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员角色的个案研究

作 者: 赵起月
导 师: 胡惠闵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研员 角色 个案研究
分类号: G42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16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研员制度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问题。教研室职能、教研员角色、教研员专业发展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采用个案的方法,以B区教研室的Y教研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叙述教研员在日常专业生活中的实践与思考,研究课程改革背景下区级教研员的角色。论文首先通过对教研员角色的历史考察,教研员角色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综述,对角色理论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论述,旨在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论文考察了Y教研员所在教研室的组织机构、人员分工、工作职责等基本情况,呈现了Y教研员从教师到教研员的个人成长过程;考察了教研员在一年,一学期,一周的主要工作,重点叙述了Y教研员在公开课、区级骨干教师培训、课题研究、集体调研和组织统考五个典型事件中的作为。在此基础上,论文对教研员的实然角色从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进行了解读,根据教研员角色相关理论与文献,结合教研员实然角色,提出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员的应然角色,指出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员如何从实然角色走向应然角色的行动建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7
英文摘要  7-10
引言  10-15
  一、问题的提出  10-11
  二、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11-14
    (一) 研究问题  11
    (二) 研究方法  11-13
    (三) 研究阶段  13-14
  三、论文思路  14-15
第一章 教研员角色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15-30
  一、角色与角色理论  15-20
    (一) 角色及其相关概念  15-16
    (二) 角色理论  16-18
    (三) 角色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  18-20
  二、我国教研员角色的历史考察  20-25
    (一) 我国教研员制度的产生与角色定位  20-21
    (二) 文革时期的教研员角色  21-22
    (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教研员角色  22-24
    (四) 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研员角色  24-25
  三、教研员角色研究综述  25-30
    (一) 社会、政府视角下的教研员角色  25-26
    (二) 学者视角下的教研员角色  26-28
    (三) 学校、教师视角下的教研员角色  28-30
第二章 走近W市B区教研室与Y教研员  30-52
  一、走近W市B区教研室  30-33
    (一) B区教研室的组织部门  30-31
    (二) B区教研室的人员与分工  31-32
    (三) B区教研员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与学历、职称情况  32-33
  二、Y教研员的专业成长历程  33-42
    (一) 从师范生到优秀教师  34-38
    (二) 从优秀教师到区级教研员  38-42
  三、Y教研员工作扫描  42-52
    (一) 一年中的两个学期  43-44
    (二) 繁忙的秋学期  44-51
    (三) 一周的专业生活  51-52
第三章 Y教研员实然角色的考察  52-88
  一、赛课活动中的Y教研员角色  52-58
    (一) 赛课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  52-55
    (二) 一次三区赛课活动  55-57
    (三) Y教研员在赛课活动的角色  57-58
  二、区骨干教师培训中的教研员角色  58-69
    (一) 区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形式与内容  58-60
    (二) 一次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60-68
    (三) Y教研员在骨干教师培训中的角色  68-69
  三、课题研究中的Y教研员角色  69-75
    (一) 教研员进行的课题研究  69-71
    (二) Y教研员的一项个人课题  71-74
    (三) Y教研员在课题研究中的角色  74-75
  四、集体调研活动中的Y教研员角色  75-81
    (一) 集体调研的基本程序与内容  75-77
    (二) X中学的一次集体调研  77-80
    (三) Y教研员在集体调研中的角色  80-81
  五、区级统考中的Y教研员角色  81-88
    (一) 旨在监控教学质量的区级统考  81-83
    (二) 一次区级统考质量分析会议  83-87
    (三) Y教研员在区级统考中的角色  87-88
第四章 走向"应然"的教研员角色  88-106
  一、"实然"状态下教研员角色的解读  88-96
    (一) 从教研室组织角度解读Y教研员的实然角色  89-93
    (二) 从教研员个人角度解读Y教研员的实然角色  93-96
  二、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员的"应然"角色:专业的课程领导者  96-100
    (一) 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  96-97
    (二) 校本教研的专业支持者  97-98
    (三) 理论与实践之间沟通的桥梁  98-99
    (四) 专业的评价者  99-100
    (五) 外界关系的协调、合作者  100
  三、从"实然"角色走向"应然"角色  100-106
    (一) 创新教研室制度,转变教研室职能  101-102
    (二) 充分考虑内外影响因素,形成良好的教研文化  102-103
    (三) 完善教研员培训制度,加强教研员继续教育  103-105
    (四) 教研员加强自我反思与教育,防止职业倦怠  105-106
附录:访谈提纲  106-108
参考文献  108-112
后记  112

相似论文

  1.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探索,G633.2
  2. 面向文景转换的角色动画生成技术研究,TP391.41
  3. 民族旅游地少数民族妇女性别角色变迁研究,F592.7
  4. 农村高中教师课程观现状调查研究,G632.3
  5. 初中数学学困生‘乐学’课堂的教学研究,G633.6
  6. 高职课程改革研究,G712.3
  7. 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策略,G632.3
  8.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策略研究,G633.55
  9. 三位初中英语教师词汇教学策略的案例研究,G633.41
  10. 媒介在乡村日常生活中的角色,D422.7
  11. 不同性别角色中学生的自我构念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B844.2
  12.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人力资源领导研究,G632.3
  13.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七年:一位亲历者的自我反思,G632.3
  14. 我国政府在民办高校发展中的角色定位研究,G648.7
  15. 广州市旅游商贸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G712.3
  16. 奉献中的成长:军嫂角色适应过程研究,E225
  17. 公办小学国际部课程开发改进的行动研究,G622.3
  18. 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构建的探索,G641
  19. 政府与企业节能减排互动机制研究,D922.68
  20. 对80后社会角色担当问题的思考,D669.5
  21. 村民自治制度下村干部的角色研究,D422.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教学理论 > 教研室(组)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