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河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作 者: 任祥源
导 师: 秦明周
学 校: 河南大学
专 业: 土地资源管理
关键词: 可持续利用 耕地资源 河南省 评价 对策建议
分类号: F301.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2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及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研究,随着全球变化研究蓬勃兴起的趋势慢慢成为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越来越收到重视与关注。耕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其作为生产性土地,是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础资源,在自然界与人们的共同作用下,耕地这一农业系统的子系统变得异常的脆弱,在自然力的作用下,耕地沙化、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同时由于人口的大幅度增加,毁林开荒,更加剧了自然力的侵蚀,使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受到很大影响。因此,进行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对合理利用有限耕地,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第一人口大省,土地利用的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优越,人口及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紧缺,是人地矛盾较为突出的省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结构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其中以耕地的减少和建设用地的增加最为明显,因此,本文从调查河南省耕地资源的现状出发,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性理论、外部性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土地区位理论等为依据,根据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通过分析与耕地利用有关的自然、经济与社会各方面的因素,结合所查阅的大量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的数据,构建指标体系,并通过障碍因素的影响,计算出1999年-2008年河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性的障碍度。同时发现河南省耕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政策、法规、技术和科学的各方面提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切实可行的对策与措施,以达到耕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本研究得出的主要内容如下:(1)截止2010年7月,河南省耕地面积为8.0813×10~6hm~2,年底常用耕地面积7.2022×10~6hm~2,占全国耕地总量的3.94%。人均耕地面积少,为0.07hm~2,与世界的主要国家相比较属于中等偏低,约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32%。1999-2008年河南省耕地面积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2-2004年变化比较快,2005-2009年开始缓和。(2)构建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PSR模型。在PSR模型框架下,用改进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将评价指标数值进行量化后,利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各指标可持续利用程度。计算结果表明:1999年-2008年10年间,河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值由0.21上升到0.75,增加了将近4倍。从2005年开始,全省的耕地资源可持续性呈现大幅度的上升的趋势演变。说明了全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情况在逐步改善,耕地利用正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但是,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制约了耕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尤其是人均GDP、城镇化率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等与耕地可持续利用都有较强的相关性。(3)通过对河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及综合评价分析,从开源节流用地入手,在确保耕地数量和质量动态平衡的基础上,依靠科技手段,加速提升河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具体建议如下:改造中低产田,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加大管理土地制度,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优化农业生态环境,提高耕地生产率;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全民耕地保护意识;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宏观调控耕地利用。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2
1 绪论  12-28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4
    1.1.1 研究背景  12-13
    1.1.2 研究意义  13-14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24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4-18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8-23
    1.2.3 研究述评  23-24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4-28
    1.3.1 研究内容  24-25
    1.3.2 研究方法  25-26
    1.3.3 数据来源  26
    1.3.4 技术路线  26-28
2 研究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8-40
  2.1 基本概念  28-30
    2.1.1 耕地  28-29
    2.1.2 可持续利用  29
    2.1.3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29-30
  2.2 理论基础  30-40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0-31
    2.2.2 稀缺性理论  31-32
    2.2.3 系统学理论  32-33
    2.2.4 外部性理论  33-35
    2.2.5 人地协调发展理论  35-37
    2.2.6 区位论  37-40
3 河南省耕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40-58
  3.1 研究区概况  40-45
    3.1.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40-41
    3.1.2 自然条件与资源  41-43
    3.1.3 人文、社会、经济概况  43-45
  3.2 耕地资源现状分析  45-47
    3.2.1 耕地利用结构及分布  45-46
    3.2.2 人均耕地分析  46-47
  3.3 耕地数量近十年变化分析  47-50
    3.3.1 耕地数量变化现状  47-48
    3.3.2 耕地减少分析  48-49
    3.3.3 耕地增加分析  49-50
  3.4 耕地利用中物质投入的变化分析  50-53
    3.4.1 化肥使用量动态变化分析  50-51
    3.4.2 农药施用量的动态变化分析  51-52
    3.4.3 农用地膜用量的动态变化分析  52-53
  3.5 河南省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53-58
    3.5.1 人口增加,耕地减少,人地矛盾日益加剧  53
    3.5.2 耕地开发强度大,后备资源贫乏  53-54
    3.5.3 耕地利用与建设用地压力的矛盾显著  54
    3.5.4 养分结构失衡,资源浪费严重  54-55
    3.5.5 农民意识淡薄,只重视耕地经济产出,不重视耕地保护  55
    3.5.6 管理体制不健全,执法不严格,部分执法人员素质较低  55-58
4 河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理论与方法  58-80
  4.1 评价目标与评价意义  58-59
    4.1.1 评价的目的  58
    4.1.2 评价意义  58-59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9-61
    4.2.1 建立指标体系的指导原则  59-60
    4.2.2 基于P-S-R 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0-61
  4.3 评价方法  61-63
    4.3.1 熵值法的基本原理  61-62
    4.3.2 改进的熵值法  62
    4.3.3 主要计算步骤  62-63
  4.4 评价指标模型的选择  63-65
    4.4.1 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模型  63-64
    4.4.2 耕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模型  64-65
  4.5 河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65-75
    4.5.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5-66
    4.5.2 评价流程  66-71
    4.5.3 河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动态评价  71-75
  4.6 河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障碍度分析  75-78
    4.6.1 障碍度计算公式  76
    4.6.2 障碍度计算结果  76-77
    4.6.3 障碍度结果分析  77-78
  4.7 小结  78-80
5 对策及建议  80-84
  5.1 控制人口数量,缓解人地矛盾  80
  5.2 改造中低产田,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  80-81
  5.3 加大管理土地制度,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  81-82
  5.4 优化农业生态环境,提高耕地生产率  82-83
  5.5 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全民耕地保护意识  83
  5.6 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宏观调控耕地利用  83-84
6 结语  84-86
  6.1 结论  84-85
  6.2 有待完善之处  85-86
参考文献  86-92
后记  92-93

相似论文

  1. 基础教育改革中过程性评价平台的构建与完善,G521
  2.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观察量化评价模型研究,G632.4
  3.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4. 基于感兴趣信息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技术研究,TP391.41
  5. 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F293.35
  6. 冬青属植物资源收集与无性繁殖技术研究,S184
  7.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8. 云南省人力资本空间网络结构关键效率因素研究,F249.27
  9.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10.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11.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12.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13. 山野菜石参营养成分与品质分析,S647
  14. 河南省群众越级上访处置工作研究,D632.8
  15. 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G633.3
  16. 黄磷储罐区安全评价方法研究,TQ126.317
  17. 女性乒乓球服的热湿舒适性研究,TS941.15
  18. 孔光一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清宣法为主辨治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19. 课堂互动对高中生英语口语能力影响的行动研究,G633.41
  20. 以形成性评价促进初中生英语核心词汇复用能力提高的行动研究,G633.41
  21.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学科建设中的应用,G64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理论 > 土地经济学 >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 耕地管理与保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