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作 者: 赵婉姝
导 师: 张妍
学 校: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专 业: 应用心理学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 自我同一性 社会适应性
分类号: B84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他们在积极应对外界压力的同时也日益开始对自我的探索,了解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我们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大学阶段是青少年发展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时期,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外在平衡与适应的良好阶段,因此,研究社会适应性、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状况三者的内在关系,有助于从同一性与社会适应性等人格角度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自我同一性问卷、社会适应性问卷(SAQ)、症状自评量表(SCL—90),探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大学生阳性个体在部分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差异显著。(2)自我同一性各维度存在一定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六种自我同一性地位在大学生总体及部分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分布具有共同趋势。(3)社会适应性的各因子得分且存在一定的人口统计学差异。(4)社会适应性和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是心理健康的预测变量,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力。
|
全文目录
摘要 5-6ABSTRACT 6-10第1章 绪论 10-13 1.1 研究背景 10-11 1.2 选题的意义 11-13 1.2.1 理论意义 11-12 1.2.2 现实意义 12-13第2章 文献综述 13-26 2.1 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 13-16 2.1.1 心理健康的相关概念 13-14 2.1.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 14-16 2.2 自我同一性的研究综述 16-19 2.2.1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16-17 2.2.2 自我同一性的研究现状 17-19 2.3 社会适应性的研究综述 19-22 2.3.1 社会适应性的相关概念 19-20 2.3.2 社会适应性的研究现状 20-22 2.4 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22-25 2.4.1 自我同一性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22-23 2.4.2 社会适应性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23-24 2.4.3 社会适应性和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研究 24-25 2.5 本章小结 25-26第3章 研究设计 26-31 3.1 研究目的 26 3.2 研究假设 26 3.3 研究方法 26-27 3.4 研究对象 27 3.5 研究工具 27-29 3.5.1 自我同一性测试量表 27-28 3.5.2 青少年社会适应性问卷 28-29 3.5.3 症状自评量表 29 3.6 研究步骤 29-30 3.6.1 选样与施测 29-30 3.6.2 数据处理 30 3.7 本章小结 30-31第4章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和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31-47 4.1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31-33 4.1.1 大学生总体状况与全国常模比较 31 4.1.2 SCL-90量表各因子阳性检出率比较 31-32 4.1.3 大学生阳性个体SCL-90各因子的性别差异 32 4.1.4 大学生阳性个体SCL-90各因子的城乡差异 32-33 4.1.5 大学生阳性个体SCL-90各因子的其他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的研究 33 4.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现状研究 33-36 4.2.1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总体水平描述 33-34 4.2.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况的年级差异 34 4.2.3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况的性别差异 34-35 4.2.4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在其他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 35 4.2.5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分布的差异 35-36 4.3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现状研究 36-38 4.3.1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总体水平描述 36-37 4.3.2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性别差异 37 4.3.3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城乡差异 37-38 4.3.4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年级差异 38 4.3.5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专业差异 38 4.4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 38-40 4.4.1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38-39 4.4.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多元回归分析 39-40 4.5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 40-43 4.5.1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大因子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40-41 4.5.2 社会适应性小因子与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的相关分析 41-42 4.5.3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大因子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回归分析 42-43 4.5.4 社会适应性小因子与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的回归分析 43 4.6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和社会适应性的关系的研究 43-44 4.7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和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三者关系研究 44-45 4.8 本章小结 45-47第5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47-61 5.1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47-48 5.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与常模比较的原因分析 47 5.1.2 大学生阳性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47-48 5.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现状及人口学统计学差异分析 48-51 5.2.1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况差异分析 48-50 5.2.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总体分布及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50-51 5.3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状况及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51-53 5.4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和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分析 53-60 5.4.1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分析 53-55 5.4.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分析 55-56 5.4.3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56-59 5.4.4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和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三者关系分析 59-60 5.5 本章小结 60-61研究结论 61-64 1 结论 61-62 2 创新 62 3 不足 62-63 4 建议 63-64参考文献 64-7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71-72致谢 72-73附录 73-78
|
相似论文
- 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在高职学生自评症状与总体幸福感中的调节/中介效应研究,B844.2
- 大学生亲子依恋、自我同一性与职业探索的关系研究,B844.2
- 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的心理地位、人际交往能力对社会适应性的影响,B844.2
- 职业教育评价与职业教育改革的研究,G719.2
- 福州市硕士研究生择偶焦虑及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自我同一性地位的关系研究,B844.2
-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研究,B844.2
-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与对策,B844.2
- 90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和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B844.2
- 羞耻与内疚的认知评价过程研究,B842.1
- 大学生合作、竞争人格特点与其社会适应性的相关研究,G645.5
- 论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吉普斯》中吉普斯的心理嬗变,I561
- 大学生自我同一状态与家庭功能、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B844.2
- 盖伦·斯特劳森论自我,B089
- 初中生社会适应性的团体辅导研究,B844.2
- 小学一年级学生入学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622.0
- 大学生存在焦虑、自我同一性与焦虑、抑郁关系研究,B844.2
- 自我同一性状态和自我呈现技巧与大学生社交网站受欢迎程度的关系研究,B844.2
- 工读学校学生依恋及其与自我同一性关系的研究,G765
- 传播社会学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研究,G206
- 自我同一性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G64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