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利用锌指核酸酶的高效多位点基因打靶研究

作 者: 王克振
导 师: 周天鸿
学 校: 暨南大学
专 业: 遗传学
关键词: 基因打靶 多位点 锌指核酸酶 同源重组 高效
分类号: Q7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63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基因打靶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研究工作者的青睐,该技术也逐渐走向成熟。但是,传统的基因打靶所依赖的同源重组仅仅是个10-6-10-5之间的低概率事件。近几年以来,本课题组已经建立起了以基因组中度重复序列rDNA的间隔序列作为靶位点的多位点基因打靶技术,成功得到转基因鳜鱼和重组奶牛细胞,将打靶效率提高了200-300倍。但是,该技术离高效打靶还差很远。依据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国内外有很多卓有成效的基因打靶技术应用于动植物体内转基因。其中,最有效的就是锌指核酸酶(Zinc Finger Nuclease,即ZFN)的应用,它将基因定点整合率大大提高。本课题将锌指核酸酶的应用与多位点打靶相结合,理论上可将打靶效率提高到18%以上。本文经过筛选将人基因组上的中度重复序列rDNA的18S和5.8S之间的间隔序列ITS1作为靶位点,设计针对靶标的一对三联体锌指蛋白。分别与FokⅠ切割结构域连接,合成了一对锌指嵌合核酸酶。接着,将该对锌指核酸酶分别插入到真核表达核载体pcDNA3.1-NLS中,构建了一对真核表达载体pcS-ZFNs。利用PCR方法从pEGFP-N1中扩增pCMV-EGFP,从人基因组rDNA基因家族中靶基因插入位点两侧分别扩增两条基因打靶同源重组引导序列DS1和DS2,将DS1、DS2片段插入pMD19-pCMV-EGFP中,构建成功多位点基因打靶载体pMD19-DS1-pCMV-EGFP-DS2。本课题选取HEK293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共转染一对pcS-ZFNs和基因打靶载体,得到了生长增殖稳定、绿色荧光持续表达的基因整合细胞。经提取基因组,进行靶位点验证性PCR试验,证实了基因的定点整合,并将定点整合效率提高到了20%以上。本课题的研究避免了药物的毒副作用,不经药物筛选就明显提高了基因打靶效率,为动物定点转基因技术的建立和人类遗传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技术方法。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8
1 前言  8-13
  1.1 多位点基因打靶技术  8-10
  1.2 锌指核酸酶的研究  10-12
  1.3 核定位信号(NLS)的研究  12-13
2 材料和方法  13-33
  2.1 材料和仪器  13-20
    2.1.1 菌株和质粒  13
    2.1.2 主要试剂  13-15
    2.1.3 其它主要试剂配方  15-19
    2.1.4 主要仪器  19-20
  2.2 技术路线  20-21
    2.2.1 一对锌指核酸酶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20
    2.2.2 基因打靶载体的构建  20
    2.2.3 细胞转染  20-21
  2.3 实验方法  21-33
    2.3.1 打靶位点的选择  21
    2.3.2 针对靶位点的锌指蛋白的设计  21-23
    2.3.3 pcDNA3.1-NLS的构建  23-25
    2.3.4 锌指核酸酶真核表达载体pcS-ZFNs的构建  25-26
    2.3.5 基因打靶载体的构建  26-30
    2.3.6 pcS-ZFNs和基因打靶载体的共转染  30-33
3 结果与分析  33-41
  3.1 锌指核酸酶真核表达载体pcS-ZFNs的构建  33-34
    3.1.1 pcDNA3.1-NLS的构建  33
    3.1.2 一对pcS-ZFNs的构建  33-34
  3.2 基因打靶载体的构建  34-36
    3.2.1 DS1、DS2和pCMV-EGFP的PCR扩增及鉴定  35
    3.2.2 基因打靶载体pMD19-DS1-pCMV-EGFP-DS2的构建  35-36
  3.3 细胞转染及定点整合验证  36-41
    3.3.1 HEK293细胞内的共转染  36-37
    3.3.2 基因定点整合鉴定  37-38
    3.3.3 共转染条件的优化  38
    3.3.4 共转染细胞定点整合效率的检测  38-41
4 讨论  41-47
  4.1 基因打靶位点的选择  41
  4.2 ZFN序列的设计及拼接  41-42
  4.3 pcS-ZFN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42-43
  4.4 高GC含量的两条同源臂的扩增  43
  4.5 增强型报告基因EGFP的选用  43-44
  4.6 HEK293细胞的共转染  44-45
  4.7 基因打靶定点整合的鉴定  45
  4.8 多位点基因打靶的意义  45-47
5 结论  47-48
6 参考文献  48-52
7 附录  52-64
  附录1 人rDNA基因家族全序列  52-56
  附录2 pcDNA3.1-S-ZFN测序结果  56-58
    7.2.1 pcDNA3.1-S-ZFNL测序结果  56-57
    7.2.2 pcDNA3.1-S-ZFNR测序结果  57-58
  附录3 pCMV-EGFP及同源引导臂DS1和DS2的测序结果  58-60
    7.3.1 pMD19-pCMV-EGFP的测序结果  58-59
    7.3.2 pMD19-DS1的测序结果  59
    7.3.3 pMD19-DS2的测序结果  59-60
  附录4 验证PCR的测序结果(针对DS2)  60-61
    7.4.1 以引物Bu进行的验证测序结果:引物Bu  60
    7.4.2 以引物Bd进行的验证测序结果:引物Bd  60-61
  附录5 定点整合后的靶位点序列  61-64
英文缩略词表  64-66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66-67
致谢  67

相似论文

  1. 芴甲氧羰基-D-色氨酸及D-苯丙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分离性能研究,O631.3
  2. 犀牛角及其仿制品的研究,TS932.2
  3. 奶粉中三聚氰胺分析方法研究及快速测定体系的建立,O657.3
  4. 日本看麦娘对高效氟吡甲禾灵抗性机理的研究,S451.2
  5. 日本看麦娘对高效氟吡甲禾灵的抗性与交互抗性多抗性及其抗性治理的研究,S451.2
  6. 鸭ADSL与PurH基因序列特征及表达与肌肉肌苷酸(IMP)含量的相关性分析,S834
  7. 小学低年段数学课堂高效管理策略研究,G623.5
  8. 生长素对harpin蛋白激发HR的调控机制初步研究,S432.1
  9. 多聚糖PC类衍生物CSPs的合成及手性分离能力的研究,TQ460.1
  10.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的制备和质量控制的初步研究,TQ463
  11. 除草剂溴苯腈与硝磺草酮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研究,S481.8
  12. 荧光假单胞菌7-14生物膜突变株的筛选及tatC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初析,S432.4
  13. 油菜田日本看麦娘的抗药性研究,S451.2
  14. 果实膨大期施氮对‘丰水’梨叶片生理特性、成花及果实品质的影响,S661.2
  15. 高效节能组培系统的研发及在园林植物组培中的应用,S688
  16. 长春花吲哚生物碱检测的方法及其分离纯化,R284
  17. 联萘酚与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手性分离,O631.3
  18. 饲料中维吉尼亚霉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S816.17
  19. 食品包装纸中有害化学物的分析测定及迁移研究,TS206.4
  20. 响应面法优化天麻中天麻素提取工艺研究,R284.1
  21. 基质固相分散技术在食品农药残留分析中应用的研究,TS207.53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分子生物学 > 基因工程(遗传工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