺技巧及其经验  13
  (四) 当时的社会环境  13-16
    1、 政治环境  13-14
    2、 经济环境  14-15
    3、 社会环境  15-16
三、 庄子人生观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16-24
  (一) 构成万物的基始——“气”  17-19
  (二) 万物生成和存在的形式——“化”  19-21
    1、 “化”的普遍性与多样性——“万物皆化”与“万化”  19-20
    2、 “化”的共同历程——“始卒若环”  20
    3、 “化”的动因——“自化”  20-21
  (三) 宇宙的最后根源——“道”  21-24
    1、 含有具体内容的“道”  22
    2、 作为抽象的思想形式的“道”  22-23
    3、 具有总体内容的“道”  23-24
四、 庄子人生观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24-34
  (一) 人生困境  24-26
    1、 自然之限:死与生  24-25
    2、 社会之限:时与命  25-26
    3、 自我之限:情与欲  26
  (二) 庄子的社会批判思想  26-31
    1、 无君论  27-28
    2、 无为论  28-30
    3、 返朴论  30-31
  (三) 庄子的理想社会  31-34
    1、 理想社会:“至德之世”和“建德之国”  31-34
    2、 理想社会的独特性:超世俗和超人类  34
五、 庄子人生观教育思想的目标  34-39
  (一) 《庄子》理想人格的不同名号及其精神境界的描述  34-35
  (二) 《庄子》理想人格精神境界的本质特征  35-39
六、 庄子人生观教育思想的方法和途径  39-43
  (一) 修养方法  39-42
    1、 恬淡无欲  40
    2、 去知与故  40-42
    3、 体“道”  42
  (二) 处世态度  42-43
    1、 超世——不随物迁,游乎尘外  42-43
    2、 遁世——不与物撄,陆沉世寰  43
    3、 顺世——虚而待物,与世沉浮  43
七、 庄子人生观教育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43-54
  (一) 庄子人生观教育思想的独特性  43-46
  (二) 庄子人生观教育思想的影响  46-54
    1、 对历代文人的影响  46-49
    2、 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49-54
主要参考书目  54

相似论文

  1. 云南省民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G633.2
  2. 校园文化语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G633.2
  3.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4. 高中函数教学研究与实践,G633.6
  5. 《庄子》修辞策略探析,B223.5
  6.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7. 许心如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益气活血、泻肺利水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探讨,R259
  8. 周乃玉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痹玉康Ⅰ号”方治疗中晚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259
  9. 小学数学新教材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点的研究,G623.5
  10.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学生个性培育问题研究,G633.2
  11. 老子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3
  12. 扩招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G643.1
  13. 陈淑长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利湿活血通脉法治疗PTS的临床研究,R249
  14. 毛泽东、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比较研究,A841
  15. 孔光一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清宣法为主辨治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16. 周耀庭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研究,R249.2
  17. 王应麟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和诊治小儿外感发热独创望上腭及特色用药研究,R249.2
  18. 温振英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辨治小儿腹泻病用药规律研究,R249.2
  19. 谷世喆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辨治抑郁症的研究,R249.2
  20. 危北海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应用胃肠复元法对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治疗作用的探讨,R249.2
  21. 王琦教授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研究,R249.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先秦哲学(~前220年) > 道家 > 庄子(庄周,公元前369~前286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