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生命·民族·博爱·审美

作 者: 张寒凝
导 师: 黄良
学 校: 重庆师范大学
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 语文教材 生命 民族 博爱 审美
分类号: G63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6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最主要媒介,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语文教材历来是研究语文课程和教学的“焦点”。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2000年起在全国推广使用的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教材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通过对这两套语文教材的研究,旨在于从生命民族博爱审美这四个维度深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并构建成体系,为广大语文教育研究者以及语文教师提供理论上的支持。本文的第一部分是谈语文教材中构建人文体系的第一个维度:生命因素。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主要是指通过语文学习,让对学生对自己的生命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使学生在价值观、人格观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本文从尊重生命、砥砺生命、磨炼生命、善待生命四个方面揭示了语文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因素。本文的第二部分是谈语文教材中构建人文体系的第二个维度:民族因素。语言不仅是一种表达工具,它跟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它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轨迹,成为延续历史与未来的血脉。中国语言维系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它无时不在地激发中国人民的爱国激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有民族精神的传承,而民族精神是通过民族文化来支撑的,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语言,民族语言缺失,我们用什么去创造更加辉煌的文明?保护语言其实就是保护文化,放弃母语其实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传统和历史,放弃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语文教材在传承民族精神和文化这两方面承担起了历史的重任。本文的第三部分是谈语文教材中构建人文体系的第三个维度:博爱因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其中“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等这些具体目标要求和观点中,都蕴含了“博爱”的思想和含义。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每个国人的共同责任,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以“博爱”来作标尺,规范自己,那么和谐社会的进程就会大大加快。语文教材与博爱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是由于语文教材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情感性是语文教材重要的特征之一,而博爱又是最高尚、最纯洁的情感之一。语文教材从自身的关照、亲友之爱、自然之爱、人类之爱这几个方面体现了博爱的因素。本文的第四部分是谈语文教材中构建人文体系的第四个维度:审美因素。语文学科的教育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还要进行语文美育。语文美育的目的及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情感力、想象力和理解力,塑造人的美好的心灵,提高人的创造力。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美的创造与结晶。它们用美的语言塑造出美的形象,创造出美的境界。本文从情感美、形象美、思想美、音乐美、故事美这几种美的类型对语文教材中作品的审美特征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关照了中学生成长的个体需要: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时代变革、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在信息交互高速发达的今天,青少年一代面对各种思潮的冲击,对社会、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关系的处理出现了诸多矛盾,面对这种情况,进行学生的人文建构迫在眉睫。语文教材承担着育人的使命,它所蕴涵与呈现的人文要素无疑会影响到学生的人文建构。因此,本文拟以中学语文教材为出发点,对其进行穷尽性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比较全面而深入的分析研究,以期从生命、民族、博爱、审美这四个维度研究语文教材是如何进行人文建构的。进而能以绵薄之力促进语文教育学的研究,特别是语文教材方面的研究。本文不失为一个研究语文教材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另外,希望语文教师在使用语文教材时,能够形成人文建构的意识,真正把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落到实处。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10
1 引言  10-19
  1.1 中学语文教材人文建构研究的缘起  10
  1.2 中学语文教材人文建构研究的意义  10-11
    1.2.1 本文参照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0
    1.2.2 本文探索了语文教材的人文教育使命  10
    1.2.3 本文关照了中学生成长的个体需要  10-11
  1.3 中学语文教材人文建构研究的文献综述  11-13
    1.3.1 对于国外母语教材的研究状况  11-13
  1.4 我国语文教材的研究现状  13-16
    1.4.1 对语文教材总体研究  13-14
    1.4.2 专题性研究  14-15
    1.4.3 对新课标教材的探讨  15-16
    1.4.4 余论  16
  1.5 中学语文教材人文建构研究的界定  16-19
    1.5.1 语文教材  16
    1.5.2 人文  16-17
    1.5.3 建构  17
    1.5.4 语文教材的人文建构  17-19
2 中学语文教材人文建构的第一个维度——生命  19-26
  2.1 生命作为人文建构的第一个维度的原因  19-21
    2.1.1 新时代的语文教育呼唤生命教育  19-20
    2.1.2 语文与生命的关系  20-21
  2.2 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的生命教育的因素  21-26
    2.2.1 概念界定  21
    2.2.2 生命教育的因素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体现  21-26
3 中学语文教材人文建构的第二个维度——民族  26-35
  3.1 民族作为人文建构的第二个维度的原因  26-29
    3.1.1 语文教育重视民族观念的意义  26-29
  3.2 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民族观念的因素  29-35
    3.2.1 民族精神  29-32
    3.2.2 民族文化  32-35
4 中学语文教材人文建构的第三个维度——博爱  35-41
  4.1 语文与博爱的关系  35-36
    4.1.1 关于博爱的含义  35
    4.1.2 语文教材与博爱的关系  35-36
  4.2 对自身的关照  36-37
  4.3 亲友之爱  37-38
  4.4 自然之爱  38-39
  4.5 人类之爱  39-41
5 中学语文教材人文建构的第四个维度——审美  41-48
  5.1 语文与审美的关系  41-42
    5.1.1 在语文教育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意义  41
    5.1.2 语文教材与实施审美教育的关系  41-42
  5.2 中学语文教材所蕴含的审美因素  42-48
    5.2.1 情感美  42-43
    5.2.2 形象美  43-45
    5.2.3 思想美  45
    5.2.4 音乐美  45-46
    5.2.5 故事美  46-48
6 对于中学语文教材人文建构的展望  48-51
  6.1 中学语文教材人文建构四维度之间的关系  48-49
  6.2 对于中学语文教材人文建构的建议  49-51
7 结语  51-52
参考文献  52-54
附: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  54-55
致谢  55

相似论文

  1. 溃坝生命损失风险评价的关键技术研究,TV122.4
  2. 中国当代汉语诗歌阐释方法上存在的问题,I207.25
  3.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的叙事模式分析,J905
  4.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5. 民族旅游地少数民族妇女性别角色变迁研究,F592.7
  6. 高中语文教材古代文学作品编选研究,G633.3
  7. 文化的资本化运作研究,G124
  8. 加强中学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路径探究,G631
  9. 老子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3
  10. 言语生命表现论视野下高中鲁迅小说教学研究,G633.3
  11. 我国少数民族环境权研究,D922.68
  12.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服装结构研究,TS941.1
  13. 大螟在不同寄主植物上发育特性及防治药剂研究,S435.112.1
  14. 建筑工程生命周期人体健康损害评价体系研究,R131
  15.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64
  16.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社区影响研究,D422.6
  17. 电视传播中的粉丝文化效应,G223
  18.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研究,F275.3
  19. 棉铃虫与烟夜蛾寄主选择机制的比较研究,S435.622.3
  20. 黑龙江省民族中学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现状及对策研究,G633.96
  21. 基于LCA的生物柴油技术经济评价研究,TE667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汉语语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