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政府与企业节能减排互动机制研究
作 者: 颜超
导 师: 孙法柏
学 校: 山东科技大学
专 业: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关键词: 节能减排 政府角色 企业角色 互动机制
分类号: D922.6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经济发展到现阶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问题或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不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公众对国家发展和人类延续将持否定态度。节能减排是有效解决或缓解目前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政府是国家意志和民众意愿的代表,有义务维护公众包括生命健康权、财产安全权、生活和工作环境舒适权等在内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方面的权利,在节能减排上起着主导作用。企业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础,是节能减排的主体;节能减排一方面是每一个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在节能减排问题上,应当积极发挥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的共同作用。环境外部性理论和政府干预理论给政府与企业节能减排互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实践中,节能减排政府与企业互动效果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政府和企业在自身利益诉求上存在差异。由于政府责任缺失、信息不充分以及对权力的刚性依赖,造成政府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缺乏指导和沟通;企业受社会责任缺失、经济利益驱动等因素的影响,对政府节能减排工作也缺乏支持和互动。因此,需要给政府和企业在节能减排上一个合适定位。政府是节能减排的主导者、有力监督者、科学政策的制定者,而企业则是节能减排的主动出击者、主力军、社会责任的重要承担者和节能减排政府的合作者。政府与企业应当认识各自的角色,给自己定好位,做好互动和沟通,这样才能使得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成效。建立政府与企业互动联接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最佳选择。通过实施政府向企业征收排污费、对企业实行补贴政策,企业参与政府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等措施,加强节能减排政府与企业的互动,以促进新时期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
全文目录
摘要 5-6ABSTRACT 6-11导论 11-14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2 0.2 研究现状和论文创新 12-13 0.3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13-141 政府与企业节能减排互动机制的可行性 14-20 1.1 理论依据 14-17 1.1.1 环境外部性理论 14-15 1.1.2 政府干预理论 15-17 1.2 实践依据 17-20 1.2.1 政策背景 17-18 1.2.2 社会现实 18-202 政府与企业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20-26 2.1 没有良好互动的体现 20-22 2.1.1 政府责任缺失 20-21 2.1.2 政府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 21-22 2.1.3 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22 2.2 没有良好互动成因分析 22-26 2.2.1 政府权力的刚性依赖 22-23 2.2.2 企业经济利益驱动 23-24 2.2.3 政府与企业存在相互信任危机 24-263 节能减排互动机制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26-30 3.1 节能减排的主导者 26-27 3.2 节能减排的有力监督者 27-28 3.3 节能减排的科学政策制定者 28-304 节能减排互动机制中企业的角色定位 30-35 4.1 节能减排的主动出击者 30-31 4.2 节能减排的主力军 31-32 4.3 社会责任的重要承担者 32-33 4.4 节能减排政府的合作者 33-355 互动机制中政府与企业互动性联接 35-46 5.1 政府向企业征收排污费 35-39 5.1.1 排污费的基本涵义 35-36 5.1.2 政府向企业征收排污费所体现的环境法原则 36-37 5.1.3 我国政府向企业征收排污费的现状及其完善 37-39 5.2 政府对企业实行补贴政策 39-43 5.2.1 政府对企业实行补贴的理论分析 39-40 5.2.2 国外补贴政策现状评析 40-41 5.2.3 我国政府对企业补贴政策的现状及其完善 41-43 5.3 企业参与政府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 43-46 5.3.1 企业参与政府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 43 5.3.2 企业参与政府政策制定的实践回顾 43-44 5.3.3 企业积极参与政府政策制定的评析及其建议 44-46结语 46-47参考文献 47-49个人简介 49-50致谢 50
|
相似论文
- 小学与社区德育互动的理论与实践探讨,G621
- 重庆建设低碳城市的问题与对策研究,X321
- 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中的政府角色研究,G717
- 街道办事处内部权力互动研究,D630
- 低碳经济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对策,F205
- 绿色金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研究,F832;F205
- 佛山陶瓷企业在后经济危机中的发展研究,F426.71
-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研究,X321;F124
- EEDI对船舶总体设计影响分析研究,U662
- 高校科研团队中的师生互动机制初探,G644
- 循环流化床锅炉DCS系统的研究与应用,TP273
- 我国企业并购中的政府行为分析及职能定位,F279.21
-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绿色电力系统及其协调优化研究,TM715
- 长株潭环境学习曲线与节能减排潜力初探,X24
- 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析构式直接交易方法,F426.61
- 基于节能减排的多目标优化发电调度研究,TM73
- 600MW机组燃煤锅炉干式排渣系统研究,TK223.2
- 不锈钢光亮退火炉燃烧与余热回收节能技术研究,TG155.1
- 百合公司在行业调整中的发展战略研究,F426.72
- 燃用乳化重油对船舶柴油机性能影响的实船研究,U664.12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 环境保护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