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黄帝内经》形神合一理论的研究

作 者: 刘富林
导 师: 吴润秋
学 校: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基础理论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形神合一理论 健康 心身医学
分类号: R2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9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对《黄帝内经》中关于形神合一理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紧密结合临床,阐发了形神合一理论的辩证唯物思想源渊及其形成基础,从而提出了形神互根、形神相因的生理病理学观点。本文着重论述了形神合一理论在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和养生等方面的临床意义。提出在诊断疾病时要形神共诊,注意观察神志,尤其是观察神志外在表现之目神、色神、脉神和精神等,以利于作出正确的疾病诊断;在辨证治疗时要形神并治,突出了调治神志的重要作用;在疾病的预后判断上,突出了察神的重要作用;在养生方面强调形神共养,养神为上。最后,本文结合现代医学有关人类健康心身医学的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形神共健、形神并重的理念,从而赋予了形神合一理论的时代意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7
英文摘要  7-8
引言  8-9
1.形神合一理论的概念  9-11
2.形神合一理论的基础  11-21
  2.1 形神合一理论的哲学基础——形神辩证唯物  11-17
    2.1.1 形神合一理论的辩证思想  12-13
      2.1.1.1 形为神之舍  12
      2.1.1.2 神为形之主  12
      2.1.1.3 形神相俱  12-13
    2.1.2 形神合一理论的唯物思想  13-17
      2.1.2.1 自然界的阴阳变化为人体的形、神产生创造了条件  13
      2.1.2.2 精、气、血、津液是人体的形、神产生的基本物质  13-15
      2.1.2.3 心、脑与神  15-17
        2.1.2.3.1 心主神明  15-17
        2.1.2.3.2 脑、髓与神  17
  2.2 形神合一理论的生理学基础——形神互根  17-19
    2.2.1 形为神之宅,神者形之用  17-18
    2.2.2 形与神俱,神为主宰  18-19
  2.3 形神合一理论的病因病机学基础——形神相因  19-21
    2.3.1 形神俱伤  19-20
    2.3.2 形病及神  20
    2.3.3 神病及形  20-21
    2.3.4 形神俱病  21
3.形神合一理论的临床运用及其指导意义  21-37
  3.1 形神合一理论的诊断学意义——形神共诊  21-27
    3.1.1 望诊  22-25
      3.1.1.1 望形测神  22-23
      3.1.1.2 望神  23-25
        3.1.1.2.1 望目神  23
        3.1.1.2.2 望色神  23-24
        3.1.1.2.3 察精神  24-25
    3.1.2 闻语音  25
    3.1.3 问神志  25-26
    3.1.4 切诊察神  26-27
      3.1.4.1 切脉察神  26
      3.1.4.2 切肌肤辨情志  26-27
  3.2 形神合一理论的治疗学意义——形神并治  27-35
    3.2.1 治形以调神  28
    3.2.2 治神以健形  28-34
      3.2.2.1 精神疗法  29-31
        3.2.2.1.1 情志相胜法  29-30
        3.2.2.1.2 移精变气法  30
        3.2.2.1.3 言语开导法  30-31
        3.2.2.1.4 暗示疗法  31
      3.2.2.2 药物治神  31-32
      3.2.2.3 针刺调神  32-34
        3.2.2.3.1 针刺之要,辨神为首  32-33
        3.2.2.3.2 针刺之后,注意养神  33-34
    3.2.3 形神同治,调神为先  34-35
  3.3 形神合一理论在预后判断方面意义  35-37
    3.3.1 测病情  35-37
    3.3.2 决生死  37
4.形神合一理论在养生学上的意义——形神共养  37-44
  4.1 法阴阳,顺四时  37-39
  4.2 节饮食,适寒温  39-40
  4.3 和术数,勤锻炼  40-41
  4.4 养神为上  41-44
    4.4.1 恬惔虚无以守神  41-42
    4.4.2 恬愉自得以畅神  42-43
    4.4.3 顺四时以调神  43
    4.4.4 节房事积精全神  43-44
5.形神合一理论在关于健康定义上的意义——形神共健  44-46
  5.1 健康的含义  44-45
  5.2 亚健康的启迪  45-46
6.形神合一理论对现代心身医学发展的启迪作用——形神并重  46-49
结语  49-50
参考文献  50-52
鸣谢  52

相似论文

  1.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其在可穿戴计算机上的应用,TP202
  2. “小团队”健美操教学模式改善高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G831.3
  3.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4.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5. 离异家庭与非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家庭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比较研究,G449
  6. 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初级套路对普通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实验研究,G831.3
  7. 公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X826
  8. 建筑工程生命周期人体健康损害评价体系研究,R131
  9. 流动人员子女学习适应性及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的关系,G441
  10. 广西桂林漓江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预测模型研究,X826
  11. 土壤有机营养添加物对土壤微生态的修复效果与机制分析,S143
  12.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预防效果的研究,R473.73
  13. 青少年学生自评亚健康状况的随访研究,B844.2
  14.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疏导策略的探索,G444
  15. 江西农村留守儿童体质健康状况及生活习惯的现状调查,G527
  16. 构建区域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系统的实践研究,G441
  17. 不同健康状态对临床实验指标的影响及其与HLA-DQB1等位基因的关联,R346
  18. 心理咨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G641
  19.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交通静脉的测量及其应用,R445.1
  20. 基于《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重庆市独立学院体育教学改革实效性研究,G804.49
  21. 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研究,C913.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基础理论 > 内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