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试论地方政府的伦理决策
作 者: 尚再清
导 师: 王珉
学 校: 浙江师范大学
专 业: 行政管理
关键词: 伦理决策 模型 地方政府 经济人 伦理人 温州模式
分类号: D6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群众公民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地方政府决策的伦理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地方政府伦理决策研究亟待推进。然而目前国内的政府伦理决策研究多关注于对伦理规范的思辨,对地方政府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的描述型研究还开展得很不够。相反,基于经济人假设的地方政府决策研究却非常繁荣,似乎“理性自利”能为地方政府的所有行为给出解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展开论述。在引论部分,本文对西方和国内的伦理决策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理清伦理问题和伦理决策的定义;对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两种地方政府决策解释——财政激励说和晋升激励说进行评述,理清其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本文的第二章论述了基于经济人假设的地方政府决策理论的一般性缺陷,并通过回溯和梳理温州模式初创期地方政府决策的有关案例,以更丰富的历史细节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理论的缺陷。不论是财政激励说还是晋升激励说,它们问题的关键都在于经济人假设并不完全适用于地方政府的决策分析。第三章,本文通过一个思想实验和分析经济人假设的伦理影响,进一步反思了该假设在公共行政领域的适用性;随后提出伦理人假设,将伦理价值和自利价值都纳入到人性的基本追求之中,并以伦理人假设为基础分析了地方政府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即主观道德强度(结果严重性、社会共识性、结果可能性、即时性、受众亲近性、结果集中性)、组织因素(地方政府的级别、奖励和惩罚、上级政府的命令和政策、伦理准则)和个人因素。然后,本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伦理人-地方政府”决策模型。第四章,本文以“伦理人-地方政府”决策模型解释了温州模式初创期的地方政府决策,并尝试论述这个模型成为转型期地方政府决策的一般性分析框架的可能。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1)完善伦理准则建设,加快建立公务员伦理法;(2)调整奖励和惩罚的导向,彻底摆脱GDP政绩观;(3)充分利用道德强度因素,改革基层政府领导任职制度,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
全文目录
摘要 3-5ABSTRACT 5-7目录 7-9一、引论 9-23 (一)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思路 9-11 1. 理论和现实背景 9-10 2. 研究思路 10-11 (二) 国内外伦理决策研究综述 11-19 1. 伦理问题和伦理决策的定义 11-12 2. 国外伦理决策研究的流派 12-14 3. 国外伦理决策模型 14-17 4. 国内伦理决策研究 17-19 (三) 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地方政府决策理论 19-23 1. 财政激励说 20-21 2. 晋升激励说 21 3. "经济人-地方政府"决策模型 21-23二、"经济人-地方政府"决策理论的缺陷和"温州之谜" 23-35 (一) "经济人-地方政府"决策理论的一般性缺陷 23-26 1. 财政激励对地方政府决策影响的有效性 23-24 2. 晋升激励对地方政府决策影响的有效性 24-25 3. 经验研究的局限和矛盾 25-26 (二) "经济人-地方政府"决策理论难解的"温州之谜" 26-35 1. 案例 27-33 (1) 全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的颁发 27-29 (2) 金乡农村信用社的浮动利率改革 29-30 (3) 比凤阳早22年的永嘉包产到户 30-31 (4) 柳市"八大王"的沉浮 31-33 2. "经济人-地方政府"决策理论与现实案例的背离 33-35三、伦理人假设基础上的地方政府决策理论 35-48 (一) 经济人假设的"破"与伦理人假设的"立" 35-38 1. 一个反对经济人假设的思想实验 35-36 2. 经济人假设的伦理影响 36-37 3. 伦理人假设 37-38 (二) "伦理人-地方政府"决策的影响因素 38-45 1. 主观道德强度 39-42 (1) 结果严重性 39-40 (2) 社会共识性 40 (3) 结果可能性 40 (4) 即时性 40-41 (5) 受众亲近性 41 (6) 结果集中性 41-42 2. 组织因素 42-45 (1) 地方政府的级别 42-43 (2) 奖励和惩罚 43 (3) 上级政府的命令和政策 43-44 (4) 伦理准则 44-45 3. 个体因素 45 (三) "伦理人-地方政府"决策模型 45-48四、解释和应用 48-56 (一) 对"温州之谜"的解释 48-50 1. 政府面临的问题具有极高的主观道德强度 48-49 2. 伦理准则的变化 49-50 3. 上级政府的命令和政策的松动 50 (二) 作为转型期地方政府决策的一般性分析框架 50-52 (三) 政策建议 52-56 1. 完善伦理准则建设 52-53 2. 调整奖励和惩罚的导向 53-54 3. 改革基层政府领导任用制度 54-56参考文献 56-63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3-64致谢 64-65
|
相似论文
- 基于巨磁阻抗效应磁测传感器及地磁匹配算法研究,P318
- 电火花加工中的电极损耗机理及控制研究,TG661
- 油漆焦油基单颗粒危险废物热解和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X705
- 粉末活性炭—超滤工艺处理微污染地表水试验研究,X703
- 陀螺稳定吊舱控制系统稳定回路设计与研究,V241.5
- 卫星姿态的磁控制方法研究,V448.222
- 涡轮S2流面正问题气动优化设计研究,V235.11
- 光纤陀螺温度漂移建模与补偿,V241.5
- 电磁轨道炮外弹道建模与仿真研究,TJ399
- 轨道交通引起周围环境竖向振动的振源特性分析,U211.3
- RUV4汽车点火线圈工艺参数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U463.64
- 基于LIN总线的电动车窗控制方法研究,U463.6
- 径向振动模式压电变压器的等效电路模型与应用,TM406
- 压电陶瓷驱动器迟滞补偿方法研究,TM282
- 基于DSP的感应电动机四象限运行系统的研究,TM346
- 基于DSP的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TM346
- 适应多总线通讯模式的感应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TM346
- 基于细胞电生理模型的膜片钳实验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R318.0
-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观察量化评价模型研究,G632.4
- SOA高校迎新系统中的SDO模型的研究与实现,G647
- 高精度激光跟踪装置闭环控制若干关键问题研究,TN249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 >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