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肾蕨中红杉醇提取工艺与质量标准的研究

作 者: 林红
导 师: 蒋孟良;王霆
学 校: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药学
关键词: 肾蕨 红杉醇 提取工艺 大孔树脂 TLC
分类号: R28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肾蕨(Nephrolepis auriculata)属真蕨目骨碎补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研究证明:肾蕨含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如黄酮、葡萄糖苷、谷甾醇、还原糖等物质。作为一种常见的观赏性植物,国内外对其研究报道甚少,尤其是对肾蕨中红杉醇这一成分的研究报道。为此,本实验对肾蕨中红杉醇的提取、纯化工艺及质量标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红杉醇的精制与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方法和结果:提取工艺的研究:首先采用醇提的方法从肾蕨中提取红杉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溶媒体积为考察因素,以红杉醇浓度为考察指标进行评价,优选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2B1C3,即每次加4倍量75%乙醇提取3次,时间分别为3.5h、2.5h、2h。在最佳条件下所得红杉醇为:0.299mmol/L。纯化工艺的研究:本实验选用了大孔树脂对红杉醇进行纯化,根据吸附解吸附性能,从9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里面筛选出D202树脂作为精制红杉醇的树脂,确定其吸附和洗脱条件,精制后的物质用气相色谱仪检测溶剂残留。结果表明:提取液经D202树脂进行分离后,有效的去除了杂质,经过树脂吸附后重结晶的红杉醇纯度达到了98%以上,而气相色谱仪也未检测出树脂残留。质量标准研究:通过对不同极性、不同配比展开系统进行摸索,最后优选V(正丁醇):V(丙酮):V(水)=4:3:1这一系统为红杉醇的定性鉴别条件。同时按照企业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红杉醇进行的含量测定。结论:该方法所得红杉醇提取率高、纯度高、品质好,方法可靠,质量可控,为肾蕨中提取纯化红杉醇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实用的方法。

全文目录


摘要  7-9
Abstract  9-12
前言  12-14
第一部分 肾蕨红杉醇提取工艺研究  14-24
  1 单因素最优条件的考察  14-18
    1.1 浸泡时间的考察  14-15
    1.2 溶媒浓度的考察  15-16
    1.3 溶媒用量的考察  16-17
    1.4 提取时间的考察  17
    1.5 提取次数的考察  17-18
  2 正交试验优选肾蕨中红杉醇的提取工艺  18-21
    2.1 因素水平的确定  18
    2.2 正交试验  18-20
    2.3 验证试验  20-21
  3 原料来源的品质分析  21-23
    3.1 不同产地肾蕨的红杉醇含量的比较  21-22
    3.2 不同采收季节对有效成分的影响  22-23
  4 小结  23-24
第二部分 红杉醇纯化工艺研究  24-42
  1 实验材料  24-26
    1.1 原料  24-25
    1.2 仪器  25
    1.3 试剂  25-26
  2 含量测定  26-30
    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6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6
    2.3 测定波长选择  26
    2.4 色谱条件  26
    2.5 标准曲线的制备  26-27
    2.6 精密度试验  27-28
    2.7 稳定性试验  28
    2.8 重复性  28-29
    2.9 回收率试验  29-30
  3 吸附树脂的筛选  30-34
    3.1 吸附前的预处理  30
    3.2 静态吸附解吸性能考察  30-32
    3.3 不同树脂的动态吸附性能的考察  32-33
    3.4 不同吸附树脂对杂质吸附能力的研究  33-34
  4 D202树脂对红杉醇进一步纯化工艺研究  34-42
    4.1 树脂吸附洗脱条件的考察  34-35
    4.2 上样量PH值对红杉醇含量的影响  35-36
    4.3 结果分析  36
    4.4 洗脱液不同浓度对红杉醇洗脱的影响  36-37
    4.5 树脂重复使用次数的考察  37
    4.6 D202树脂验证试验  37-40
    4.7 讨论—树脂的选择  40-42
第三部分 红杉醇质量控制研究  42-54
  1 红杉醇HPLC法含量测定及方法学考察  42-47
    1.1 药品、试药与仪器  42
    1.2 含量测定  42-47
  2 薄层色谱法研究  47-52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47-48
    2.2 薄层色谱条件  48
    2.3 结果与讨论  48-50
    2.4 实验结果分析  50-51
    2.5 结论  51-52
  3 气相色谱法测定树脂残留物  52-54
    3.1 仪器与试药  52
    3.2.方法与结果  52-54
第四部分 讨论、结论和展望  54-61
  1 讨论  54-60
    1.1 色谱条件的选择  54-56
    1.2 提取工艺的选择  56
    1.3 纯化工艺大孔树脂的选择  56-58
    1.4 实验的不足  58-60
  2 结论  60
  3 展望  60-61
致谢  61-62
参考文献  62-64
附录1  64-73
  综述一 肾蕨植物、红杉醇的研究状况  64-66
  综述二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66-73
附录2  73-74
附图  74

相似论文

  1. 泽泻和土茯苓的提取工艺与降血尿酸作用研究,R284
  2. 葡萄籽原花青素制备工艺及真菌毒素检测,TQ461
  3. 通脉滴丸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TQ461
  4. 暗紫贝母药用有效成份提取工艺及化学成份的研究,TQ461
  5. 球形多孔材料及其改性对二氧化碳的吸脱附行为研究,X51
  6. 不同产地断面红棕色及类白色土茯苓的生药学研究,R282
  7. 细梗香草总皂苷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R284.1
  8. 中药远志活性成分与安全性研究,R284
  9. 黄连、枳实药对的配伍研究,R289.1
  10. 人参提取物及其组分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R285.5
  11. 不同固相萃取方法下管网末梢水中有机物的比较及其雄性生殖毒性研究,R123.1
  12. 生产7-ACA废液中α-氨基己二酸的提取工艺研究,X703
  13. 吴藿降压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TQ461
  14. 菠萝多糖的提取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TQ461
  15. 四物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研究,TQ461
  16. 强腰壮骨巴布膏的制备与质量研究,TQ461
  17. 芦笋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能的研究,TQ461
  18. 合欢皮不同提取组分抗肿瘤新生血管作用的研究,R285
  19. 缬草中环烯醚萜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R284
  20. 杏花总黄酮提取、分离、纯化和抗氧化研究,TQ461
  21. 苦石莲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TQ46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化学 > 化学分析与鉴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