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及左室肥厚相关性研究

作 者: 张文秀
导 师: 李志梁;陈爱华
学 校: 第一军医大学
专 业: 心血管内科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醛固酮合成酶 基因多态性 原发性高血压 左室肥厚
分类号: R54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10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背景: 高血压病(EH)是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有关高血压相关基因的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调节水盐代谢、血管张力和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在高血压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因此编码该系统的各个基因就成为研究EH遗传基础的很有吸引力的候选基因。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左室肥厚(LVH)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猝死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是独立于血压之外的一种危险因素,调控左室的重量和结构的遗传基因是心血管疾病不良预后因素,所以查明左室肥厚的遗传因素并及时预防其发展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观察发现,血压水平与左室大小并不相关,动脉血压的变化与肥厚程度并不一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很多左室肥厚的患者血压正常。因此目前认为,在左室肥厚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可能不仅仅是血流动力学因素,更重要的还有遗传、神经体液等因素共同促进其发生,其中RAAS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探讨RAAS基因多态性与心肌肥厚的关系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目的:1.本研究旨在观察中国汉族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 和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与EH及LVH的相关 性。2.筛选与EH和LVH相关的基因和敏感基因型,有助于揭开EH和LVH 的分子遗传机制。3.为开发和研制新一代针对性更强的制剂和基因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 基础。方法:1.以1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10例正常对照为对象,测定临床指 标。2.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和二维超声引导的M型超声检 查,分为左室肥厚者(LV+)72例,无左室肥厚者(LVH-)64例。3.采集血液样本并提取白细胞和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DNA)。4.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琼脂糖凝胶电泳、澳化 乙晚(EB)染色、紫外灯下观察电泳带,进行基因型分析,并照相检 测 ACE和 CYPllBZ基因的多态性分布。结果:1.EH组和对照组临床特征的比较:EH组的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性别构成、年龄差异、血糖、血 胆固醇均无显著性差异。2.LVH-组与LVH+组临床指标比较:两组间性别构成、年龄差异、血糖。 血脂、血压均无显著性差异。3.EH组 ACE基因 I川多态性与对照组比较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均无 显著性差异。4。EH组 CYPllBZ基因-344C/T多态性与对照组比较基因型和等位基因 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5.LVH-组与u卜组“巳基因1川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均有显 著性差异(P<0.05),LVH-组m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wH+组,LVH+_ 组厂 基因型和 1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WH-组。6.LVH-组与wH+组 CYPI IB2基因-344C/T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 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LVH-组H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wH+ 组,LVH+组叮基因型和 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wH-组。7.EH组的 CT+11联合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 LVH+组中的J+11联合基因型频率高于wH-组,达到统计学差异 (P<0.05),CT+11联合基因型与仅具有CT或11基因型的个体相比, 患LVH的危险度明显提高。结论:1.ACE %因I川多态性与EH无相关性。2.CYPI IB2基因-344C/T多态性与洲无相关性。3.ACE基因二 多态性与MH有相关性,可能是MH发生的易感因素, DI基因型可能会降低个体对 LVH的易感性,1等位基因可能是 LVH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3-4.CYPI IB2基因-344C/T多态性与MH相关,CT基因型使患 LVH的危险性提高。C等位基因可能是左室肥厚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5 CYPI IBZ基因上44CT基因型和从E基因 11基因型共存对 LVH的发病具有协同作用,这可能是个体对LVH易感的危险因素。6 CYPllBZ基因刁44CT基因型和 ACE基因*基因型共存时可能会降低个体对LVH的易感性。

全文目录


缩略词  3-4
中文摘要  4-7
英文摘要  7-10
前言  10-13
材料和方法  13-22
  一 研究对象  13
  二 实验材料  13-15
  三 实验方法  15-22
    ㈠ 测定临床指标  15
    ㈡ 左室肥厚的检测  15
    ㈢ 基因组DNA的提取  15-17
    ㈣ 引物的合成和分装  17-18
    ㈤ PCR反应及其产物的检测  18-21
    ㈥ 统计学分析  21-22
结果  22-31
  一 临床特征的比较  22-23
  二 ACE基因I/D多态性分析  23-25
  三 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分析  25-28
  四 CYP11B2基因型与ACE基因型的协同分析  28-31
讨论  31-40
结论  40-41
参考文献  41-46
综述  46-59
致谢  59-60
在读期间主要工作  60

相似论文

  1.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R743
  2. MTRR基因A66G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肌梗死的关系,R542.22
  3. 抗体的非对应性激发及其与H2-Eb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关联,R392
  4. 原发性高血压患病风险评估的异质性及Meta分析,R544.1
  5. 亚洲人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Meta分析,R541.4
  6. 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hs-CRP和HMW-脂链素影响,R544.1
  7. 情绪调节方式对诱发情绪下A型行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反应的影响研究,R544.1
  8. 尾加压素Ⅱ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关系,R587.1
  9. TOLL样受体2、4mRNA在麻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基因多态性研究,R755
  10. MDR1和CYP3A基因多态性对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影响,R96
  11.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价值,R541.3
  12.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及桡动脉弹性中的应用,R544.1
  13. 老年高血压患者左房容积和左室容积变化的初步研究,R544.1
  14. SLC2A9基因第八外显子137A/G位点多态性与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关系,R587.1
  15. 中国汉族人群TGF-β1启动子-509C/T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的研究,R742.5
  16. 凋亡相关蛋白激酶-1基因多态性与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R749.16
  17. DNA加合物dA在慢性萎缩胃炎、胃癌前病变和胃癌中的表达及与CYP2E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R735.2
  18. 固有免疫分子与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的影响,R392
  19. SYBRGreenI实时荧光PCR在ABO基因分型中的应用,R440
  20. 雌激素受体多态性与大肠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R735.34
  21. 中国人五种CYP450亚型酶基因多态性与混合探针底物代谢差异的相关性研究,R969.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 血压异常 > 高血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