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陌生化”视角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作 者: 孙媚
导 师: 潘庆玉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陌生化”理论 教学策略
分类号: G63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6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陌生化”理论是布莱希特针对传统戏剧的“共鸣”而提出的,它强调用“陌生化”的手段赋予作品不寻常的特征,诱使欣赏者进行更为深刻的思考,达到更高层次的认识。他认为演员应该保持冷静,用“历史化”的技巧破除“幻觉”的消极作用,使观众在感受作品的同时,又能够跳出作品,用一种批判的立场进行评价和判断,从而实现对观众的革新,也就是观众、演员与角色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陌生化”作为一种创作观念铺就了一条欣赏的道路,因此,我们可以沿着它的踪迹来达到欣赏的彼岸。在“陌生化”理论的审视下,语文阅读教学暴露出三个问题:形式与内容的割裂与错位、感性与理性的矛盾与冲撞、思想与行动的脱离与反叛。从人本主义对主体性的倡扬,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之辩对人文性的肯定,语文阅读教学改变了以往对“知识和技能”的崇拜,逐渐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推进人文性的改革和实践中,逐渐出现了一些失衡和偏执,致使语文阅读教学陷入失范的境地。因此,本文将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理论引入语文阅读教学,以期找到语文阅读教学新的突破口。“陌生化”是以戏剧在观众身上引发的效果为中心的,它带给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是:要以阅读教学在学生身上引发的效果为中心,“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笔者希望通过“陌生化”阅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批判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养成学生的实践品格。为了使“陌生化”理论有效的指导语文阅读教学,本文从目的、要素和过程三个方面重新建构语文阅读教学系统。首先,语文阅读教学理想的教学效果是突破情感的牵制,使学生形成一种批判的立场,促进自我建构。其次,阅读教学的过程是一种“中断”的艺术,具有创造生成性和轻松愉悦性,从心理过程上来看,具有双向交叉性,不仅要“入乎其内”,更要“出乎其外”。最后,分析了教学活动的三个要素:文本是一种具有陌生化特质的形式,是一个潜在的开放结构,是形式与内容的相融无痕,感性之经和理性之纬的浑然交织;学生是理性之思与体悟之心的完美结合,具有双重的角色——体验者和评价者;教师是文本的批判性读者、“陌生化”课堂的营造者、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阅读教学的反思者。在用“陌生化”理论建构了语文阅读教学系统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四个策略,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一是,要依托“陌生化”特质进行阅读。文本因其“陌生化”特质,能激发学生的诗意感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文本的感性形式从直观感受达到重建意象。同时,文本的无限意蕴是通过“陌生化”的形式传给读者的,因此,我们要从形式出发来探求文本背后蕴含的深刻内涵。二是,以批判的立场“读出问题,读出自己”。文本和读者都是不确定的,他们在阅读中才能彼此建构。因此,学生要用一种批判的立场去阅读,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教师要教会学生即时圈点,在讨论中激发学生,用“玄机”引导学生。三是,用“历史化”阅读观照学生生活。文本不是既定的,在读者的反复欣赏和时代的更迭中不断生成和超越。我们要拓展文本的多种可能性,反省自我,指导生活。四是,借“陌生化”教学方法激活课堂。通过教学情境的“陌生化”、教学内容的“陌生化”、教学语言的“陌生化”等方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思维。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0
前言  10-12
一、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述评  12-17
  (一) “陌生化”的涵义  12-14
  (二) “陌生化”技巧——“历史化”  14
  (三) “陌生化”的效果:一种批判的立场  14-16
  (四) “陌生化”的目的——“新观众”  16-17
  (五) “陌生化”对自由精神的重铸  17
二、“陌生化”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审视  17-20
  (一) 形式与内容的割裂与错位  17-18
  (二) 感性与理性的矛盾与冲撞  18-19
  (三) 思想与行动的脱离与反叛  19-20
三、“陌生化”理论进入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  20-24
  (一) 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20-21
  (二) 学生批判意识的唤醒  21-22
  (三)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2-23
  (四) 学生实践品格的养成  23-24
四、“陌生化”视角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系统  24-36
  (一) 语文阅读教学的理想效果  24-25
  (二) 语文阅读教学诸要素  25-31
  (三)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  31-36
五、“陌生化”视角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36-49
  (一) 以“陌生化”特质为依托进行阅读  36-39
  (二) 以批判的立场“读出问题,读出自己”  39-44
  (三) 用“历史化”阅读观照学生生活  44-47
  (四) 借“陌生化”教学方法激活课堂  47-49
结语  49-50
注释  50-53
参考文献  53-5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55-56
致谢  56

相似论文

  1. 中职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研究,G633.6
  2. 中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研究,G633.3
  3.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途径的探析,G633.3
  4.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策略研究,G633.55
  5. 初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衔接的分析及策略研究,G633.8
  6. 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研究,G633.91
  7. 三位初中英语教师词汇教学策略的案例研究,G633.41
  8. 善用操作性情境创设提高课堂效率,G633.6
  9. 接受美文学理论在职业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G633.3
  10. 基于学生差异的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研究,G633.41
  11.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研究,G633.41
  12. 高中化学“烃的衍生物”中知识迁移的教学策略研究,G633.8
  13. 高三写作教学策略研究,G633.3
  14.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高专电类专业课教学策略研究,TM1-4
  15. 高中化学学困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G633.8
  16. 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儿童绘画教学策略研究,G623.75
  17. 初中物理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现状及培养策略,G633.7
  18. 基于文明史观的高中历史教学初探,G633.51
  19. 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实施策略,G633.51
  20.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研究,G633.3
  21. 思想品德教学与初中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G633.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汉语语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