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女性美的不同诠释

作 者: 王康
导 师: 李新生
学 校: 河南师范大学
专 业: 美术学
关键词: 洛神赋图 维纳斯的诞生 女性形象 女性美 中西方比较
分类号: J20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西方美术比较是我国艺术理论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世界观与哲学体系不同,中西方绘画从选材、构图、绘画语言、表达意向上必然拥有各自独特的审美特色,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中也遵循着这一点。中国的魏晋时期与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都是文化四溢的巅峰时期,“人”这一主题在这两个不同的时代产生了同样的共鸣,这两个时期的艺术作品都开始关注人的存在而非神的眷顾,顾恺之和波提切利作为这一时代的艺术家,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二者的绘画作品对其所在的时代以及后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开创了中国侍女图的先河,其女性独特的细眉、柳腰、朱唇对中国从古至今的女性刻画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而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中的女性形象,也是作为时代转型和人们思想转变期间的代表作品,从文艺复兴开始,画面中的女性形象不再关注神话题材,而逐渐转入世俗女子的刻画。《维纳斯的诞生》恰好是处于这一转型期的代表性作品,其画面充斥着人的活力,但又拥有着神的光环。另外,两幅作品同样是描述女性形象,二者却带给观者截然不同的审美意象,一个是凄楚动人的仙女洛神,一个是纯净完美的女神维纳斯,洛神之美来源于对人神殊途的爱情缺失的无奈,让人产生无尽怜爱之美。维纳斯之美源于完美的身躯与幼稚的脸庞背后茫然惆怅的美感,让人感受之余得以心灵净化之美,在两位女性身上都有着相同的忧郁气质。其次,本文将对比这两幅作品中的线条描绘的异同,从中体会中西方绘画观中不同的时空感。最后,更深入到美学角度来理解两种不同的女性形象所代表的中西方绘画中的意象性和表现性特征,如何通过艺术家的情感重组,向观者诠释不同的美的内涵。中西方艺术发展的长河中,两种富有时代感的女性形象在画家感情重组的基础上再现到画布中,使我们通过画面中的无声语言可以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审美特色,两种不同的中西女性美,虽然一个含蓄一个热情,但都无可争议的成为美的标志。一个惹人怜爱,一个令人心醉,就好似一盏香茶与一杯咖啡,向世人诠释着不同的苦与甜。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目录  7-9
绪论  9-15
第一章 人的觉醒中女性重生之美  15-23
  1.1 魏晋玄学盛行下重现女性之美  15-17
    1.1.1 魏晋玄学盛行下人的觉醒  15-16
    1.1.2 魏晋时期女性束缚相对减轻  16-17
  1.2 文艺复兴时期女性重生之美  17-19
    1.2.1 文艺复兴时期人的觉醒  17-18
    1.2.2 文艺复兴时期女性的相对回归  18-19
  1.3 魏晋时期与文艺复兴时期女性艺术形象重生之异同  19-23
    1.3.1 中西方不同女性艺术形象的形成  19-21
    1.3.2 “洛神”与“维纳斯”形象暗示中西方不同人神观  21-23
第二章 生与离的女性忧郁之美  23-35
  2.1 离别——目光对视之忧郁  23-26
    2.1.1 传神写照传递对视之忧郁  23-26
    2.1.2 人神殊途诉说离别之必然  26
  2.2 重生——目光注视之忧郁  26-29
    2.2.1 维纳斯眼神传递重生之忧郁  27-28
    2.2.2 维纳斯目光暗藏画家忧郁情结  28-29
  2.3 由洛神与维纳斯艺术形象看中西方忧郁女性形象之异同  29-35
    2.3.1 不同和谐观下中西方忧郁女性形象之异同  30-32
    2.3.2 不同悲剧观下中西方忧郁女性形象之异同  32-35
第三章 时空交错的中西方女性灵动之美  35-47
  3.1 洛神——时间延续中的东方灵动之美  35-39
    3.1.1 动中求韵的灵动之美  35-37
    3.1.2 从线条艺术看中国绘画时空观  37-39
  3.2 维纳斯——空间刻画中的西方灵动之美  39-42
    3.2.1 静中求真的灵动美  39-40
    3.2.2 从形体艺术看西方时空观  40-42
  3.3 中西方女性灵动之美的不同体现  42-47
    3.3.1 动与静展现中西方不同神女之灵动  42-43
    3.3.2 线与线之灵动的异同  43-47
第四章 意象之美与典型之美  47-55
  4.1 洛水之神的意象表现  47-50
    4.1.1 虚实相生营造洛神的象外之境  47-48
    4.1.2 神逸互补的洛神形象  48-50
  4.2 维纳斯女神的典型再现  50-52
    4.2.1 集众美于一身的典型再现  50-51
    4.2.2 维纳斯典型形象的矛盾升华  51-52
  4.3 中西方意象性与典型性女性形象的不同表现  52-55
结语  55-57
参考文献  57-59
致谢  59-6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1-62

相似论文

  1. 唐仕女画与洛可可绘画女性艺术形象之比较,J20-03
  2. 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I207.42
  3. 雷蒙德·卡佛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解读,I712.074
  4. 90年代以来中国家庭伦理剧女性形象变迁,J905
  5. 关于川端康成女性观的研究,I313
  6. 解析海明威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I712
  7. “十七年”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女性批评,J905
  8. 新世纪以来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I207.42
  9. 《隋唐演义》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I207.41
  10. 大爱“无字”,I207.42
  11. 古英语史诗《贝奥武甫》中积极主动的女性形象,I5
  12. 厄特里奇作品中女性地位的提高,I712.074
  13. 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设计伦理缺陷辨析,F713.8
  14. 当代流行爱情歌词中女性形象的评价研究,J614.9
  15. 论阎连科小说中的女性形象,I207.42
  16. 论严歌苓小说的女性意识,I207.42
  17. 解放区文学女性形象书写,I207.42
  18. 风雨彩虹 铿锵玫瑰,I207.42
  19. 关于太宰治精神上的栖息处的考察,I313
  20. 中西文化互观下的姚木兰与斯佳丽,I106

中图分类: > 艺术 > 绘画 > 绘画理论 > 绘画艺术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