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谷文达创作的文化身份和意识

作 者: 刘静静
导 师: 孙乃树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美术学
关键词: 谷文达 第三空间 文化身份
分类号: J2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几年来,一批海外中国艺术家们的作品在国际市场上走红并得到了西方的热捧,谷文达是这批艺术家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文拟从文化身份入手,结合文化认同理论及第三空间理论,分析谷文达的文化身份和艺术策略的转变。进而探析身处第三空间的海外华人艺术家的创作策略。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通过对海外中国艺术家文化身份、文化自觉及文化策略转换的分析,并进一步论证这一理论与谷文达等海外群体及其作品之间的关系,探析海外中国艺术家在国际上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第二章,选取谷文达作为海外艺术家的典型代表,论述了谷文达在国内的文化身份与其艺术创作的联系,点明了此时期谷文达的文化身份是基于单一的本民族的。同时由于“85热潮”,预示了谷文达文化身份转型的可能性。第三章与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第三章从分析谷文达到了国外,语境发生转换入手,探讨其文化身份的分裂与定位,以及双重身份的形成过程。以谷文达的作品《俄狄浦斯系列》为摹本基础,从文字——客观物质——人体物质等媒介的转换说明谷文达文化身份的被认同过程,并详细阐述了谷文达的双重文化身份与其艺术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第四章,论述谷文达超越于双重意识的国际公民意识及其艺术表现。本章通过对谷文达作品《联合国》与《碑林·唐诗后著》的摹本分析,探析谷文达个体——民族——国际身份的转变过程。最后得出结论:研究谷文达的文化身份以及艺术策略对回答艺术家在海外如何进行艺术创作并在取得成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且探究第三空间艺术家群体的创作对当代艺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9
序章  9-14
  一 选题依据与意义  9-10
  二 研究内容  10-11
  三 国内外研究状况  11-12
  四 研究方法  12-14
第一章 海外中国艺术家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自觉  14-28
  第一节 文化身份与文化自觉的辩证关系  15-19
  第二节 海外中国艺术家艺术语言分析  19-28
第二章 前卫的本土艺术家  28-36
  第一节 反传统的传统  28-29
  第二节 文字的选择与解构  29-36
第三章 第三空间的双重身份  36-46
  第一节 文化身份的分裂与定位  36-38
  第二节 第三空间的物质分析  38-46
第四章 国际公民的理想——人发、联合国、碑林与世界文化大同  46-59
  第一节 文化身份-个体、民族、国家  46-47
  第二节 世界文化大同与《联合国》  47-55
  第三节 异化-反异化-互相异化与《碑林·唐诗后著》  55-59
结语  59-61
附录  61-63
  附录一 谷文达个人简历  61-62
  附录二 主要展览  62-63
参考文献  63-65
后记  65

相似论文

  1. 爱德华·苏贾社会—空间辩证法的哲学批判,B712.59
  2. 纳博科夫的文化身份焦虑,I712.06
  3. 后殖民视阈下寒山诗英译过程中原作者文化身份重构,I046
  4. 印度神话的嬗变,I351
  5. 对《女勇士》的对话解读,I712
  6. 全球化语境下译者的文化身份研究,H315.9
  7. 刘云若小说中的城市记忆与想象,I207.42
  8. 贾平凹小说结构分析,I207.42
  9. 女性的身份建构与男性气质危机,I712
  10. 新时期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J905
  11. 从情感视角对《柏油孩子》中男女主人公文化身份困境的解读,I712
  12. 书写自我,I712.074
  13.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身份及文化融合研究,H09
  14. 《一位女士的画像》的叙事空间探讨,I712
  15. 第三空间下的教与学,G645.1
  16. 林语堂的“第三空间”和他的翻译《浮生六记》,H315.9
  17. 华裔美国人的第三空间身份建构,I712.074
  18. 戏剧《蝴蝶君》的性别模拟问题研究:一种霍米·巴巴式的解读,J805
  19. 后殖民视域下辜鸿铭的儒经英译,H315.9
  20. 《镜花缘》林太乙译本中的杂合现象探究,H059

中图分类: > 艺术 > 绘画 > 绘画理论 > 绘画评论、欣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