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行政伦理研究

作 者: 万志乾
导 师: 皮艳清
学 校: 南昌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行政 和谐社会 行政伦理
分类号: B82-0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0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表现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社会转型。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伦理体系势在必行。行政伦理,就是行政活动主体及其行为的伦理,是关于政府以及行政组织和个人在公共行政活动中的行为道德规范、行政伦理制度、价值观念模式的总概括。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始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在这个改革过程中由于我国行政伦理建设相对滞后,导致我国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出现了一系列的行政伦理失范问题。行政伦理失范问题不仅危及到国家的信任和政治合法性支持,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行政伦理建设对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行政人员素质的提升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积极而且重要的意义。因此,分析、探索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寻找构建对策显得十分必要。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从内部与外部的角度分析我国行政伦理失范的成因,试图从深层次上挖掘造成我国行政伦理失范的根源,同时在理论上对构建路径从指导思想、目标价值、坚持的原则到最后的保障机制形成一个完整有机的系统,从而为我国构建行政伦理体系提供可行路径,以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1章 引言  8-16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8-10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0-14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6
第2章 行政伦理的基本理论  16-24
  2.1 行政伦理的概念  16-18
  2.2 我国行政伦理的内容体系  18-20
  2.3 西方行政伦理的内容体系  20-22
  2.4 中西方行政伦理体系的差异  22-24
第3章 和谐社会视角下我国行政伦理失范探析  24-40
  3.1 行政伦理失范的含义  24-25
  3.2 我国行政伦理失范的现实表现  25-27
    3.2.1 服务意识淡薄,责任观念淡化  25
    3.2.2 滥用行政职权,腐败频繁发生  25-26
    3.2.3 政绩评价不当,效率公平失衡  26-27
    3.2.4 政府职能错位,服务职能缺失  27
  3.3 我国行政伦理失范产生的原因  27-35
    3.3.1 内在原因分析  28-30
    3.3.2 外部原因分析  30-35
  3.4 和谐社会视角下构建我国行政伦理体系的紧迫性  35-40
    3.4.1 规范、激励和导向行政主体的行为需要构建行政伦理体系  35-36
    3.4.2 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战略需要构建行政伦理体系  36
    3.4.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构建行政伦理体系  36-37
    3.4.4 深化行政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构建行政伦理体系  37-38
    3.4.5 预防和惩治腐败,建立法治政府需要构建行政伦理体系  38
    3.4.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构建行政伦理体系  38-40
第4章 和谐社会视角下我国行政伦理体系的构建路径  40-58
  4.1 我国行政伦理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40
  4.2 我国行政伦理体系构建的目标价值  40-43
    4.2.1 目标价值的取向  41-42
    4.2.2 目标价值实现的保障  42-43
  4.3 我国行政伦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43-46
    4.3.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43-44
    4.3.2 坚持民主与法治的原则  44
    4.3.3 坚持继承、借鉴与创新统一协调的原则  44-45
    4.3.4 坚持从实际出发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  45-46
  4.4 我国行政伦理体系构建的途径和思路  46-52
    4.4.1 吸收西方优秀成果,创新行政伦理理念  46-49
    4.4.2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行政伦理状况好转  49-51
    4.4.3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行政人员素质  51
    4.4.4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保证行政伦理良性运行  51-52
  4.5 我国行政伦理体系构建的保障机制  52-58
    4.5.1 推动我国公民社会的形成和逐步成熟  52-54
    4.5.2 加强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健全监督体系  54-56
    4.5.3 以行政伦理立法为核心,实现行政伦理的法制化  56-58
第5章 结束语  58-60
致谢  60-62
参考文献  62-66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6

相似论文

  1.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2. 农村环境侵权行为行政救济研究,D922.68
  3.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4. 公共行政学范式的厘清与界定,D035
  5. 中国区域行政合作的非均衡演进研究,D630
  6. 我国环境行政指导法律问题研究,D922.68
  7.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渔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632.1
  8. 论我国行政垄断行业的规制改革,D035
  9.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蚁族”现象研究,D669.5
  10.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11. 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探讨,D035
  12.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平正义研究,D61
  13. 房屋征收中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问题研究,D630.3
  14. 我国多元行政异体问责的构建,D630
  15.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人民信访制度的研究,D632.8
  16. 和谐社会建设中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630
  17. 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3.1
  18. 胡锦涛公平正义思想研究,D61
  19. 县域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探索,D630
  20. 我国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和发展研究,D630
  21. 行政生态与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创新,D630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伦理学(道德哲学) > 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 > 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 道德与政治、道德与法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