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压电烧伤大鼠早期TNF-α、ET-1、NO动态变化及乌司他丁的干预作用

作 者: 刘鹏
导 师: 张庆富
学 校: 河北医科大学
专 业: 外科学
关键词: 高压电烧伤 TNF-α ET-1 NO 乌司他丁 大鼠
分类号: R64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研究高压电烧伤大鼠早期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动态变化及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TNF-α、ET-1、NO的干预作用,为临床治疗高压电烧伤提供参考。方法:1实验动物分组:本实验共使用144只成年健康S-D大鼠,雌雄不拘,雌鼠未孕。高压电烧伤组(简称称电击组):48只;假高压电烧伤组(简称对照组):48只;乌司他丁干预组(简称治疗组):48只。2实验前准备:体重,编号,用8%硫化钠溶液在大鼠左上肢内侧、右下肢内侧、腹部脱毛,生理盐水擦洗,擦干,大鼠保温、禁食水过夜。3高压电烧伤模型复制:用1%戊巴比妥钠溶液麻醉大鼠,麻醉成功后将大鼠固定好,连接电路。使用TC-30-20KVA型调压器及YDJ-10KVA型实验变压器,调电压至1万伏后进行电击,电流从左上肢流入,经躯干到左下肢流出,有入口和出口形成,电击时间5秒,电流强度,电击后即刻对大鼠进行复苏,复苏成功后,模型复制完成。4抽血时相:按电击前(T0)、电击即刻(15分钟内,T1)、电击后1小时(T2)、2小时(T3)、4小时(T4)、8小时(T5)6个时相直视下心脏采血。治疗组电击后即刻予乌司他丁注射液腹腔内注射(2WU/Kg),然后按时相采血。5检测指标:所采得的全血予离心(3000r/min,10min),取上清液,所得血清放置于-80℃冰箱内保存,待所有标本采集完毕后,再统一检测指标。分别检测各时相血清内的TNF-α、ET-1、NO的浓度,从而了解高压电烧伤后大鼠血清TNF-α、ET-1、NO浓度变化情况,及乌司他丁对三者的干预效果。TNF-α、ET-1的检测采用ELASA法,NO的检测采用分光光度法。6实验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组间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检验,其中对于方差齐性数据采用方差齐同条件下的t检验,方差不齐数据采用方差不齐条件下的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TNF-α含量的测定:电击组和治疗组电击后血清TNF-α浓度在电击后即刻开始迅速上升,并且持续到伤后8小时,呈现全时段升高趋势,但治疗组升高趋势较电击组明显减缓;各时相点血清TNF-α水平,从电击后即刻开始到电击后8小时,TNF-α水平显著高于电击前和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电击即刻较电击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升高,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从电击后1小时开始到电击后8小时治疗组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电击组(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2 ET含量的测定: ET-1变化趋势比较,电击即刻ET-1含量治疗组和电击组均无明显升高趋势,从电击后1小时开始到8小时,电击组和治疗组ET-1含量均呈显著升高趋势,但治疗组升高幅度较电击组缓慢;ET-1浓度比较,电击组和治疗组电击即刻血清ET水平与对照组和电击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从电击后1小时开始到电击后8小时,电击组和治疗组ET水平均比对照组和电击前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电击即刻治疗组与电击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从电击后1小时开始,治疗组ET水平较电击组明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3 NO含量的测定:NO变化趋势比较,电击组和治疗组电击后各时相点较电击前和对照组均无明显升高趋势;NO浓度比较,电击组和治疗组电击后各组各时相点血清NO水平均较电击前和对照组无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较电击组和对照组各时相点NO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4 ET/NO: ET/NO变化趋势比较,电击组从电击后即刻开始到电击后8小时,均呈现升高趋势,而治疗组电击后即刻时相较对照组无明显升高趋势,从电击后1小时开始到电击后8小时,呈现升高趋势,并且升高幅度较电击组缓慢;ET/NO浓度比较,电击组电击后各时相点ET/NO水平均较电击前和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电击后即刻时相ET/NO水平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从电击后1小时开始到电击后8小时,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各时相治疗组ET/NO水平均明显低于电击组(P<0.05)。结论:1.大鼠高压电烧伤后早期血清内即能检测到高水平的ET-1、TNF-α,而NO水平未见显著改变。2.大鼠高压电烧伤后发生的机体微循环障碍,可能与其血清内异常升高的ET-1、TNF-α有关,而与NO无关;3.UTI对高压电烧伤后血清内高水平的ET-1、TNF-α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正常范围内的NO无作用。UTI通过降低血清内的异常ET-1、TNF-α,从而改善机体微循环状况。4.检测高压电烧伤早期ET-1、TNF-α水平及早期应用UTI对高压电烧伤早期机体微循环障碍的治疗可能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8
英文摘要  8-13
研究论文 高压电烧伤大鼠TNF-αET-1NO 动态变化及乌司他丁的干预作用  13-36
  前言  13-14
  材料与方法  14-17
  结果  17-20
  附图  20-22
  附表  22-24
  讨论  24-31
  结论  31
  参考文献  31-36
综述 烧伤炎性细胞因子ET、NO、TNF-α研究进展  36-53
致谢  53-54
个人简历  54

相似论文

  1. 没药甾酮抑制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R285
  2. 锰—铁催化剂低温催化氧化NO研究,X701
  3. 厌氧条件下初始NO3-含量对土壤反硝化气体(N2、N2O和NO)和CO2排放的影响,X131.3
  4. 丙酮酸肌酸对大鼠蛋白质代谢的影响,S865.12
  5. 丹参酮ⅡA及烟酸对肥胖幼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R285.5
  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预移植1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修复作用,R542.22
  7. 甘草酸二铵脂质配位体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R575.5
  8. 阿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R587.2
  9.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血浆S-100β蛋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R614
  10. 酸肉中产一氧化氮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对发酵香肠发色的影响,TS251.65
  11. ABA诱导的玉米叶片ZmCCaMK活性研究及亚细胞定位,S513
  12. 拘束冷应激对大鼠组织超微结构及HSP70表达的动态影响,S858.91
  13. 穴位埋线对哮喘模型大鼠IL-4等影响的实验研究,R245
  14. 植物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影响的相关研究,R580
  15. 微波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内GAP-43表达的影响,R651.3
  16. NF-κB与IL-6在大鼠极限门静脉结扎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R657.3
  17. 大鼠股神经结扎损伤修复方法的实验研究,R651.3
  18. 大鼠颅内外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R743.3
  19. 姜黄素对运输应激状态下生长猪海马NO-NOS系统的影响,S858.28
  20. 不同属种肉类对大鼠生长、消化代谢及抗氧化性的影响,S865.12
  21. 金钗石斛多糖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大鼠学习记忆减退及机制研究,R285.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创伤外科学 > 电击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