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学生的自尊、归因方式与自我意识情绪关系研究

作 者: 王昱文
导 师: 王振宏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 中学生 外显自尊 内隐自尊 归因方式 自我意识情绪
分类号: B84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9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我意识情绪(self-conscious emotions)是在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上,由自我参与的一种更高级的情绪。从类型上,普遍认为自我意识情绪包括内疚、害羞、尴尬和自豪。从功能上,自我意识情绪的每种类型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道德行为,以及在推动、规范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害羞和尴尬情绪可以促进个体在受到社会侵犯后缓和行为和回避行为的增多;内疚情绪可以促进在社会性过失后道歉行为和忏悔行为的增加;自豪情绪可以促进在社会成功性评价后朝向目标行为的增加。对自我意识情绪的研究发现,归因方式是产生自我意识情绪的主要条件,当自我表征被激活之后,会引发个体对情绪原因进行内部或外部的归因,这种归因方式会导致个体自我意识情绪的产生。研究者Lewis在其对自我意识情绪的研究理论中提出,不仅是归因方式,一些人格的核心因素,如自尊也会对自我意识情绪产生影响。近年来随着对自尊研究的逐渐深入,内隐自尊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格核心变量被提了出来,认为与外显自尊同时存在,并且在自尊结构中起的基础性作用。Lewis在其对自我意识情绪的研究理论中提出,内隐自尊可能是形成自我意识情绪的基础,而长期对某种自我意识情绪的体验又会塑造和改变个体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这说明外显、内隐自尊和自我意识情绪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而目前国内对自我意识情绪的关注,仅停留在对外显自尊的探讨上,缺乏对内隐自尊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正是在以上思路的基础上,以自我意识情绪为出发点,探讨中学生外显、内隐自尊、归因方式与自我意识情绪的相互关系,为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情绪体验及形成良好人格提供依据。研究一参考国外自我意识情感问卷(TOSCA)编制中学生自我意识情绪体验问卷,经过检验,问卷的信、效度良好,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实证研究。研究二和研究三在研究一的基础上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归因量表(ASQ),内隐自尊程序IAT,对25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中学生自我意识情绪体验的发展特点及外显、内隐自尊、归因方式与自我意识情绪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1)每种自我意识情绪都有其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倾向;而且引发中学生自我意识情绪体验的情境类型各不相同,情境类型随年级升高逐渐从学业情境向社交情境转移。(2)高中生对负性自我意识情绪(如内疚、害羞、尴尬)的体验能力高于初中生,而对正性自我意识情绪(如自豪)的体验能力低于初中生,虽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但值得关注;高中女生对自我意识情绪的体验能力显著高于高中男生。(3)父母离异会对中学生害羞情绪和自豪情绪体验水平产生显著影响,离异父母的子女其害羞水平显著高于未离异父母的子女;在高年级,离异父母子女对自豪情绪的体验水平显著低于未离异父母子女的体验水平。(4)中学生存在显著的内隐自尊效应,并且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相关不显著,进一步证实外显、内隐自尊为两个独立人格系统。(5)外显、内隐自尊可以直接影响个体自我意识情绪体验,也可以通过不同事件归因方式来影响各类自我意识情绪体验,针对不同类型自我意识情绪体验,外显、内隐自尊,归因方式影响作用各不相同:对自豪情绪,归因方式起完全中介作用;对尴尬情绪,外显、内隐自尊起直接影响作用,归因方式不起作用;对内疚、害羞、整体自我意识情绪,外显、内隐自尊和负性事件归因方式起共同影响作用,其中负性事件归因方式在内隐自尊与这三类自我意识情绪间起部分中介作用。(6)对自我意识情绪体验的影响,内隐自尊的作用大于外显自尊。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第1章 文献综述  10-32
  1.1 自我意识情绪  10-28
    1.1.1 自我意识情绪的定义  10-14
    1.1.2 自我意识情绪的模型  14-19
    1.1.3 自我意识情绪的分类  19-23
    1.1.4 自我意识情绪的研究方法  23-26
    1.1.5 我国关于自我意识情绪的实证研究  26-27
    1.1.6 本研究中自我意识情绪的界定  27-28
  1.2 自我意识情绪、归因与自尊的相互关系  28-32
    1.2.1 自我意识情绪与认知归因  28-29
    1.2.2 自我意识情绪与外显、内隐自尊  29-30
    1.2.3 认知归因与外显、内隐自尊  30-32
第2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假设  32-34
  2.1 问题的提出  32-33
  2.2 研究假设  33-34
第3章 研究一 中学生自我意识情绪体验问卷的编制  34-42
  3.1 研究目的  34
  3.2 研究方法  34-36
    3.2.1 研究参与群体  34
    3.2.2 研究过程  34-36
  3.3 结果与分析  36-38
    3.3.1 中学生自我意识情绪事件材料类型特点分析  36-37
    3.3.2 中学生自我意识情绪体验问卷的验证分析  37-38
  3.4 讨论  38-40
    3.4.1 各类自我意识情绪情境差异分析  38-39
    3.4.2 中学生对情绪情境的描述差异分析  39-40
  3.5 结论  40-42
第4章 研究二 中学生各类自我意识情绪体验的特点  42-48
  4.1 研究目的  42
  4.2 研究方法  42-43
    4.2.1 研究工具  42
    4.2.2 被试  42-43
    4.2.3 研究过程  43
    4.2.4 统计处理  43
  4.3 结果与分析  43-46
    4.3.1 初、高中生各类自我意识情绪体验的性别差异  43-45
    4.3.2 父母婚姻状态对初、高年级中学生自我意识情绪体验的影响  45-46
  4.4 讨论  46-47
    4.4.1 不同性别初、高中生各类自我意识情绪体验的发展特点  46
    4.4.2 父母婚姻状态对初、高中生自我意识情绪体验的影响  46-47
  4.5 结论  47-48
第5章 研究三 中学生自尊、归因方式与自我意识情绪的关系  48-62
  5.1 研究目的  48
  5.2 研究方法  48-50
    5.2.1 被试  48
    5.2.2 研究材料  48-50
    5.2.3 施测程序  50
    5.2.4 统计处理  50
  5.3 结果与分析  50-58
    5.3.1 数据的预处理  50-51
    5.3.2 中学生内隐自尊效应检验  51-52
    5.3.3 外显、内隐自尊、归因方式与自我意识情绪的关系  52-58
  5.4 讨论  58-61
    5.4.1 中学生内隐自尊效应及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  58
    5.4.2 自尊、归因方式与自我意识情绪的相关分析  58-60
    5.4.3 自尊、归因方式和自我意识情绪的模型分析  60-61
  5.5 结论  61-62
第6章 综合讨论与研究启示  62-66
  6.1 引发中学生自我意识情绪的情境材料类型特点分析  62-63
  6.2 中学生自我意识情绪的一般性特点分析  63
  6.3 中学生自尊、归因方式与自我意识情绪的关系  63-64
  6.4 研究启示  64-66
第7章 总结论  66-68
参考文献  68-76
附录  76-80
  附录1 自我意识情绪问卷  76-77
  附录2 外显自尊量表  77-78
  附录3 归因方式问卷  78-80
致谢  80-82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2

相似论文

  1. 非智力因素对小凉山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H319
  2. 论中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G631
  3. 当代中学生挫折教育的生命哲学审视,G631
  4.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5. 广州市中学生英语课堂写作焦虑与写作成绩的相关研究,G633.41
  6. 词汇自主学习训练对高中生英语词汇能力的影响,G633.41
  7. 不同性别角色中学生的自我构念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B844.2
  8. 校服文化与中学生心理发展关系的研究,G635.5
  9. 体育锻炼与中学生乐观的关系研究,G804.2
  10. 当代中学生思想多样性与思想教育的一元导向,G631
  11. 三明市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G633.96
  12. 高中生英语阅读“思维导图”学习策略研究,G633.41
  13. 体育锻炼对肥胖高中生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业压力的影响,G633.96
  14. 锻炼坚持性对大、中学生身体自尊及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影响,G633.96
  15. 自尊、攻击、家庭教养方式及其关系的实验研究,G78
  16. 中学生自我意识问题分析,G632.4
  17. 中学生周记在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功用研究,G632.4
  18. 中学生反省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G632.4
  19. 网络对中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G434
  20. 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环境研究,G631
  21. 高中学生宿舍管理的调查与研究,G637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