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地方农业高校科研工作问题研究

作 者: 穆仁
导 师: 盖志毅
学 校: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专 业: 教育经济与管理
关键词: 地方 农业高校 科研
分类号: G64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如今,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科教兴国战略对地方高校的科学研究提出了新要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高校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途径和方式,除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之外,其最主要的职能则是通过科学研究来发现新知识、创造新的科学技术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地方农业高校在全国高校中占有一定比例,其科研同样在全国高校科研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研究地方农业高校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其次,阐述了研究的方法、过程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分析了地方农业高校科研的特点;第四,阐述了内蒙古农业大学科研工作的主要成绩;最后,分析了对地方农业高校科研工作的启示。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1 引言  8-17
  1.1 研究背景  8-10
    1.1.1 高校科研是国家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8
    1.1.2 高校科研是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8-9
    1.1.3 加强科研是提升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9
    1.1.4 地方农业高校是地方农业人才和科技的依托基地  9-10
    1.1.5 内蒙古农业大学科研在地方高校研究中具有代表性  10
  1.2 研究意义  10-11
    1.2.1 有利于地方农业高校与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  10-11
    1.2.2 有利于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科研竞争力的提升  11
    1.2.3 有利于内蒙古农业大学自身的发展和科研实力的提升  11
  1.3 文献综述  11-14
    1.3.1 高校科研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  12
    1.3.2 高校科研职能的定位问题研究  12
    1.3.3 高校科研与教学关系的研究  12-13
    1.3.4 高校科研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关系研究  13
    1.3.5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研究  13-14
    1.3.6 内蒙古农业大学科研方面的研究  14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14-15
    1.4.1 研究方法  14-15
    1.4.2 研究过程  15
  1.5 理论基础  15-17
    1.5.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  15-16
    1.5.2 教育经济学  16
    1.5.3 发展经济学  16-17
2 地方农业高校科研的特点  17-20
  2.1 科研内容的地域性  17
  2.2 科研目标的实用性  17-18
  2.3 科研方式封闭化  18
  2.4 科研队伍分散化  18-19
  2.5 科研方向短期化  19
  2.6 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率不高,社会的有效需求和支持不足  19-20
3 内蒙古农业大学科研工作的主要成绩  20-33
  3.1 高度重视科技工作,为科研营造良好的政策与科研氛围  20
  3.2 狠抓科研人才引进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培育  20-22
    3.2.1 在科研人才引进方面  20-21
    3.2.2 在科技人才培养和培训方面  21-22
  3.3 联合企业共建科技创新平台  22-23
  3.4 积极创建科技成果示范基地,推进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  23-24
  3.5 培养学科带头人,加强科研团队建设  24-25
  3.6 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  25-28
    3.6.1 科研经费投入方面  26-27
    3.6.2 在科研经费来源方面  27-28
  3.7 科研和教学紧密结合,互相促进  28-31
    3.7.1 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科学研究  28-29
    3.7.2 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  29
    3.7.3 科研基地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29-30
    3.7.4 科研经费支持教学  30-31
  3.8 发挥自身学科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31-33
4 内蒙古农业大学科研工作对地方农业高校科研工作的启示  33-36
  4.1 加强和完善管理机制建设是推进科研工作发展的保证  33-34
  4.2 广泛宣传、沟通信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34
  4.3 加强横向联系,多渠道筹集经费  34-35
  4.4 重视和加强实验室和示范基地建设  35
  4.5 顺应社会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调整学科专业建设  35
  4.6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35-36
  4.7 加强服务社会意识,提高服务社会能力  36
  4.8 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  36
5 结论  36-38
致谢  38-39
参考文献  39-41
附录  41-42
作者简介  42

相似论文

  1. 利用荆门地区文化资源开发农村初中美术校本教材的实践与探索,G633.955
  2. 2005-2009年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师发表科研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G807.4
  3. 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625
  4.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G647
  5. 山东省高校科研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研究,G644
  6. 试论地方政府的伦理决策,D625
  7. “社会代理人”:于有为和无为之间,D625
  8. 地方政府信用建设研究,D630.1
  9. 地方政府网络公关模式比较研究,D035.5
  10.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小红皮抗白粉病基因的定位,S512.1
  11. 中国大豆地方品种群体的遗传结构和连锁不平衡特征及主要育种性状QTL的关联分析,S565.1
  12. 完善我国地方人大预算监督的思考,F812.3
  13.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东南沿海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D422.6
  14. 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经济价值研究,S326
  15. 科研院所硕士研究生自我效能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的关系,B842.3
  16. 我国地方政府门户网站研究,D630
  17. 地方政府治理进程中的警务机制改革研究,D631.1
  18. 就业视角下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G40-057
  19. 地方高校的学分制管理制度创新研究,G647
  20. 地方性知识研究,N02
  21. 地方政府城市建设绩效评估研究,D625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科学研究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