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培养上清液联合视黄酸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作 者: 冯月兰
导 师: 徐国兴
学 校: 福建医科大学
专 业: 眼科学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全反视黄酸 共培养 诱导分化
分类号: R77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探讨人类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ium, HRPE)细胞培养上清液联合全反视黄酸(all-trans Retinoid Acid,RA)对骨髓间充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3组:HRPE+RA+ BMSCs共培养组、HRPE+ BMSCs共培养组,和对照组(单独BMSCs)。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RPE)和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取第2代HRPE和第3代BMSCs接种于Transwell双层培养板内共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RT-PCR检测胶质源性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烯醇化酶(NSE)、光感受器特异性标志视紫质(Rhodopsin)在诱导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共培养两周后的细胞置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 HRPE培养上清液+BMSCs+RA组在诱导14天后,BMSCs出现较多的长突起,部分细胞发生迁移并相互之间建立突触联系。不加RA则分化细胞明显较少,也少有建立突触联系的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 HRPE培养上清液+BMSCs+RA组不但能诱导BMSCs更多的表达GFAP(OD:0.347.士0.057)、NSE(OD:0.261士0.058)、部分细胞还表达光感受器细胞特异性标志Rhodopsin(OD:0.216士0.066)。将三种培养条件下所表达的阳性细胞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FAP: F =68.969、P < 0.001;NSE: F =48.672、P < 0.001;Rhodopsin:F =24.34、P < 0.001)。RT-PCR鉴定结果显示同样结果。结论HRPE培养上清液+BMSCs+RA可以诱导BMSCs向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与视细胞分化。

全文目录


缩略词表  4-6
中文摘要  6-7
英文摘要  7-9
引言  9-12
材料和方法  12-25
结果  25-34
讨论  34-37
结论  37-38
参考文献  38-41
综述  41-47

相似论文

  1. 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冷冻保存及基因转染研究,S827
  2. 新型非病毒基因转染体系的构建及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重组中的应用,R346
  3.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定向分化的研究,R329
  4. 茶黄素与TGF-β3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地影响,R329
  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预移植1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修复作用,R542.22
  6. 第三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同种异体移植受体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R392
  7. 人瘢痕疙瘩成纤维样(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鉴定,R622
  8. 慢病毒介导hVEGF-165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后肢缺血实验研究,R329
  9. 心梗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最佳时间研究,R542.22
  10.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38MAPK信号通路对机械应力刺激的反应,R329
  11. 体外诱导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化,R329
  1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营养效应对一氧化碳致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影响,R329
  13. BMP2和VEGF165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R329
  14. 应用脂肪干细胞与丝素蛋白和壳聚糖支架材料共同构建细胞—支架复合物的实验研究,R329
  15. 缺氧预处理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区SDF-1/CXCR4轴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R542.22
  16. 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膜干细胞多项分化潜能的研究,R587.1
  1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移植途径的实验研究,R651.2
  18. 转导胞嘧啶脱氨酶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对胶质瘤趋向性的研究,R739.4
  19. 四点弯曲应力刺激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R329
  20.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梗后心衰近期疗效观察,R542.22
  2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中西医结合治疗,R57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眼科学 > 视网膜及视神经疾病 > 视网膜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