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的国际形象及缺乏根据的妖魔化:根源与分析

作 者: Asen Spasov Velinov
导 师: Jing Yijia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Chinese Politics and Diplomacy
关键词: 妖魔化 国际形象 中国威胁论 工业革命 西方世界 共产党 西方人 外交关系 全球安全 民意调查
分类号: D8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1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从中国和西方开始贸易外来和频繁的外交关系以来,双方对各自的看法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和不断地变化着。在西方人的成见看来,中国目前仍然是像以前没有开放的时候那样的形象。所以,理解这些成见的根源,分析来源于中国空前的发展和过去的成见的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的对错,是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的。许多的不同形式的成见认为中国对世界存在威胁。大部分的成见是因为中国对他们来说是外来的和异质的,因此他们认为中国是存在威胁的,不合理的和危险的。另一些成见认为中国的人民是迷失的和被误导的,一旦有机会,中国的人民会愿意去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用这样的成见看一个国家和妖魔化一个国家是危险的和不可取的,尤其是关系处于僵持的时候。目前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中国被选为全球安全的最大威胁者。在本文中,本人认为中国可能会对现在的全球秩序带来一定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是侵略性的,只不过是伴随着中国的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增长而来的副产品。用外来的眼光有成见的看待中国,同时用西方的中心世界观来衡量中国,当批评中国的时候使用双重标准是值得研究的。抛开媒体固有的偏见(毕竟媒体的观点代表的是某些个人的观点,而这些人或多或少的对不同于自己的价值观存在一定的抵制,也是由于这些媒体在追求利润的驱使下和不可避免的服务于某些利益集团下而产生那样的偏见,中国的形象并不是像媒体描述的那么不好,这里面的原因要远远复杂的多。历史上中国并没有为了发展而像西方世界以前那样为了自己的发展而到处掠夺和扩张,也没有证据证明西方的政治体系可以应用在中国并且是有效的。举一个古典的例子,尽管中国具备了工业革命的先决条件并且有可能比欧洲更早的爆发工业革命,但是工业革命并没有在中国爆发,而是先在欧洲爆发。这个例子说明中国在处理内部事务上的意味深长的不同。同时由历史上的过去的互相依赖而形成的现在的国际体系也表明,中国在过去一直以来都对世界存在着影响,而不只是现在才有。西方世界对共产主义的污名也是的中国被妖魔化,这些都只是很简单和单纯的作出的结论,而没有详细地和概括地论述过为什么这样看中国。另一个影响中国形象的就是发生在1989年的天安门事件,这次事件西方人只看到了共产党政权的残忍,尽管很多详细的分析揭示这次事件是特殊时期很多独特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引起的,到现在也很难去阐明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共产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组织的这么一次事件。而最终看到的是,共产党积极地在90年代开展经济改革,调整自己的执政路线,着力树立在民众心中的威信和以人为本。现在的高度敏感的情形和某些人利用奥运火炬传递来表达反对中国的看法,表明中国的形象存在一些问题,也让我们看到中国和西方的关系是怎么互相影响的,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以下的一些启示,这些启示虽然简单,但是很难去应用。用过去的成见去描述二十一世纪国际社会的本质是危险的;用不完善的逻辑和不充足的论据去妄自得出结论,这样也是危险的;中国在明确的国际关系上从来没有过侵略行为和使用过武力,忽略这一点的话是不对的;宣称中国是不负责任和不可预知的也是不合逻辑的,因为中国的政治体制的本质使得中国比西方国家更加可预测,大部分西方国家可能会因为四年一次的选举而在外交和国家政策上而产生根本的改变,而中国相比之下更加稳定和可预测;同样地,意识到主流看法“中国威胁论”并不是唯一的看法。比如说保加利亚的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就在和西方主流学者、媒体同样的信息的基础上,完全地从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假设提出对“中国威胁”的看法。总而言之,本人的观点是,中国不应该像西方现在这样认为的不好的形象,妖魔化中国对任何人和国家都没有好处。应该以一种新的、平和的和客观的方式去看待中国,而不要去以对与错的判断去衡量中国的国际关系。

全文目录


Abstract  3-6
摘要  6-10
Introduction  10-12
Chapter 1. On Stereotypes  12-20
  1.1 Importance of perception and stereotypes in international policy making  12-13
  1.2 Beliefs and truthfulness  13
  1.3 An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related stereotypes  13-14
  1.4 Pre-1949 stereotypes  14-15
  1.5 China in recent best sellers and blockbusters  15-17
  1.6 Manifestation of China-related stereotypes in domestic policy making in America  17
  1.7 Reactions  17-20
Chapter 2. Measurements of the Image of China  20-25
  2.1 Image and public opinions about China  20-24
    2.1.1 1949-1989-Simplification  20
    2.1.2 1990s-Damage control  20-22
    2.1.3 Early 21~(st) c. - Ambivalent favorability  22-23
    2.1.4 2008- Demonization again  23-24
  2.2 Implications and Analysis  24-25
Chapter 3. Background of the Meaningful "Otherness" of China  25-35
  3.1 Wh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didn't take place in China?  25-27
  3.2 Modern Day Chinese rhetoric  27-30
  3.3 The Beijing Consensus  30-32
  3.4 Tibet and analysis  32-35
Chapter 4. The threat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35-40
  4.1 Background of the Actual Threat  35
  4.2 Interdependence and Taiwan  35-37
  4.3 China's role in shaping the modern world, historical interdependence  37-38
  4.4 How deep does modern interdependence run- a shrimp story  38-40
Chapter 5. Case study- China in the Works of a Bulgarian Policy Maker  40-44
Chapter 6. Conclusions, Future Directions of Research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44-45
Bibliography:  45-50
Appendices:  50-52

相似论文

  1.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2. 我国大学文科教育本质和功能的反思,G649.2
  3. 从西方修辞的角度评析新华网对外报道的有效性,H315
  4. 来华西方左翼思想家看社会主义在中国,D61
  5. 西方消费文化的社会学审视,C913.3
  6. 西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思想逻辑,B089.1
  7. 女性美的不同诠释,J209.1
  8. 基于20世纪西方旧时髦体系的时装偶像风格研究,TS941.13
  9. 中共执政党驾驭市场经济能力问题研究,F123.9
  10. 西方蜜蜂三种饲养新技术研究,S894.5
  11. 论西方哲学中的上帝观,B978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西方文化热研究,K27
  13. 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空间的转型,K561.4
  14.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煤矿工人生存环境考察,K561.4
  15. 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G120
  16. 意象绘画研究,J205
  17. 何宝泉筝艺风格诠释,J632.32
  18. 论清末的法律翻译,H059
  19. 从英文报刊看新教传教士对中国近代语言文学的认识,I206.6
  20. 为印度历史塑型:V·S·奈保尔的印度形象书写,I561
  21. 西方文论中表现观念的历史变迁,I0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外交、国际关系 > 中国外交 >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