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日本血吸虫SEA和SMWA抗原免疫后小鼠PD-1-PDL的表达

作 者: 王磊
导 师: 刘文琪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热带医学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程序性死亡-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2 白细胞介素-4 γ-干扰素
分类号: R3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6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免疫系统的功能是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机体抵抗病原体感染的免疫机制包括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针对病原体感染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目的是清除病原体。免疫应答包括抗原识别、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分化、效应分子(体液免疫)和效应细胞(细胞免疫)对病原体的清除作用以及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一般随着病原体的清除后免疫应答随之结束。但病原体感染会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既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也可以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导致感染进入慢性期。免疫抑制主要表现为T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能力降低,体内、外细胞免疫或迟发型超敏反应减弱,特定的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减少和一定程度的功能抑制。免疫抑制的形成与细胞间相互作用产生负性的传递信号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信号限制、终止和/或减弱T细胞应答,改变这些协同刺激因子的表达可以调控免疫的强度和方向。到目前为止已发现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 CTLA-4)、B/T淋巴细胞间抑制信号(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 BTLA)、程序性死亡-1(Programmed death 1,PD-1)等B7-CD28家族的蛋白分子以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和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0)等与免疫负调节有关。它们发挥免疫自稳的作用,避免过度免疫应答形成病理损伤和自身免疫病。其中,PD-1是B7家族的第2个抑制性受体,其两个配体分别为PD-L1和PD-L2,PD-1与其配体结合以后向胞内传导负性信号,成为免疫抑制中的重要传导通路。PD-L1和PD-L2的表达与细胞因子的分泌相关,其中Th1类的细胞因子如IFN-γ可显著刺激PD-L1的表达上调,而Th2类的细胞因子如IL-4则使PD-L2表达上调。寄生虫感染可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例如弓形虫的感染诱导CTLA-4的释放;马来丝虫可抑制T细胞的增生;非洲锥虫感染后小鼠体内巨噬细胞抗原递呈功能缺陷。近年来在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HIV、HCV等病毒感染和幽门螺旋杆菌、墨西哥利什曼原虫等细菌或原虫感染的研究中发现,免疫抑制的形成与PD-1及其配体的高表达密切相关,在曼氏血吸虫感染中也发现了PD-1及其配体的表达升高。日本血吸虫感染亦会造成宿主的免疫功能抑制,其机制是否与PD-1以及配体有关则未见相关报道。本文旨在观察和探讨日本血吸虫不同期抗原免疫后PD-1及其配体PD-L1、PD-L2的表达,以及与相关细胞因子分泌之间的关系。分别用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 SEA)和可溶性雄虫抗原(Soluble male worm antigen, SMWA)腹部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小鼠,剂量均为50μg/次,免疫4次,每次间隔1周。正常对照组用PBS代替抗原。末次免疫后4周收集脾细胞,流式细胞术观察小鼠脾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及脾树突状细胞表面配体PD-L1和PD-L2的表达;将脾细胞在体外短暂培养后, 5μg/ ml ConA刺激,收集上清,夹心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表达。结果显示,血吸虫抗原免疫后淋巴细胞上PD-1的表达显著增高,且虫卵抗原免疫后的PD-1的表达高于雄虫抗原免疫,差异具有显著性;在树突状细胞上PD-L1和PD-L2的表达也较对照组显著上升,虫卵抗原免疫后的PD-L2的表达高于雄虫抗原免疫,而雄虫抗原免疫后的PD-L1的表达高于虫卵抗原免疫,差异具有显著性。ELISA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发现,两种抗原免疫后脾细胞分泌的IFN-γ和IL-4均升高,其中雄虫抗原免疫后IFN-γ的升高较IL-4更为明显;而虫卵抗原免疫后IL-4的分泌增加则较IFN-γ更明显,说明PD-L1的高表达与日本血吸虫的雄虫抗原免疫后产生的IFN-γ有关,而PD-L2的高表达则与日本血吸虫的虫卵抗原免疫后产生的IL-4有关。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日本血吸虫抗原免疫促进了PD-1及其配体的表达,而且雄虫抗原免疫后脾树突状细胞PD-L1的表达与IFN-γ的分泌有关,而虫卵抗原免疫后脾细胞PD-L2的表达与IL-4的分泌有关。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10
正文  10-27
  前言  10-12
  材料与方法  12-18
  结果  18-20
  讨论  20-23
  参考文献  23-27
综述  27-38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38-39
致谢  39

相似论文

  1.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IFN-γ相关性研究,R259
  2. 携带人白细胞介素10转基因小鼠的初步研究,Q78
  3. 黄瓜—酸黄瓜抗霜霉病渐渗系分子标记的筛选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S436.421.11
  4. 日本血吸虫重组蛋白rSjGST的表达纯化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特性鉴定,R392
  5. 日本血吸虫硫氧还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SjTGR)的克隆、表达及免疫保护效果的初步评估,R392
  6. 维生素A不同给药途径对持续性哮喘大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IL-4、IFN-γ细胞因子的影响,R562.25
  7. 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观察及颈椎间盘TNF-α、IL-1β的表达,R681.55
  8. 维生素A和孟鲁司特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细胞及Th1/Th2平衡的影响,R725.6
  9. 重组抗原pGEX-BSjGCP-BSj23诊断家畜日本血吸虫病研究,S855.9
  10. 穴位埋线对哮喘模型大鼠IL-4等影响的实验研究,R245
  11. 重组hIL-10抗家兔皮肤移植排斥反应及其对IL-2、IFN-γ、GCs、T细胞凋亡的影响,R392
  12. 重组SjLAP和SjFBPA用于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和疗效考核的评价,R532.21
  13. 亚洲人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Meta分析,R541.4
  14. 支气管哮喘不同发病阶段IL-18、IL-33等炎性因子水平与肺功能相关性研究,R562.25
  15. 血清及房水中VEGF、IL-6水平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相关性研究,R775
  16.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白介素-16的测定及临床意义,R725.6
  17. IL-15及IL-15受体α亚基对肝转移小鼠的治疗作用,R735.7
  18. p38MAPK对变应性鼻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4、IL-5的影响,R765.21
  19. 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及青蒿琥酯的干预,R595.4
  20. 日本血吸虫DNA疫苗在小鼠体内的代谢及时空表规律研究,S855.91
  21. 雷公藤甲素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Thl7/Treg的调节作用,R285.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学免疫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