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城市社区健身路径工程使用评价

作 者: 姜莹莹
导 师: 赵文华
学 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专 业: 公共卫生
关键词: “路径”工程 知晓率 使用情况 评价
分类号: G8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背景目前城市居民身体活动水平低下已经成为威胁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突出的公共卫生热点问题之一。为促进大众身体活动水平、增强国民体质,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项目(以下简称“路径”)。从公共卫生和人群健康角度出发对”路径”工程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尚缺乏相关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和分析社区人群使用“路径”器材进行身体活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评价通过”路径”工程促进社区居民身体活动水平的好处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为群体身体活动促进工作政策及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课题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膳食和身体活动策略种子基金(Diet & Physical Activity Strategy Seed Funding)资助项目(Project:Nutrition ICP/CHD/002),“城市社区健身路径工程使用评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国北京、杭州和成都三地720名18岁以上城市社区居民进行调查(“路径”设施现场拦截和入户两种方式分别调查360人)。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和”路径”使用现状、影响因素及评价。调查的主要分析指标包括:“路径”工程知晓率、居民使用“路径”设备和器材的现状、使用目的、使用效果、使用的安全性、居民对“路径”工程的评价、“路径”的使用率、以及居民不使用“路径”器材的原因。所得数据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录入。使用SPSS 13.0版本进行数据清洗、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单因素分析。结果1.“路径”设施现场拦截调查结果1)居民对“路径”工程的知晓率为69.9%。77.5%的调查对象本着强身健体的目的使用“路径”器材进行锻炼,减肥瘦身和娱乐的比例分别为19.1%和17.7%。2)在使用现状方面,47.5%的调查对象坚持每天使用“路径”器材进行锻炼。90.4%的调查对象选择步行前往“路径”设施。在学会使用器材的过程中,调查对象通过看别人锻炼、或者自己琢磨的途径学会使用“路径”器材的比例分别为43.8%和45.8%,而通过阅读“路径”场地提供的使用说明学习锻炼方法的人群比例仅为30.1%。在使用时间段的选择方面,82.3%的调查对象选择下午下班后进行锻炼。3)在使用效果方面,调查对象认为通过使用“路径”设备和器材保持愉快的心情、获得良好的睡眠、腿脚有力是比较突出的效果(分别有61%、36.8%、34.8%的调查对象报告了上述效果)。在器材使用的安全性方面,93.5%的调查对象没有发生运动不安全的现象。4)在对“路径”工程的评价方面,调查对象普遍认为器材数量少(比例为54.5%)、锻炼场地无人看管(比例为47.2%)、锻炼时缺乏保护措施(比例为34.3%)、器材破旧(比例为32.9%)是使用“路径”器材进行锻炼的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提出增加健身器材数量的调查对象达到225人(比例为63.2%),认为应该配备专人看管器材的有175人(比例为49.2%)。总体看来,对“路径”工程表示很满意和满意的人群比例达到56.7%,表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人群比例为1.7%。2.入户调查结果1)调查对象中使用“路径”器材进行身体活动的比例达到72%(257人)。在不使用路径器材的100人中,有68人通过其他方式进行锻炼,其余的32名调查对象(占9%)从不进行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2)50%的调查对象因为通过其他途径进行锻炼,所以没有选择“路径”器材进行锻炼。因为工作或者学习忙碌,没有时间锻炼也是调查对象不使用“路径”器材的主要原因(比例为42%)。其他原因所占比例分别为没有锻炼习惯(比例为28%),认为自己健康、不需要锻炼(比例为21%)等。结论1.“路径”器材的使用现状存在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差异。总的说来,目前社区人群健身意识很强,女性、年轻人以及文化程度高的调查对象的减肥瘦身的需求突出。在使用现状方面,下班后是使用“路径”器材的高峰期。青年组坚持锻炼的比例和锻炼频次低于其他人群。文化程度高的调查对象使用“路径”器材的意识较充分,但是实际使用的比例低。在使用效果方面,老年人报告效果显著的比例高,学生人群中报告心理健康得到改善的比例高。2.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在社区居民中的知晓率比较高。居民对“路径”器材的使用率较高。将“路径”工程作为大众健身的主要途径和开展群体身体活动促进工作的平台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及性。3.“路径”器材数量不足、缺乏专人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社区居民使用“路径”器材进行锻炼的随意性强、科学性差,坚持锻炼的比例低、科学锻炼的依从性也有待提升。建议1.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所开展的慢病综合防控项目已将身体活动促进列为优先实践领域,但是目前尚缺乏对身体活动促进项目的科学性实践和研究。建议加强卫生部门与体育部门的合作,以”路径”工程为切入点、以社区人群为基础,通过使用”路径”器材增加群体身体活动水平。加强对”路径”器材使用情况的监测和评价,包括对使用”路径”器材进行身体活动时的能量支出进行评估和测算,为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决策和行动的依据。2.“路径”工程管理部门要合理增加器材的投放量,尽快更新和及时维修破损器材,并引导居民科学合理的使用”路径”器材,确保健身的效果并避免运动伤害的发生。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基础教育改革中过程性评价平台的构建与完善,G521
  2.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观察量化评价模型研究,G632.4
  3.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4. 基于感兴趣信息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技术研究,TP391.41
  5. 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F293.35
  6. 冬青属植物资源收集与无性繁殖技术研究,S184
  7.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8. 云南省人力资本空间网络结构关键效率因素研究,F249.27
  9.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10.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11.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12.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13. 山野菜石参营养成分与品质分析,S647
  14. 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G633.3
  15. 黄磷储罐区安全评价方法研究,TQ126.317
  16. 女性乒乓球服的热湿舒适性研究,TS941.15
  17. 孔光一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清宣法为主辨治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18. 课堂互动对高中生英语口语能力影响的行动研究,G633.41
  19. 以形成性评价促进初中生英语核心词汇复用能力提高的行动研究,G633.41
  20.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学科建设中的应用,G642.4
  21.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体育理论 > 体育锻炼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