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作 者: 董小亮
导 师: 赵喜仓
学 校: 江苏大学
专 业: 统计学
关键词: 区域 体育产业 产业竞争力 分析与评价
分类号: G80-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71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往往是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先导和前提的,以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故在发展体育产业方面,区域体育产业是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竞争力,必须以发达地区体育产业为先导,以本地区内的首位城市为中心,努力实现我国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应是以提升竞争力为中心的发展,深入研究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和体育产业竞争力基本理论,以我国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为对象,选取各省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指标数据,采用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对我国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区域对比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本文设计了我国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12省(市)的体育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提升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阐述了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体育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概念和经典竞争力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综述,分析了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其次,设计了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12省(市)的体育产业竞争力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根据科学性、可行性、关联性等原则,选取16个三级指标构建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选取12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指标数据,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12省(市)的体育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体育产业竞争力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体育产业竞争力强劲地区(北京)、体育产业竞争力中等地区(浙江、江苏、福建、河北、山东)、体育产业竞争力落后地区(吉林、河北、湖南、安徽、江西、河南),北京的体育产业竞争力最强,从时间上的比较可以看出北京的体育产业竞争力提升最快。最后,提出了提升我国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对策建议包括:引导体育消费,培育体育市场;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制定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培育体育产业管理人才;完善体育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借鉴国外经验,深化体育体制改革。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导论  10-17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0-11
  1.2 相关研究现状  11-15
    1.2.1 关于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11-14
    1.2.2 关于体育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14-15
  1.3 本文的研究框架  15-17
2 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17-34
  2.1 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概念  17-25
    2.1.1 竞争力  17-20
    2.1.2 区域竞争力  20-22
    2.1.3 区域产业竞争力  22-23
    2.1.4 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  23-25
  2.2 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25-30
    2.2.1 绝对优势与自由竞争理论  25-26
    2.2.2 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理论  26-27
    2.2.3 创新理论与动态竞争理论  27-28
    2.2.4 竞争优势理论  28-30
  2.3 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30-34
    2.3.1 投入要素的数量和质量  30-31
    2.3.2 产业组织效率  31-32
    2.3.3 学习和创新能力  32
    2.3.4 产业在产业链中的位势  32-33
    2.3.5 产业政策  33
    2.3.6 机遇  33-34
3 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34-39
  3.1 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34-36
  3.2 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所考虑的因素  36-37
  3.3 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37-39
4 我国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39-50
  4.1 数据选取及评价方法  39
    4.1.1 研究对象选取考虑的因素  39
    4.1.2 数据的来源  39
  4.2 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39-50
    4.2.1 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主因子提取  39-45
    4.2.2 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因子得分计算  45-46
    4.2.3 因子分析结论  46-50
5 提升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50-53
  5.1 建立居民体育消费观念、调整消费结构  50
  5.2 完善体育市场调控机制  50-51
  5.3 加大体育市场开发力度  51
  5.4 重视体育科研、体育人才培养  51
  5.5 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提高场馆设施的服务质量  51-52
  5.6 积极发展体育旅游事业  52
  5.7 充分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  52-53
参考文献  53-56
致谢  56

相似论文

  1. 云南普通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G649.2
  2. 基于多示例学习的用户关注概念区域发现,TP391.41
  3. 家庭清扫机器人路径覆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242
  4.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5. 湛江市对虾产业区域品牌建设研究,F326.4
  6. 中山市区域性推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G451.1
  7. 幼儿混龄区域活动管理研究,G617
  8. 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X502
  9. 中国区域行政合作的非均衡演进研究,D630
  10. 中国政府惠农政策实证研究,D422.6
  11. 环境脆弱区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及区域布局研究,X321
  12. 灌区干旱评价系统研究,S423
  13. 曲靖烟区气候因素的数量特征及区域划分,S572
  14. 中国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化研究,G521
  15.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证研究,G644
  16. 中国区域性网上社区的舆情研究,G206
  17. 井下机车区域定位检测系统的设计,TD524.3
  18. 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回顾性研究,R739.8
  19. 安徽省体育产业结构研究,G812.7
  20. 姬塬油田长6油藏储层评价及开发技术政策研究,P618.13
  21. 主体功能区管理环境法问题研究,D922.68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体育理论 >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