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鲍德里亚媒介批判理论研究

作 者: 曹静
导 师: 姚纪纲
学 校: 山西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鲍德里亚 媒介批判理论 超真实 广告 现实意义
分类号: B08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一直以来人们只将媒介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之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它对传播活动、行为价值、文化意义的侵蚀及对现代生活产生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本文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指导,吸取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初步分析和评价鲍德里亚的媒介批判理论,期望通过对此理论的研究为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尤其是对我国公众辩证看待媒介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营造文明健康的媒体氛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鲍德里亚媒介批判理论产生的背景及理论来源。首先,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方式的转变对鲍德里亚的理论有很大影响。美国福特主义生产方式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潜力的方式,推动了大众消费模式;后福特主义又将其推进到一个新的领域——文化符号消费;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科学技术占据空前重要的地位,文化产品被他们大规模地复制和传播;法国“五月风暴”的爆发,给鲍德里亚思想上带来的冲击以及反抗精神对他的学术研究产生了关键性作用;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出现了一个文化转向,后结构主义的出现为后来一系列“后学”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索绪尔、巴特、吉布森等对鲍德里亚发展媒体批判理论都起到了启发和基础性作用。其次,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理论同样对鲍德里亚产生广泛影响,这些成为他研究媒介批判理论的基本支点。第二章详细剖析鲍德里亚对现代媒介文化的批判。首先,介绍媒介批判理论的三个主要范畴:拟像、超真实和内爆。通过仿造、生产、仿真三个阶段的“锤炼”,拟像复制出大量极度真实而又没有客观本源、没有任何所指的图像和符号;鲍德里亚借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推导出超真实,它是按照某种模型生产出来的真实,这种真实比真实还要“真实”,现代电子技术及网络的普及为它提供了舒适的暖床;由于大量拟像物的出现及超真实产生的“幻境”世界,使社会的混乱性、无序性增加,差异性、多样性消失,从而发生内爆。其次,分析鲍德里亚媒介文化批判的具体实践。包括两个方面:电视广告和民意测验机构。通过对两者自身特点的分析,找到影响人们生活、奴役人们思想的根源。第三章对鲍德里亚媒介批判理论进行评析。首先,从理论层面上分析其主要贡献和不足之处,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其研究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并从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角度审视鲍德里亚的媒介批判理论,他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但另一方面,由于其思想极端性也存在对马克思理论的误读。最后,论述了鲍德里亚媒介批判理论对当下我国文化建设中的启示作用,提倡辩证地看待媒体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努力创建健康文明的媒体传播模式。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引言  12-14
第一章 鲍德里亚媒介批判理论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  14-20
  1.1 鲍德里亚媒介批判理论的时代背景  14-15
  1.2 鲍德里亚媒介批判理论的理论渊源  15-20
    1.2.1 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批判理论  15-16
    1.2.2 麦克卢汉的媒介批判理论  16-18
    1.2.3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18-20
第二章 鲍德里亚对现代社会媒介文化的批判  20-30
  2.1 媒介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  20-25
    2.1.1 拟像:"形象的递承阶段"  20-22
    2.1.2 超真实:"幻境式的自我相似"  22-24
    2.1.3 内爆:"毫无意义的噪音"  24-25
  2.2 媒介文化批判的具体实践  25-30
    2.2.1 对电视广告的批判  26-27
    2.2.2 对民意测验机构的批判  27-30
第三章 对鲍德里亚媒介批判理论的评析  30-42
  3.1 媒介批判的理论意义  30-36
    3.1.1 媒介批判理论的主要贡献  30-33
    3.1.2 媒介批判理论的不足之处  33-36
  3.2 媒介批判理论的现实意义  36-42
    3.2.1 "赛博空间"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  36-38
    3.2.2 辩证处理媒体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38-39
    3.2.3 构建文明健康的媒体文化模式  39-42
结语  42-43
参考文献  43-45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5-46
致谢  46-47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7-49

相似论文

  1. 非体育领域商品广告中运动项目元素分析,G80-05
  2. 探析中国网络广告联盟的发展,G206
  3. 当代广告舆论化现象研究,G206
  4.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新精神与现实意义,A841
  5. 陶行知社会教育思想简论,G40-092
  6. 论我国报纸新闻时评的发展,G212
  7. 我国名人广告的风险审视与对策研究,G206-F
  8. 旅游广告的文化诉求,F713.8
  9.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广告媒体组合策略研究,F713.8
  10. 市场规制法视角下的网络广告法律问题研究,F713.8
  11. 基于互文性视角的广告翻译研究,H059
  12. 悬赏广告法律问题研究,D923
  13. 商务应用文的汉藏翻译研究,H214
  14. 从社会认知角度看广告中的性别隐喻,H05
  15. 民间美术与现代广告设计交融之研究,J524.3
  16. 中国电视虚假广告治理对策研究,F713.8
  17. 上海世博会期间《人民日报》版面资源配置与地方形象广告,F713.8
  18. 影视植入式广告在品牌传播上的价值研究,F273.2
  19. 关联理论视域中广告翻译效度的分析,H315.9
  20. 经济法视角下广告法律制度研究,F713.8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 > 哲学流派及其研究 > 其他哲学流派 > 西方马克思主义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