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现代汉语“为”字句的多角度考察

作 者: 于涛
导 师: 杨明义
学 校: 辽宁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为”字句 句法结构 格关系 句模 语用功能
分类号: H1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所考察的“为”字句是指由介词“为”和它所介引的成分组成的为字短语在句中和谓语中心词发生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的句子,可以分为“NP+为X+VP”和“为X+NP+VP”两种类型。目前汉语语法研究中,有关“为”字句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本文把整个“为”字句作为考察对象,以三维语法及格语法等理论为指导,遵循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主要从句法、语义及语用三个平面对“为”字句进行全方位考察。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为”在语音词类上的特点及“为”的组合能力,界定了本文所考察的对象与范围以及所依据的理论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一章从两方面概述了“为”字句的研究现状。一方面介绍了介词“为”自身的研究现状,另一方面介绍了介词“为”相关方面问题的研究情况,以及与其他句法成分组合后表现出的特征或对其他句法成分的影响。第二章讨论了“为”的词性。本文认为连接体词性和谓词性的“为”都是介词。为了便于考察,把“为”字句分成前、中、后三段,分别记作A段、为X和B段。本章主要以“A+为X+B”为例,分别对进入各段的语法成分进行了考察。第三章先简要回顾格语法的发展过程,然后分析“为”字句中“为”所标记的格关系,主要对当事格、替事格、原因格和目的格加以分析。讨论了原因格和目的格的联系,并对“为”字句核心句的句模做了分析。主要分析了“为”字句核心句的一级和二级简单基干句模、复杂句模以及“为”字句核心句的简单一级扩展句模。第四章以句法和语义为参照,考察了“为”字句核心句中“为”的隐现规律、语用结构中的主题、述题等语用成分,并分析了“为”字句的衔接、管界和排比等三项篇章功能。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和以后需研究的问题。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绪论  10-14
  0.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0-12
  0.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3
  0.3 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  13-14
1 “为”字句研究概述  14-18
  1.1 介词“为”自身的研究  14-16
  1.2 介词“为”相关方面问题的研究  16-18
    1.2.1 “为”类介词框架  16
    1.2.2 “为”字短语中“为”的隐现规律  16
    1.2.3 介词“为”所连接的动词类别  16-17
    1.2.4 “为”所介引成分的语义类及“为”类介词的比较  17-18
2 “为”字句句法结构分析  18-24
  2.1 “为”的词性  18-19
  2.2 “为”字句的前段  19-20
    2.2.1 体词充当主语  19-20
    2.2.2 体词性短语充当主语  20
    2.2.3 主谓短语充当主语  20
  2.3 “为”字句的中段  20-22
    2.3.1 体词和体词性短语充当X  20-21
    2.3.2 谓词和谓词性短语充当X  21-22
    2.3.3 主谓短语充当X  22
  2.4 “为”字句的后段  22-24
    2.4.1 谓词  22-23
    2.4.2 谓词性短语  23-24
3 “为”字句语义分析  24-37
  3.1 “为”所标记的格关系  24-29
    3.1.1 “格语法”  24-25
    3.1.2 “为”字句格类型  25-27
      3.1.2.1 “为”标记当事格  25-26
      3.1.2.2 “为”标记替事格  26
      3.1.2.3 “为”标记原因格  26-27
      3.1.2.4 “为”标记目的格  27
    3.1.3 “为”所标记的原因格与目的格的联系  27-29
  3.2 “为”字句核心句的句模  29-37
    3.2.1 “为”字句核心句的简单基干句模  30-32
      3.2.1.1 “为”字句核心句的一级简单基干句模  30-31
      3.2.1.2 “为”字句核心句的二级简单基干句模  31-32
    3.2.2 “为”字句核心句的简单一级扩展句模  32-34
      3.2.2.1 只含有“为”的介引成分充当状元的扩展句模  32-33
      3.2.2.2 其他形式的扩展句模  33-34
    3.2.3 “为”字句核心句的复杂扩展句模  34-37
      3.2.3.1 “为”字句核心句的一级复杂扩展句模  34-35
      3.2.3.2 “为”字句核心句的二级复杂扩展句模  35-37
4 “为”字句语用分析  37-44
  4.1 “为”字句中“为”的隐现规律  37-39
    4.1.1 隐去“为”后的句子不成句  37
    4.1.2 隐去“为”后的句意与原句意不同  37-39
      4.1.2.1 隐去“为”后“为”的宾语转变成新句的主语  37-38
      4.1.2.2 隐去“为”后“为”的宾语转变成新句的谓语  38-39
    4.1.3 隐去“为”后的句意与原句意基本相同  39
  4.2 “为”字句的主题和述题  39-40
  4.3 “为”字句中“为”的篇章功能  40-44
    4.3.1 “为”字句的衔接功能  41
    4.3.2 “为”字句的管界功能  41-42
    4.3.3 “为”字句的修辞功能  42-44
结束语  44-46
参考文献  46-48
致谢  48-4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9-50

相似论文

  1. 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研究,H05
  2. 红安方言语法研究,H146
  3. 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研究,G633.41
  4. 留学生“把”字句偏误分析及其教学对策研究,H195
  5. 《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语气词比较研究,H146
  6. 被动表达的汉日对比研究,H146
  7. 现代汉语“使”、“令”、“让”字句比较研究,H146
  8. 非被动关系“被”字句的消隐与出现,H146
  9. 留学生运用“把”字句偏误分析及“把”字句练习设计,H195
  10. 本族语和非本族语大学英语教师话语标记语对比研究,H319
  11. 广告语言中模糊现象的语用功能研究,H313
  12. 初等水平泰国学生“把”字句的教学设计研究,H195
  13. 中美外交新闻发布会中闪避回答的对比研究—顺应论视角,H030
  14. 被字结构的配价理论研究及其他相关分析,H146
  15. 论副语言,H030
  16. 构式语法下英汉被动构式功能的对比研究,H146
  17. 针对韩国汉语学习者的“被”字句教学研究,H195
  18. 汉语“比”字句与印尼语“lebih...dari(pada)”结构对比研究,H631.2
  19. “连”字句再认识及其教学,H195
  20. 中高级阶段泰国学生汉语“被”字句偏误分析,H195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法 > 近代、现代语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