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双边匹配理论在我国自主招生择校机制中的应用

作 者: 梁清园
导 师: 彭新育
学 校: 华南理工大学
专 业: 国民经济学
关键词: 双边匹配理论 自主招生择校机制 资源配置
分类号: G4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6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以及如何将有限或者是稀缺的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的一门社会科学。传统的经济学长期以来解决的是稀缺资源配置“静态均衡”的比较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该类研究已无法满足学者们对资源配置问题的探索以及无法有效解决稀缺资源配置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学者们自20世纪以来,开始逐渐由对这种“静态均衡”的研究转向资源配置过程中的“黑匣子”的研究,从而达到稀缺资源配置的“动态均衡”,这样就产生了匹配理论。该理论是博弈论的一个分支,最先对匹配理论进行研究的是Gale和Shapley在他们1962年发表的《大学录取和婚姻的稳定性》一文,目前,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双边匹配理论在西方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学校的择校问题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我国传统的统考统招自从1979年恢复高考以来,至今已经运行了30多年,但是由于招生环境的复杂性的存在,使得统考统招存在很多严重的弊病,诸如“一考定终身”、学校招生自主性弱等等。因此,国家于2001年提出并开始实行并且逐步推广了一种新的招生机制——自主招生择校机制。然而,在这新兴的自主招生择校机制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脚踏两只船”、“另觅高枝”等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利用双边匹配理论对该机制进行研究进而进一步知道参与者行为将有极大的实际价值。本文首先对双边匹配理论的发展进行综述,并对我国现行的自主招生择校市场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在此基础上利用双边匹配理论的语言结合自主招生择校机制的特色对该机制进行描述,并对其参与者的策略行为、机制整体的稳定性、帕累托有效性以及公平性进行研究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有:一是在所研究的几种机制中学校均可通过在自主招生拟录取阶段隐藏其真实偏好来改善自己的福利;二是在自主招生考试报考阶段,如果学生可报考所有可接受的学校,那么,学生递交真实偏好为其随机占优策略,否则,即学生在拟录取阶段可报考的学校是有限制的,学生则可通过隐藏其在该阶段的真实偏好来改善自己的福利;三是自主招生择校机制不是一个稳定的机制,且其对于学校和学生均不是帕累托有效的;如果能够保证学校在拟录取阶段提交真实偏好,则该机制对于学生而言是公平的,否则,该机制对学生而言不是一个公平的机制。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绪论  10-2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0-12
    1.1.1 研究背景  10-11
    1.1.2 研究意义  11-12
  1.2 匹配理论相关文献综述  12-18
    1.2.1 理论研究  12-14
    1.2.2 匹配理论应用研究  14-18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目标  18-19
    1.3.1 研究思路  18-19
    1.3.2 研究方法  19
    1.3.3 研究目标  19
  1.4 论文结构、关键问题和研究路线  19-21
第二章 我国自主招生市场描述  21-26
  2.1 我国自主招生基本情况  21-24
    2.1.1 我国高考自主招生市场现状  21-23
    2.1.2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模式  23-24
  2.2 我国高考自主招生过程的研究  24-25
  2.3 本章小结  25-26
第三章 自主招生择校机制下两人博弈分析  26-55
  3.1 我国自主招生择校问题与择校机制算法描述  26-36
    3.1.1 基本定义与假设  26-29
    3.1.2 自主招生择校机制模型与算法  29-34
    3.1.3 自主招生择校机制中相关策略行为描述  34-36
  3.2 两人博弈基本分析及假设  36-45
    3.2.1 基本假设  36-39
    3.2.2 基本分析  39-45
  3.3 学生策略分析  45-53
    3.3.1 两种发挥情况的情形  45-47
    3.3.2 三种发挥情况的情形  47-53
  3.4 学校策略分析  53
  3.5 两人博弈分析评述  53
  3.6 本章小结  53-55
第四章 我国自主招生择校机制一般性质研究  55-70
  4.1 自主招生择校机制一般性质研究  55-67
    4.1.1 学校策略行为分析  55-59
    4.1.2 学生策略行为分析  59-65
    4.1.3 整体机制评价分析  65-67
  4.2 自主招生择校机制的评述  67-68
  4.3 本章小结  68-70
结论  70-72
参考文献  72-7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6-77
致谢  77-78
附件  78

相似论文

  1. 中国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化研究,G521
  2. 上海世博会期间《人民日报》版面资源配置与地方形象广告,F713.8
  3. 基于关键链的资源受限研发多项目管理,F224
  4. 新疆库尔勒市社区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分析与评价,R197.1
  5. 发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资源配置研究,R197.1
  6. 湘江流域水资源配置研究,TV213.4
  7. 某生态校园雨水调蓄与资源化利用研究,TV213.9
  8. 院前医疗急救资源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R197.1
  9. 普通高校独立学院教师资源配置的问题研究,G645.1
  10. 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生态城市水资源配置方法研究,F205
  11. 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X143
  12. 坚持“全媒体”之策,提升党报传播能力,G219.2
  13.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政府资源配置与教育公平问题研究,G647
  14. 四川省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关键问题及其对策研究,R197.1
  15. 大庆油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研究,F426.22
  16. Y银行自助设备改造项目设备资源配置的优化研究,F832.2
  17. 新疆金融资源配置研究,F832.7
  18. 高校重点实验室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研究,F224
  19. 涪陵区乡村旅游资源优化配置研究,F592.7
  20. 江苏省科技资源配置评价研究,G322.7
  21. 城市客运交通资源配置评价研究,U492.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学校管理 > 教务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