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爱德华·苏贾社会—空间辩证法的哲学批判

作 者: 王蒙
导 师: 陈忠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爱德华·苏贾 社会——空间辩证法 第三空间 马克思主义
分类号: B712.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1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空间体系、创新的空间知识和技术、新的资本形态的产生以及空间化消费社会等四个方面呈现出新特点。面对这一空间崛起的新时代语境,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因其理论形成时期的时代局限,在空间问题上未能较好地反映时代新特点,这一局限体现在对空间范畴的误解和社会发展问题的“历史决定论”趋向两个方面。基于资本主义空间化发展的时代背景和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局限,空间理论家爱德华·苏贾提出一种总体性的社会批判理论,即不仅从时间或历史维度对社会进行批判,还要从空间或地理的维度进行社会批判。他以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为目的,在列斐弗尔空间生产理论和大卫·哈维“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基础上,提出“社会—空间辩证法”的创新理论。以空间—时间—存在的三元本体论为基石,以空间性与时间性、空间性与社会性的双重关系为问题框架,构建这种总体性的社会批判理论。这一理论在本体论、辩证法以及历史观等三个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据此创立的第三空间理论克服了单纯的逻辑说服,转向以“洛杉矶”为范例的经验性研究,这对于中国城市空间发展问题研究也具有深远意义。但由于时代背景及自身知识的局限,爱德华·苏贾的空间理论在理论前提、理论分析以及理论学派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8
引言  8-14
  (一) 问题的提出  8-9
  (二) 研究现状  9-12
  (三) 研究方法  12
  (四) 创新与不足  12-14
一、“社会—空间辩证法”的背景  14-22
  (一) 现实语境  14-17
  (二) 理论语境  17-22
    1. 空间范畴问题  17-19
    2. 时间范畴问题  19-22
二、“社会—空间辩证法”的内涵及意义  22-33
  (一) 一种总体性的社会批判理论  22-26
    1. 三大范畴  22-23
    2. 两层关系  23-25
    3. 理论意义  25-26
  (二) 走向“第三空间”理论  26-33
    1. 理论方法  26-27
    2. 理论内涵  27-29
    3. 研究范例  29-33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维度及理论局限  33-41
  (一) 理论的发展  33-36
    1. “三元”本体论  33-34
    2. “三元”辩证法  34-35
    3. 空间化历史观  35-36
  (二) 理论的局限  36-41
    1. 理论架构  37-39
    2. 时代局限  39-41
结束语  41-42
参考文献  42-45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45-46
后记  46-47

相似论文

  1.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A811
  2. 遭遇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困境及其可能出路,X2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4.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民生问题,D61
  5.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政策研究,D635
  6.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7.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D61
  8.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A811
  9.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D61
  10.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231
  11.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D26
  12. 国际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A811
  1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研究,D61
  14.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A811
  15. 农民主体性问题探微,D420
  16.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G641
  17.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际竞争地位研究,A811
  18. 论当代中国大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传统,G641
  19. “灌输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G641
  20. 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现实选择,G64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美洲哲学 > 北美洲哲学 > 美国哲学 > 二十世纪哲学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