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冠心病的初步研究

作 者: 羊超
导 师: 潘家华;刘红明;喻卓;彭云珠;王启贤
学 校: 昆明医学院
专 业: 心血管内科学
关键词: 脑纳肽(BNP) 心肌梗死 体外心脏震波 心室重构 冠心病 安全性 血管新生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 心脏核磁共振 心肌灌注 缺血心肌 急性心肌梗死 左室重构 终末期
分类号: R54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第一部分动物实验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猪心肌梗死急性期BNP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目的分析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猪心肌梗死急性期脑纳肽(BNP)变化的影响,探寻心脏震波治疗改善心肌梗死急性期心室重构的可能机制。方法随机选取滇南小耳猪30头后,再次随机选取其中20头使用自制游离球囊堵闭冠脉前降支第二对角支远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治疗组15头(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后行心脏震波治疗),阳性对照组5头(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后不行心脏震波治疗),阴性对照组5头(行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后行心脏震波治疗),空白对照组5头(不行任何处理,常规饲养)。所有猪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2天、3天、5天、7天、9天、11天、14天、28天采外周静脉血清使用酶联免疫法测BNP。结果阳性对照组于心肌梗死后第1天BNP开始升高,第三天达高峰,之后稍下降,但始终高于术前水平,至第28天仍高于术前(2399.00±71.67pg/ml vs2732.20±13.01pg/ml p<0.001)。治疗组心肌梗死后第1天BNP开始升高,第二天达高峰,第三天震波后开始下降,第五天和术前无统计学差异,之后保持在较低水平,第28天仍和术前无统计学差异(2421.20±432.80pg/ml vs2408.90±451.50pg/ml p=0.95>0.05)。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BNP水平一直较平稳,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阳性对照组和治疗组、空白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3<0.05)。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猪心肌梗死急性期BNP水平明显升高,体外心脏震波可明显改善猪心肌梗死急性期BNP变化,震波治疗改善心肌梗死急性期心室重构可能和改善BNP有关。第二部分人体研究一、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安全性研究目的探讨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方法应用瑞士STORZ MEDICAL公司生产的震波治疗仪(MODULITHSLC),对我院35例冠心病患者行体外心脏震波治疗。整个过程实时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心律监测,观察治疗局部皮肤情况,监测有无不适,治疗前后检测心肌酶、肝功,行心电图检查。对部份“R”波触发不良的病人使用“1”(1次每秒)触发,同样观察对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心律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每个疗程9次治疗间心率、血压、氧饱和度方差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心律无改变,未见新发心律失常,无明显皮肤损伤,无特殊不适,心肌酶、肝酶无升高,无血栓栓塞、呼吸困难等副作用。对部份“R”波触发不良的病人使用“1”(1次每秒)触发,同样未发现致心律失常现象。结论研究表明,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冠心病是一项安全、无创的冠心病治疗方法。二、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性研究目的评价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方法应用瑞士STORZ MEDICAL公司体外心脏震波治疗系统(MODULITH SLC),对9例冠心病患者行体外心脏震波治疗。治疗前、2个疗程治疗后一月分别行MRI心肌灌注、MRI心功能检测,同时分析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每周硝酸甘油用量、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西雅图生活质量评分(SAQ)的差异,评价体外心脏震波治疗的有效性。结果治疗前后缺血心肌灌注达峰时间存在差异(0.39±7.27秒vs 0.30±4.85秒,p=0.02),治疗后心肌灌注达峰时间提前。同时,治疗前后灌注峰值信号强度存在显著差异(23.6±5.15 vs 27.4±5.42,p=0.002<0.01),治疗后信号增强。治疗前后心腔灌注达峰时间无统计学差异(0.23±9.03s vs 0.21±7.80s,p=0.31),心腔灌注峰值信号强度亦无统计学差异(72.75±29.68 vs 68.12±25.88,p=0.14)。治疗前后缺血心肌舒张期室壁厚度变化存在显著差异(8.11±1.58mm vs 8.91±1.83mm,p<0.01),收缩期室壁厚度变化亦存在显著差异(10.08±2.68mm vs 12.24±2.58mm,p=0.003<0.01),治疗前后室壁增厚度存在显著差异(1.17±1.64mm vs3.27±2.37mm,p=0.06),室壁增厚率亦存在显著差异(12.08±17.50%vs 39.56±31.43%,p=0.01)。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无统计学差异(103.22±92.20mm vs110.37±84.96mm,p=0.71)。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无统计学差异(46.94±23.90%vs 44.71±20.25%,p=0.29),但部分患者治疗前射血分数大于50%,对3例治疗前射血分数小于50%患者再次分析发现,治疗前后射血分数存在统计学差异(23.16±12.59%vs 25.73±13.41%,p=0.04)。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357.00±93.31m vs 454.22±70.92m,p<0.01)、每周硝酸甘油使用次数(1.77±0.97 vs0.22±0.44,p<0.01)、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2.72±2.72 vs 0.31±0.4,p=0.02)、西雅图生活质量评分(74.11±8.56 vs 82.77±9.78,p=0.001<0.01)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可明显改善缺血心肌灌注,改善局部室壁功能,改善多项临床指标,是一项有效的冠心病治疗方法。三、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终末期冠心病患者BNP影响的分析目的观察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终末期冠心病患者脑纳肽(BNP)变化的影响,探寻心脏震波改善终末期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瑞士STORZ MEDICAL公司生产的体外心脏震波治疗仪(MODULITH SLC),对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经药物、PCI和CABG治疗后仍然存在心绞痛或失去PCI和CABG治疗指证但仍然存在心绞痛的终末期冠心病患者35例行体外心脏震波治疗。治疗前、3次、6次和10次治疗前分别采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测脑纳肽。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证实的10例非冠心病患者行血清测脑纳肽检测。结果冠心病终末期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所有心脏震波治疗的终末期冠心病患者治疗前、3次、6次、10次治疗前血清脑纳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终末期冠心病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终末期冠心病患者BNP无影响。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11
英文摘要  11-17
前言  17-19
论文正文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冠心病的初步研究  19-66
  第一部分 动物实验  19-34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猪心肌梗死急性期BNP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19-34
      材料和方法  19-25
      结果  25-32
      讨论  32-33
      小结  33-34
  第二部分 人体研究  34-61
    一、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安全性研究  34-43
      资料与方法  34-38
      结果  38-41
      讨论  41-42
      小结  42-43
    二、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性研究  43-54
      资料与方法  43-47
      结果  47-49
      讨论  49-53
      小结  53-54
    三、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终末期冠心病患者BNP影响的分析  54-61
      资料与方法  54-58
      结果  58-59
      讨论  59-60
      小结  60-61
  全文结论  61-62
  参考文献  62-66
附表  66-70
综述  70-84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难治性冠心病现状和进展(综述)  70-78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缺血靶心肌的科学性(综述)  78-84
个案报道  84-89
  体外心脏震波改善缺血心肌MRI灌注1例(病例报道)  84-8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9-90
致谢  90

相似论文

  1. 嵌入式可信计算机系统安全机制的设计与实现,TP309
  2.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R542.22
  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分析,R542.22
  4. 转基因水稻对肉仔鸡饲用安全性研究,S831.5
  5. 转基因食品中的伦理问题,B82-05
  6. 高层建筑消防炮专用灭火弹研究,TU892
  7. 易化PCI对比直接PCI治疗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R542.22
  8. MTRR基因A66G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肌梗死的关系,R542.22
  9. 蜂胶软胶囊增强免疫功能和毒理性研究,R285
  10. 蜂胶提取物的体外抑菌和安全性评价的初步研究,R285
  11. 心梗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最佳时间研究,R542.22
  12. 甲状腺激素和白细胞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心衰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R542.22
  13. 乳酸菌DM9054、DM9057的安全性评价,R371
  14. 甲乙肝联合疫苗和乙型脑膜炎疫苗接种后安全性评价的动物实验研究,R186
  15. Caspase-3、Cx43在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的心肌梗死病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R542.22
  16. 心肌梗死区VEGF、SDF-1对造血干细胞归巢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研究,R542.22
  17. 缺氧预处理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区SDF-1/CXCR4轴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R542.22
  18. 心肌梗死后hRAMP1修饰MSCs移植对球囊损伤血管再狭窄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R542.22
  19. 亚洲人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Meta分析,R541.4
  20. 依折麦布联合氟伐他汀在冠心病降脂治疗及抗炎症反应中的疗效评价,R541.4
  21. 冠脉内注射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的影响,R542.2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 心脏疾病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