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研究

作 者: 史晶
导 师: 张民省
学 校: 山西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农村青少年 健康成长 问题 对策
分类号: C913.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青少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人力资源,这些年青的群体能否健康成长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兴衰。因此,研究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问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十六大以来,政府采取多项措施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例如,修订未成人保护法,九年义务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及,“两免一补”(免杂费、免课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有效解决了贫困学生上不起学的问题,除此之外,党中央还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建议的文件。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国家认识到青少年作为新兴力量,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保障青少年儿童的个人利益。农村青少年是农村社会的主体,他们代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农村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因素,社会各界对农村这个年轻群体能否快乐成长给予了热切的关注。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新的思想观念层出不穷,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使得农村青少年的身心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不少农村青少年在生理上、心理上、思想上等方面上都出现了问题,这不仅影响着青少年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不利于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进而也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由此可见,加强对农村青少年身心发展存在问题的了解不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背景的基础上选择农村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发现他们在成长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挖掘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就如何解决问题提出建议。本文的正文分四章内容,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的背景知识,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做了具体的划定,另外还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健康成长问题所涉及到的三个范畴,生理、心理和思想。这是全文论述的前提基础;第二章详尽阐述了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存在问题的表现,生理方面表现为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现象,以及农村青少年的生理知识缺乏等问题。心理问题主要有性格内向,交往能力较弱;吃苦精神较差,攀比心重;自卑心理强,承受能力弱;依赖性强,独立能力差等四个方面。此外还从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淡薄,道德意识下降,价值观拜金化三方面论述了思想问题。第三章重点分析了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存在问题的原因。引发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存在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讲有农村青少年的家庭经济条件差,家长素质不高,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式不科学等家庭原因,学校教育内容失衡,教育模式不合理,教育方式不恰当等学校原因,社会不良因素影响,社会控制失灵等社会因素,以及青少年自身原因等。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对解决当前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问题提出的对策和建议,针对第三章四个方面的原因论述,本章从提高家长素质,树立正确教育观和改进家教方式,学校要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育方式和观念,社会方面政府完善法律设施,企业搭建平台,青少年个人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树立正确价值观等方面全面研究如何促进青少年快乐成长的对策。本文的二、三、四章是论述的重点,尤其是第四章为促进农村青少年身心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提出建设性意见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10-12
ABSTRACT  12-15
引言  15-19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6
  2 研究的现状  16-17
  3 研究方法  17-18
  4 创新及不足之处  18-19
第一章 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问题概述  19-24
  1.1 农村青少年的范围及特点  19-21
    1.1.1 农村青少年的范围  19-20
    1.1.2 农村青少年的身心特点  20-21
  1.2 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  21-24
    1.2.1 农村青少年的生理问题  22
    1.2.2 农村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22
    1.2.3 农村青少年的思想问题  22-24
第二章 当前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问题的表现  24-30
  2.1 农村青少年的生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24-26
    2.1.1 农村青少年普遍存在着营养不良状况  24-25
    2.1.2 农村青少年同时存在着营养过剩问题  25
    2.1.3 农村青少年缺乏性生理知识和良好的性健康行为  25-26
  2.2 农村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26-28
    2.2.1 性格内向,交往能力较弱  26
    2.2.2 吃苦精神较差,攀比心重  26-27
    2.2.3 自卑心理强,承受能力弱  27
    2.2.4 依赖性强,独立能力差  27-28
  2.3 农村青少年的思想问题的具体表现  28-30
    2.3.1 农村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淡薄  28-29
    2.3.2 农村青少年的道德水平下降  29
    2.3.3 农村青少年的价值观念趋向拜金化  29-30
第三章 当前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存在问题的原因  30-37
  3.1 家庭教育的失误影响了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30-32
    3.1.1 家庭经济落后  30
    3.1.2 家庭教育缺失  30
    3.1.3 家长素质偏低  30-31
    3.1.4 教育观念落后  31
    3.1.5 教育方式不科学  31-32
  3.2 学校教育的失衡阻碍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32-33
    3.2.1 教育体制不合理  32
    3.2.2 教育内容不全面  32-33
    3.2.3 教育方式不科学  33
    3.2.4 教育管理制度不当  33
  3.3 不良的社会环境妨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  33-35
    3.3.1 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33-34
    3.3.2 社会控制失灵  34-35
  3.4 农村青少年缺乏自我控制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35-37
    3.4.1 农村青少年自我控制力弱  35
    3.4.2 农村青少年心理调节能力差  35-37
第四章 解决当前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问题的对策  37-44
  4.1 家长要加强自身修养,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37-39
    4.1.1 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37
    4.1.2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37-38
    4.1.3 改进家庭教育的方式  38-39
  4.2 学校要转变教学模式,保证学生身心均衡发展  39-40
    4.2.1 高度重视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39
    4.2.2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39
    4.2.3 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39
    4.2.4 更新学校道德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  39-40
  4.3 社会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0-41
    4.3.1 村委会要积极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农村青少年素质  40
    4.3.2 政府部门要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净化社会环境  40-41
    4.3.3 企业要加强文化建设,为农村青少年展现自我搭建平台  41
  4.4 农村青少年自身要追求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  41-44
    4.4.1 坚持体育锻炼,塑造强健体魄  41
    4.4.2 树立正确自我意识,杜绝自卑心理  41-42
    4.4.3 树立正确价值观,抵制不良诱惑  42-43
    4.4.4 增强自控能力,远离犯罪活动  43-44
结语  44-45
参考文献  45-47
关于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问题的问卷  47-50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0-51
致谢  51-52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52-54

相似论文

  1.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JSP环境下成套订单研究,F273
  2.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3.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4.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5. 中等艺术学校师生冲突的现状与调控对策研究,G456
  6. 云南省民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G633.2
  7. 新课程下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与问题表征的研究,G633.6
  8. 瑞丽市农村中学德育问题研究,G631
  9.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10. 基于词义及语义分析的问答技术研究,TP391.1
  11.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F301
  12. 基于网络虚拟社区的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系统研究,F274
  13. 军事演习中工兵团工程装备维护保障资源配置研究,E251.2
  14. 尼日利亚女子基础教育问题研究,G543.7
  15. 福建省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807.4
  16.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17.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18.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G471
  19. 佛山市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G451.1
  20. 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开展低碳教育的探讨,G633.55
  21. 中学生作文非智力因素分析,G633.3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 青少年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