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哲学意蕴

作 者: 陈琳
导 师: 董晋骞
学 校: 辽宁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实践哲学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分类号: F01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是历史唯物主义其他理论得以确立的基本依据,也就是说,整个历史唯物主义都是以生产力为基础而展开的,是从生产力这一核心出发所组成的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因此,没有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建立,就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离开生产力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依据。同样,如果我们不能完整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产理论,就不能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自创立以来,一直处在不断发展之中。我们要完整全面的把握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就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唯物基础,把握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发展的辩证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发展的逻辑。本文以马克思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的构建为出发点,结合马克思创建其生产力理论的背景依据、形成过程,联系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对当代社会的重大影响,试图解释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真实意蕴。全文主要从六章展开:第一章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产生条件和历史前提进行研究,分别对弗朗斯瓦·魁奈、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李斯特等人的生产力理论加以考察、解释和概括,说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来源和在其产生前理论界的状况,在充分肯定了前人理论成绩的基础上简要说明了马克思生产力对其的批判继承和发展。第二章重点分析了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形成过程,将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置于历史发展的根基之上,以其在各个时期逐步成熟的思想轨迹为线索,呈现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形成的轨迹及其基本面貌和本质精神,根据马克思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德意志意识形态》等各个阶段不断完善的理论思想,由点及面,勾勒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发展方向,使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得到历史的印证。第三章分别从三个角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主要内容,重点论证了生产力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基础实践能力;生产关系是生产力活动的社会组织方式以及生产方式受制于人们的生产实践关系的原因及其理论意义,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是对生存方式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整体把握。第四章主要论证了传统思想观念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理解上的片面性,传统思想观念并没有根基于个人发展及社会关系来研究生产力理论,也没有正确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存在这一定程度上的误解。第五章为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对当代的重大影响,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生产力按客观规律和谐发展;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着重强调了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同时,生产力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重视对生产力理论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总而言之,我们要从实践的角度来把握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内涵,进而把握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本质含义与实质属性,充分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既是一部生产力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生产关系的变革史,正是由于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发展才能推进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绪论  10-11
1 在马克思之前关于生产力理论的研究  11-15
  1.1 弗朗斯瓦·魁奈的“纯产品”  11
  1.2 亚当·斯密的“有用劳动”  11-12
  1.3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和“分配论”  12-13
  1.4 李斯特的“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  13-15
2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5-21
  2.1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初创  15-16
    2.1.1 初现于《1844 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  15-16
    2.1.2 萌芽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16
  2.2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形成  16-17
    2.2.1 初步形成于《德意志意识形态》  16-17
    2.2.2 完整表达于《资本论》  17
  2.3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积极意义  17-21
    2.3.1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17-18
    2.3.2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对于处在发展时期的中国的积极意义  18-19
    2.3.3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积极意义  19-21
3 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21-32
  3.1 生产力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基础实践能力  21-25
    3.1.1 生产力反映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22-24
    3.1.2 生产力在社会生产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24-25
  3.2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活动的社会组织方式  25-28
    3.2.1 生产关系反映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实践关系  25-27
    3.2.2 生产关系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27-28
  3.3 生产方式受制于人们的生产实践关系  28-32
    3.3.1 生产力对于人的实践关系具有制约作用  28
    3.3.2 生产力的发展表征着人的现实性实践关系  28-29
    3.3.3 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人的生存需要和价值取向  29-32
4 传统思想观念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误解  32-35
  4.1 对生产力理论的真正意蕴理解不完整不全面  32-33
  4.2 没有根基于个人发展及社会关系来研究生产力理论  33-34
  4.3 没有正确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34-35
5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对当代的重大影响  35-39
  5.1 要高度重视生产力按客观规律和谐发展  35-36
  5.2 要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36-37
  5.3 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37-39
结束语  39-40
参考文献  40-42
致谢  42-4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3-44

相似论文

  1.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A811
  2. 遭遇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困境及其可能出路,X2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4.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民生问题,D61
  5.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政策研究,D635
  6. 长期不同施肥下江西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与抗逆性的比较分析,S511.42
  7.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8.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D61
  9. 温州天河不同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研究,Q958.8
  10.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A811
  11. 江淮历代小麦主栽品种生产力与氮肥效率的比较研究,S512.1
  12. 长期绿肥还田对江西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与抗逆性的影响研究,S511.42
  13. 基于遥感信息与模型耦合的水稻生长预测技术研究,S511
  14. 福建海坛岛主要防护林树种的生物生产力研究和土壤养分特征分析,S727.2
  15.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D61
  16.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231
  17.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D26
  18. 基于遥感信息与模型耦合的小麦生长监测预测技术研究,S512.1
  19. 丹阳市稻麦复种系统作物生产力与氮素利用效率研究,S511
  20. 国际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A811
  2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研究,D61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学 > 经济学基本问题 > 经济范畴 > 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