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作 者: 黄小苇
导 师: 易连云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高等教育学
关键词: 大学生 媒介素养 教育
分类号: G2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5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人们置身于由网络手机、电视广播、电子杂志等各种媒介营造的信息网络之中,网络化也成为了大学生的主要生存方式,信息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生活的关键词。所以,进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和全面成才的客观需要。第一部分以问卷的方式,对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从媒介接触方面来看,当代大学生存在媒介接触种类较多,以网络媒介居于首位;媒介接触时间适中,但也存在失当情况;媒介内容选择理性,但也受多种信息诱惑。从媒介知识水平来看,当代大学生对媒介自身基本知识有所了解,较高层次知识掌握不足;媒介基本使用知识有所掌握,操作熟练度相对较差;媒介运作基本知识有所认知,深层利益运作认识不清。从媒介意识来看,大学生媒介利用意识逐步增强,但仍需要进一步提高;部分大学生具有媒介监督意识,但大多数的监督意识较差;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媒介参与意识,但大多处于被动状态。从媒介能力来看,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媒介辨别能力,但识别虚假信息的能力相对较差;大学生的媒介反思能力相对较强,但仍需进行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具有初步的媒介制作能力,但较高水平的媒介制作相对欠缺。从媒介道德来看,大学生在媒介虚拟交往中的诚信水平有待提高;虚拟网络中的大学生价值观存在部分偏差。第二部分从社会、教育和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原因。从社会方面来看,市场经济主导了大众传媒功利化的逻辑,引起了媒介信息失量和多质,带来了大学生道德精神的相对滑坡;不同媒介形式各自存在的不足影响着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大众文化的媚俗化倾向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教育方面来看,高校扩招带来了大学生媒介素养基础相对较差和媒介教育资源的相对缺乏;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合理的教育内容和有效地教育方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相对薄弱。从大学生个体方面看,当代大学生鉴别能力相对较差,又具有较为强烈的表现欲望,加之部分大学生理想的缺失,对他们的媒介素养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第三部分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进行了研究。其对策的确立要以媒介素养理论、价值澄清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为依据,坚持教育的主导性与大学生主体性相结合、媒介素养教育与媒介管理相一致和媒介素养课程教育与隐性教育相协调的原则,从媒体教育、学校教育和个体自我教育三条途径进行加强。从媒介教育途径来看,要加强对媒介的有效管理和媒介信息的过滤,利用媒介优势传播媒介知识,为大学生提供参与媒介传播的机会。从学校教育途径来看,要确立合适的媒介素养教育目标,选择恰当的媒介教育内容,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队伍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从媒介自我教育来看,要加强媒介知识的自我学习,媒介能力的自我培养和媒介品质的自我修炼。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9
导论  9-17
  (一) 选题缘由  9-10
  (二) 研究方法  10-11
  (三) 文献综述  11-14
    1、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调研和素养欠缺的分析  11-12
    2、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策的研究  12-13
    3、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及其教育研究的评述  13-14
  (四) 相关概念解释  14-17
    1、媒介素养  14-15
    2、媒介素养教育  15
    3、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15-17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  17-26
  (一) 大学生媒介接触状况  18-20
    1、媒介接触种类较多,网络媒介居于首位  18
    2、媒介接触时间适中,但也存在失当情况  18-19
    3、媒介内容选择理性,但也受到多种诱惑  19-20
  (二) 大学生媒介认知状况  20-22
    1、媒介自身基本知识有所了解,较高层次知识掌握不足  20-21
    2、媒介基本使用知识有所掌握,但操作熟练度相对较差  21
    3、媒介运作基本知识有所认知,深层利益运作认识不清  21-22
  (三) 大学生媒介意识状况  22-23
    1、大学生媒介利用意识逐步增强,但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22
    2、部分大学生具有媒介监督意识,但多数监督意识较差  22-23
    3、大学生具有一定媒介参与意识,但大多处于被动状态  23
  (四) 大学生媒介能力状况  23-24
    1、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媒介辨别能力,但识别虚假信息的能力较差  23
    2、大学生的媒介反思能力相对较强,但仍需继续教育和引导  23-24
    3、大学生具有初步的媒介制作能力,但较高水平制作能力相对欠缺  24
  (五) 大学生媒介道德状况  24-26
    1、媒介虚拟交往中的诚信水平有待提高  25
    2、虚拟网络中的大学生价值观存在偏差  25-26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26-36
  (一) 社会原因  26-28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26-27
    2、大众媒介自身不足的不良影响  27-28
    3、大众文化的媚俗化倾向的影响  28
  (二) 教育原因  28-31
    1、高等教育的媒介素养资源相对缺乏  28-29
    2、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  29-30
    3、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活动开展滞后  30
    4、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薄弱  30-31
  (三) 个体原因  31-36
    1、当代大学生的鉴别能力较差  32-33
    2、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个人表现欲  33-34
    3、大学生个体的理想缺失  34-36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思考  36-45
  (一)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策确立的理论依据  36-39
    1、媒介素养理论  36-37
    2、价值澄清理论  37-38
    3、社会学习理论  38-39
  (二)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原则思考  39-41
    1、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39-40
    2、媒介教育与管理相一致的原则  40
    3、课程教育与隐性教育相协调的原则  40-41
  (三)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设置  41-45
    1、媒体教育途径  41-42
    2、学校教育途径  42-44
    3、自我教育途径  44-45
结束语  45-46
注释  46-48
主要参考文献  48-51
附: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调查问卷  51-55
致谢  55

相似论文

  1. 校园文化语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G633.2
  2.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3. 瑞丽市农村中学德育问题研究,G631
  4. 中职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研究,G633.6
  5. 调整云南高等教育结构的策略研究,G649.2
  6. 云南普通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G649.2
  7. 文山师专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探究,G658
  8.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9.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10. 尼日利亚女子基础教育问题研究,G543.7
  11. 巴西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研究,G577.7
  12.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13. 基于“童谣体验”的小学生诚信教育研究,G621
  14. 西安地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育实习现状及对策研究,G807.4
  15.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G834
  16. 动态教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G434
  17.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技能培养研究,G652.4
  18. 沈阳市初中地理生本课堂现状调查研究,G633.55
  19. 连山山区中学如何开展海洋教育的研究,G632.0
  20. 广州与河源中学地理教育区域差异分析,G633.55
  21. 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开展低碳教育的探讨,G633.55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传播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