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磷脂酰聚乙二醇单甲醚的合成及其自组装纳米胶束的研究

作 者: 陈静
导 师: 刘天军;孙洪范;武莉
学 校: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专 业: 生物医学工程
关键词: 磷脂 聚乙二醇单甲醚 聚合物胶束
分类号: R9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1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两亲性聚合物在水溶液中可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胶束,这种胶束作为疏水药物的载体,具有药物靶向输送和药物缓释等功能。聚乙二醇(PEG)是一种中性、无毒、具有生物相容性的亲水性聚合物,在药物制剂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磷脂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兼容性。PEG衍生化磷脂作为药用辅料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目前国外主要是聚乙二醇磷脂酰乙醇胺(PEG-PE)应用较多,但价格昂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广泛的应用。本论文的研究主题是新型PEG衍生化磷脂——磷脂酰聚乙二醇单甲醚的合成及其自组装纳米胶束行为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下面两部分:化合物合成部分与性能研究部分。在化合物合成部分我们合成了一系列磷脂酰聚乙二醇单甲醚,其具有这样的结构:一端是聚乙二醇单甲醚[MW1000(mPEG1),2000(mPEG2),3000(mPEG3),5000(mPEG5)],另一端是甘油二酯(2C12,2C14,or 2C16),三氯氧磷作为过渡枢纽将上述两部分连接起来,形成目标产物。mPEG-磷脂的纯化是通过自组装形成纳米胶束后进行透析分离完成。各产物分别进行了MS、HNMR、IR等结构表征。磷脂酰聚乙二醇单甲醚胶束是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的,并通过荧光探针法、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粒度及电位分析仪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磷脂酰聚乙二醇单甲醚胶束在水溶液中形成了稳定的球状胶束:粒径在100-200nm之间,并且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临界胶束浓度(CMC)可达到10-6mol·L-1。且该类胶束的CMC值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疏水链段固定时,CMC值随着亲水链段PEG的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而亲水链段PEG的分子量固定时,CMC值随着疏水链段的增长而减小。总体而言,与小分子的表面活性剂相比,我们合成的磷脂酰聚乙二醇单甲醚胶束CMC值较低,在水中的稳定性很强。此外我们系统地研究了离子效应和氢键效应对胶束的影响:随着氯化钠的浓度增加,胶束的粒径减小;随着普鲁兰多糖的浓度的增加,胶束的粒径增大;而基于葡萄糖和乳糖的浓度变化不明显,略呈增大趋势。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第1章 前言  8-25
  1.1 两亲聚合物胶束  8-13
    1.1.1 聚合物胶束的形成机理  8-9
    1.1.2 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  9-10
    1.1.3 聚合物胶束的稳定性  10-11
    1.1.4 聚合物胶束的长循环性  11
    1.1.5 聚合物胶束的靶向性  11-13
  1.2 聚乙二醇  13-14
    1.2.1 聚乙二醇-聚氨基酸胶束  13-14
    1.2.2 聚乙二醇-聚酯胶束  14
    1.2.3 聚乙二醇-磷脂胶束  14
  1.3 甘油磷脂  14-23
    1.3.1 甘油磷脂的代谢  15-17
    1.3.2 甘油磷脂的化学合成  17-22
    1.3.3 磷脂作为药用辅料的应用  22-23
  1.4 课题的提出  23-25
第2章 磷脂酰聚乙二醇单甲醚的合成  25-41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5-27
  2.2 实验部分  27-33
    2.2.1 1-苄基甘油的合成  27-29
    2.2.2 3-苄基甘油二酯的合成  29-30
    2.2.3 甘油二酯的合成  30-31
    2.2.4 磷脂酰聚乙二醇单甲醚的合成  31-33
  2.3 结果与讨论  33-40
    2.3.1 1-苄基甘油的合成  33-35
    2.3.2 3-苄基甘油二酯的合成  35-37
    2.3.3 甘油二酯的合成  37-38
    2.3.4 磷脂酰聚乙二醇单甲醚的合成  38-40
  2.4 本章小结  40-41
第3章 磷脂酰聚乙二醇单甲醚胶束的特性  41-57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1
  3.2 实验部分  41-43
    3.2.1 磷脂酰聚乙二醇单甲醚胶束的制备  41
    3.2.2 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  41-42
    3.2.3 胶束粒径及其分布的测定  42
    3.2.4 胶束Zeta电位的测定  42-43
    3.2.5 胶束的形貌表征  43
  3.3 结果与讨论  43-57
    3.3.1 磷脂酰聚乙二醇单甲醚胶束的制备  43
    3.3.2 磷脂酰聚乙二醇单甲醚临界胶束浓度(CMC)的研究  43-49
    3.3.3 胶束的粒径及其分布  49-54
    3.3.4 胶束的电位  54-55
    3.3.5 胶束的形貌表征  55-56
    3.3.6 本章小结  56-57
第4章 结论  57-58
参考文献  58-64
附图  64-83
致谢  83

相似论文

  1. 聚乙烯亚胺修饰糖脂共聚物介导基因治疗研究,R450
  2. 三种水生植物生长对土壤性状和根际氮、磷耗竭的影响,S154.4
  3. 恩诺沙星缓释制剂的制备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R96
  4. 不同改良剂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S154.3
  5. 磷脂酶Dα1和Ca2+在拟南芥气孔关闭中的相互关系研究,Q946
  6. 磷脂酰肌醇-3-激酶、存活素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R735.37
  7. 乳糖化—去甲斑蝥素磷脂复合物pH敏感型脂质体的研究,R943
  8. 温度敏感型纳米载体的构建与评价,R943
  9. 血浆脂肪酸谱与2型糖尿病表型相关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R587.1
  10. 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的影响,S154.3
  11. 肝靶向半乳糖化棕榈酰壳聚糖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R943
  12. 枯草芽孢杆菌NCD-2解磷相关基因的克隆及抑菌物质的分离鉴定,S476.1
  13. 注射用羟基喜树碱脂质体的研究,R944
  14. 菹草根际微生物生态及其对酞酸酯消减行为的影响,X173
  15. 三嵌段聚合物胶束/DNA络合物自组装行为的研究,O631.3
  16. 生物降解性共聚物的微波合成及其胶束制备,O631.3
  17. 羊草草原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S812.2
  18. 银杏酮酯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体外初步评价,R285
  19. PC-PLC调节神经炎性反应相关机制研究,R741
  20. 磷脂酰丝氨酸合成酶基因异源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Q78
  21. 一种新型两亲性树枝状聚酯的合成以及抗肿瘤前药的制备,O631.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药学 > 药剂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