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灾变原因及其持续控制技术研究

作 者: 王会福
导 师: 傅强
学 校: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专 业: 植物保护
关键词: 单季稻 褐飞虱 持续控制 防治策略 防治指标
分类号: S435.11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加上种植品种抗虫性差、气候食料条件适宜、对吡虫啉产生抗性及生态弱化等影响,褐飞虱灾变频率显著提高,成为单季稻生产的重大障碍,同时稻米质量安全也受到极大冲击。因此,褐飞虱发生的严重性和危害的毁灭性,已成为当今水稻甚至粮食生产能力提升、保护稻田生态安全和稻米质量安全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为了尽快摸清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灾变原因及影响因子,寻求抗性治理及持续控制技术,经济有效安全地控制褐飞虱发生为害是当务之急。本课题运用各种数理统计方法,对当地有关资料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并开展了大量的田间调查与重复试验。通过对《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灾变原因及其持续控制技术研究》,取得以下重要成果:(1)基本摸清了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种群繁殖及其数量增殖规律,即超级稻褐飞虱分蘖期、孕穗期种群数量随接入虫量的增加而渐趋增加,其消长规律随生育期推进而渐趋上升,但到10月上旬后却随分蘖期基数的增大反而增速呈下降趋势,而灌浆期随褐飞虱接入虫量的增加而种群总体发展较为平缓,从而为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科学防治奠定了理论基础。(2)基本明确了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灾变暴发因子,进行了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种群迁入栖居情况分析、褐飞虱抗药性及其抗性水平测定,以及不同栽培方式、不同水稻品种和不同施氮量对褐飞虱发生的影响,为制定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防控操作规程奠定了科学依据。(3)进行了稻田褐飞虱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抽样技术调查,建立了单季稻褐飞虱灾变预警技术,从而提高了预警水平。(4)开展了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持续防控技术研究,即从农业防控、生态防控、物理辅助防控以及应急防控等四方面进行了试验调查研究,特别是进行了单季稻不同品种抗褐飞虱能力鉴定、单季稻褐飞虱防治策略研究和防治指标研究以及新农药试验及其应用技术等,为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持续控制提供直接的依据,从而科学指导面上防控。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0
第一章 绪论  10-16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0-12
    1.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0-11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1-1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5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4
    1.2.2 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  14-15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5-16
第二章 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种群灾变原因及灾变预警技术研究  16-31
  2.1 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种群繁殖及其数量增殖规律  16-18
  2.2 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灾变的主要因子  18-25
    2.2.1 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种群迁入栖居情况  18-19
    2.2.2 褐飞虱抗药性及其抗性水平测定  19-21
    2.2.3 不同栽培方式对褐飞虱发生的影响  21-23
    2.2.4 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发生的影响  23
    2.2.5 不同施氮量对褐飞虱发生的影响  23-25
  2.3 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灾变预警技术研究  25-31
    2.3.1 稻田褐飞虱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抽样技术  25-28
    2.3.2 单季稻褐飞虱灾变预警技术  28-31
第三章 台州市单季稻褐飞虱持续防控技术研究  31-51
  3.1 单季稻褐飞虱农业防控技术研究  31-34
    3.1.1 单季稻不同品种抗褐飞虱能力鉴定  31-32
    3.1.2 单季稻强化栽培与褐飞虱防控  32-34
  3.2 单季稻褐飞虱生态防控技术研究  34-38
    3.2.1 单季稻不同移栽期褐飞虱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34-36
    3.2.2 稻田生态保育与生物防控  36-38
      3.2.2.1 稻田生态保育与稻鸭共育  36-37
      3.2.2.2 稻田生态保育与褐飞虱生态防控示范  37-38
  3.3 单季稻褐飞虱物理辅助防控技术研究  38-40
  3.4 单季稻褐飞虱应急防控技术研究  40-51
    3.4.1 单季稻褐飞虱防治策略研究  40-42
    3.4.2 单季稻褐飞虱防治指标研究  42-45
    3.4.3 新农药试验及其应用技术  45-51
      3.4.3.1 毒死蜱+噻嗪酮配方防治稻飞虱药效  45-46
      3.4.3.2 哆嗓酮等药剂防治六(4)代褐飞虱药效  46-47
      3.4.3.3 绿颖与毗虫琳配方应用技术  47-48
      3.4.3.4 毒死蜂.唾虫嚓对稻飞虱防效及应用技术  48-49
      3.4.3.5 嘎嗓酮.速灭威对稻飞虱防效及应用技术  49-51
第四章 全文结论  51-53
参考文献  53-56
致谢  56-57
作者简介  57

相似论文

  1. 褐飞虱海藻糖酶特征分析及外源化合物的抑制作用,S433.3
  2. 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为害后水稻的光谱特征,S435.112
  3. 褐飞虱抗药性监测、对噻嗪酮的抗性风险评估及生化机理研究,S435.112.3
  4. 不同轮作制度稻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S511
  5. 分子标记辅助改良03S的稻瘟病和褐飞虱抗性,S511
  6. 利用共生菌Lxc作为外源基因GNA的表达载体改良水稻抗虫性,S511
  7. 2007-2008年柳州市高危人群HIV/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R181.3
  8. 红脂大小蠹发生规律与可持续控制研究,S763.3
  9. 仙居县马尾松毛虫发生量预测的研究,S763.7
  10.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水稻抗褐飞虱三系恢复系,S511
  11. 高CO_2环境下转Bt水稻的氮素代谢生理及其抗虫性研究,S511
  12. 吉林省2001-2010年肺结核病流行趋势分析,R521
  13. 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的EPG与双向电泳分析,S435.112.3
  14. 城市自然灾害防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X43
  15. 寒地稻区二化螟发生规律、测报方法及防治策略的研究,S435.112.1
  16. 商业贿赂犯罪的防治对策研究,D262.6
  17. 三种稻飞虱寄主适应、防御酶与共生菌的比较,S435.112.3
  18. 德国小蠊的抗药性及其几种相关酶活性关系的研究,R184
  19. 几种化学元素在水稻—褐飞虱体系的传导及其生理效应,S435.112.3
  20. 黑龙江寒地水稻负泥虫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S435.11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禾谷类作物病虫害 > 稻病虫害 > 虫害 > 稻虱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