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的构建策略研究

作 者: 吕添贵
导 师: 陈美球
学 校: 江西农业大学
专 业: 土地资源管理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屏障 生态补偿 策略研究
分类号: X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3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确保鄱阳湖“一湖清水”战略目标的实现,不仅仅取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本身良好生态环境,更取决于整个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客观上需要一个鄱阳湖流域的生态屏障,这一生态屏障能否安全,直接关系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成败。因此,如何在保护好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前提下,推动生态经济区在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过程中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同时建成关系生态经济区以及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屏障,已成为当前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有待迫切需要解决的基础性课题。当前,中上游地区既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也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些区域片面注重资源的生产价值,而忽视其生态价值,特别是忽略了生态环境的内在自然规律,往往导致生态环境保护主体缺失,生态功能恢复缓慢,使得生态退化与环境破坏叠加凸显。因而,我们必须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统一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系统,而只有通过构建一个大的策略系统,解决两个主体在生态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矛盾,统一规划布局,协调发展,才能保证生态经济区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内在需求。因此,如何建设完善生态屏障机制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本文在掌握国内外生态屏障建设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生态屏障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屏障的概念、理论基础和原则,吸收合理的理论和方法,以作为生态屏障构建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全面分析和总结鄱阳湖流域生态问题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鄱阳湖流域地区建设生态屏障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首先对生态屏障范围进行区划,以便实施因地制宜,分区建设;然后探索生态屏障构建机制,提出生态屏障机制的构建思路,即生态屏障区中游新型工业化、上游可持续农业化、上中下游之间的协调机制和共建机制的建设。最后是结合生态屏障建设的困境和发展思路,提出了以构建生态补偿机制为主的生态屏障构建体系,以期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建良好的生态安全保障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全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生态屏障研究的研究背景,生态屏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界定了生态屏障组成特征等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屏障构建理论,主要包括湖泊-流域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方面;第三章根据生态屏障自然社会现状以及流域“五河”地势走向,划分出了生态屏障构建上、中、下游地区,并分析了生态屏障建设的基础条件;第四章分析了生态屏障构建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即中上游地区承受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上级政府与地方政府追求目标定位差异矛盾、流域上中下游利益分配协调机制的缺失、法律法规和区域统筹体系缺失;第五章,在分析了生态屏障构建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屏障区建设的具体方案:主要包括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农业、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共建协作机制、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等;第六章综合分析各种思路,提出了生态屏障构建的完善措施:一是构建生态屏障法律规划体系,将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作为整体,纳入生态屏障构建策略之中;二是构建综合管理考核体系,避免地方政府过度发展经济而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三是构建生态屏障区生态补偿机制,以便协调上中下游利益分配不均状况,也是生态屏障区构建的核心所在;四是控制与限制污染产业,构建延长产业链状况,减少面源与点源污染,升级发展旅游业、服务业等,带动生态屏障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1
1 绪论  11-25
  1.1 选题依据  11
  1.2 选题思考  11-17
    1.2.1 研究背景  11-12
    1.2.2 研究目的  12-13
    1.2.3 研究意义  13-17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7-22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7-19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9-22
  1.4 范畴界定与技术路线  22-25
    1.4.1 研究对象  22
    1.4.2 研究方法  22-23
    1.4.3 技术路线  23-25
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构建理论基础  25-33
  2.1 生态屏障的内涵  25-29
    2.1.1 生态屏障的组成与特征  25-27
    2.1.2 生态屏障的内涵界定  27-29
  2.2 生态屏障构建的理论依据  29-32
    2.2.1 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理论  29-30
    2.2.2 外部性理论  30-31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32
  2.3 本章小结  32-33
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区划分与现状基础  33-44
  3.1 生态屏障划分总则  33-36
    3.1.1 生态屏障划分依据  33-35
    3.1.2 生态屏障划分意义  35
    3.1.3 生态屏障划分原则  35-36
  3.2 生态屏障构建条件  36-38
    3.2.1 地理基础  36
    3.2.2 政策基础  36-37
    3.2.3 公众参与  37-38
    3.2.4 后发优势  38
  3.3 生态屏障范围界定  38-43
    3.3.1 生态屏障下游区域  39-40
    3.3.2 生态屏障中上游区域  40-43
  3.4 本章小结  43-44
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构建的主要困境  44-61
  4.1 承受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  44-52
    4.1.1 生态屏障区生态环境压力  45-50
    4.1.2 生态屏障区经济发展压力  50-52
  4.2 上级政府与地方政府追求目标的定位区别  52-53
  4.3 缺失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  53-57
    4.3.1 发展权被限制,利益主体之间缺乏补偿  54-56
    4.3.2 生态屏障区生态建设与维护成本未得到补偿  56-57
    4.3.3 生态补偿缺失,社会公平性难以体现  57
  4.4 缺乏有效区域规划协调体系  57-60
    4.4.1 法律法规体系缺乏统筹  57-58
    4.4.2 缺失区域统筹规划体系引导  58-59
    4.4.3 地理单元与管理单元缺乏协调机制  59-60
  4.5 本章小结  60-61
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构建的基本思路  61-70
  5.1 中游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推动生态屏障区的构建发展  61-63
    5.1.1 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推动生态屏障区工业发展  61-62
    5.1.2 发展集约化产业道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62-63
  5.2 上游地区可持续农业生产生活推动生态屏障区建设  63-65
    5.2.1 探索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64
    5.2.2 探寻低碳有机农业发展道路  64-65
  5.3 构建共建协作机制共同推动生态屏障建设  65-67
    5.3.1 坚持上级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共建  65-66
    5.3.2 坚持生态屏障区上中下游各地方政府的合作共建  66
    5.3.3 推进鄱阳湖生态屏障区与长江中下游之间协调共建  66-67
  5.4 由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来共同推动生态屏障建设  67-69
    5.4.1 政策引导形成良好的生态屏障构建氛围  67-68
    5.4.2 以绩效考核管理与市场为手段激励企业走绿色发展道路  68-69
  5.5 本章小结  69-70
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构建的对策探讨  70-83
  6.1 建立健全生态屏障构建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70-72
    6.1.1 制定生态屏障区构建相关法律法规  70-71
    6.1.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流域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71
    6.1.3 完善产业综合规划体系,确保资源合理有序利用  71-72
  6.2 构建生态屏障区生态系统管理及绩效考核机制  72-74
    6.2.1 构建生态屏障区综合指挥机构,统筹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72
    6.2.2 理顺生态管理体系,提升内部管理效率  72-73
    6.2.3 改革政绩考核体系,建设绿色政绩评估机制  73-74
  6.3 建立鄱阳湖流域生态屏障区生态补偿机制  74-78
    6.3.1 生态补偿资金来源  75-76
    6.3.2 生态补偿方式  76-77
    6.3.3 生态补偿模式  77-78
    6.3.4 生态补偿运作平台  78
  6.4 控制和限制污染产业,延长生态产业链  78-82
    6.4.1 控制上游传统农业生产污染,升级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79-80
    6.4.2 调整中游工业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环保产业  80-81
    6.4.3 提升旅游业生态品质,带动流域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81-82
  6.5 本章小结  82-83
参考文献  83-87
致谢  87

相似论文

  1. 人为季节性河流水量恢复的生态补偿研究,X143
  2. 基于用户体验的灯具设计策略研究,TS956
  3.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X36
  4. 善用操作性情境创设提高课堂效率,G633.6
  5. 瑞安市土壤和农作物中硒调查分析及富硒农产品开发策略研究,S153
  6. 中材汉江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F274
  7. 寄宿制学校指导一年级学生适应寄宿生活的策略研究,G622.4
  8. 论差别生态责任,D922.68
  9. 青岛市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制度研究,X51
  10. 我国西北地区草原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法律研究,D922.64
  11. 我国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922.6
  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民生审计问题,F239.4
  13. 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的法律规制,D922.64
  14. 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922.62
  15. 莫莫格保护区英台油田生态补偿方案研究,X171.4
  16.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质双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X171.4
  17. 贵州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F205;F224.32
  18.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民收入提高的研究,F323.8
  19. 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治理,X321
  20.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预警研究,F301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社会与环境 >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