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巴蜀场镇沿街檐廊空间研究

作 者: 杨卓
导 师: 吴叶红
学 校: 重庆大学
专 业: 建筑历史与理论
关键词: 巴蜀场镇 沿街檐廊 历史 空间 技术
分类号: TU-8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5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追溯檐廊的起源,探寻巴蜀地区沿街檐廊盛行的原因;通过对空间的解析,把握沿街檐廊空间特征,以及檐廊与场镇、街道、民居的空间关系,尝试总结檐廊的空间组合方式;通过对沿街檐廊的技术解析,归纳檐廊的构造做法及作用;通过艺术的解析,呈现檐廊的整体自然且具巴蜀地域特色的美学意象。首先探寻巴蜀地区沿街檐廊的历史之源。檐廊形成于以保护墙面、遮风避雨为主的功能适宜性要求;沿街檐廊的形成与发展归结为商业发展下的社会的适宜性要求以及文化的普遍认同。多种因素相互作用逐渐形成遍布全国的廊坊式场镇和传统场镇中的廊街。巴蜀地区的气候条件,场镇商业的繁荣,场镇居民对半室外空间的热爱,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使沿街檐廊空间盛行于巴蜀场镇。对沿街檐廊空间的解析,首先通过对沿街檐廊空间的居住和商业两大功能模式的研究,分析沿街檐廊的承载的交往与交易的作用。从空间界面的虚、实关系,各个界面的作用,以及界面围合度入手,探寻沿街檐廊空间作为受欢迎的中介空间的特点。借由街道——沿街檐廊——民居三者关系相关的廊、街空间,对廊与场镇、民居、街道的组合关系进行总结。探讨构架统一协调的沿街檐廊对场镇街巷空间的整合作用及对场镇节点空间的强调作用;从檐廊与街道、民居的组合关系中扩展檐廊空间信息,探寻空间蕴含的文化意义,寻找“以客相待”的文化内涵;廊、街不同的组合方式对使用者心理行为的影响;廊的多种组合方式及廊、街组合共同作用,带来的具有巴蜀特色的空间体验。沿街檐廊的技术解析,由木穿斗构架技术入手,强调檐廊对结构稳定性的增强的作用。对檐廊屋面构造做法的研究,总结如檐廊屋面亮瓦和光缝的应用,对檐廊采光通风条件的完善的作用。对廊、街地面的铺地及排水的研究,于繁复的青石板铺装实例中归纳廊街铺地的一些规律,对廊街排水方式进行总结。最后,从结构受力方式和形态两方面总结檐廊构造类型。最后对沿街檐廊的艺术解析。通过对廊、街装饰艺术的研究,归纳沿街檐廊的装饰装修的质朴而富创造性的装饰手法,呈现出巴蜀廊街的整体审美观下自然朴素的意象,并从总体性和技术性两方面提出一些关于廊街意象传承的思考。笔者想通过写作本篇论文,探寻巴蜀场镇沿街檐廊形成的轨迹和盛行的原因;全面认识沿街檐廊的空间;勾勒出独具特色的巴蜀场镇沿街檐廊空间。为廊坊式场镇风貌保护提供理论性资料以达到对传统建筑文化继承、发扬的目的。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英文摘要  5-10
插图目录  10-13
1 绪论  13-23
  1.1 研究的缘起  13-16
    1.1.1 选题缘起  13-14
    1.1.2 研究现状  14-15
    1.1.3 研究意义  15-16
  1.2 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  16-17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  17-21
    1.3.1 研究方法  17-18
    1.3.2 研究框架  18-21
  1.4 小结  21-23
2 沿街檐廊的形成及其在巴蜀地区的发展  23-37
  2.1 沿街檐廊的形成原因  23-25
    2.1.1 功能适宜性要求  23-24
    2.1.2 社会适宜性要求  24-25
  2.2 巴蜀场镇沿街檐廊发展的影响因素  25-30
    2.2.1 巴蜀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26
    2.2.2 巴蜀地区商业发展的影响  26-28
    2.2.3 巴蜀地区文化环境的影响  28-30
  2.3 巴蜀地域特色廊街空间  30-35
    2.3.1 发展概述  30-31
    2.3.2 适应自然的廊街空间  31-34
    2.3.3 适应社会的廊街空间  34-35
  2.4 小结  35-37
3 巴蜀场镇沿街檐廊的空间形态  37-63
  3.1 沿街檐廊空间的功能模式  37-46
    3.1.1 比例尺度对功能的影响  37-38
    3.1.2 居住功能模式  38-41
    3.1.3 商业功能模式  41-46
  3.2 沿街檐廊空间界面  46-58
    3.2.1 实界面  46-50
    3.2.2 虚界面  50-51
    3.2.3 界面的中介性  51-55
    3.2.4 基于界面围合度的檐下空间类型比较  55-58
  3.3 廊、街空间秩序  58-61
    3.3.1 时——空  58-59
    3.3.2 动——静  59-60
    3.3.3 曲——直  60-61
  3.4 小结  61-63
4 巴蜀场镇沿街檐廊空间组合  63-85
  4.1 廊对场镇的关系  63-66
    4.1.1 廊在场镇中的分布关系  63-65
    4.1.2 廊对场镇空间的作用  65-66
  4.2 廊与街的组合方式  66-71
    4.2.1 有廊有街的组合  66-69
    4.2.2 有廊无街的组合  69-71
  4.3 廊与民居的组合关系  71-81
    4.3.1 廊坊式民居概述  71-78
    4.3.2 廊与房  78-79
    4.3.3 廊与走道  79
    4.3.4 廊与天井  79-81
  4.4 廊的组合方式  81-84
  4.5 小结  84-85
5 巴蜀场镇沿街檐廊的技术手段  85-105
  5.1 檐廊的构造技术  85-88
    5.1.1 檐廊对结构稳定性的增强作用  85
    5.1.2 增加檐廊稳定性的手段  85-88
  5.2 檐廊屋面构造做法  88-91
    5.2.1 屋面的构造层次  88-90
    5.2.2 檐廊细部的技术手段  90-91
  5.3 廊、街地面的构造  91-95
    5.3.1 廊、街铺地  91-92
    5.3.2 廊、街排水  92-95
  5.4 檐廊的构造类型  95-103
    5.4.1 檐廊构造的构架方式  95-100
    5.4.2 檐廊构造的步架类型  100-103
  5.5 小结  103-105
6 巴蜀廊街意象及装饰艺术  105-115
  6.1 美学意象  105-106
    6.1.1 整体的审美观  105
    6.1.2 自然的装饰艺术  105-106
  6.2 装饰装修部位  106-110
    6.2.1 细部构件的装饰  106-109
    6.2.2 门窗及栏杆  109-110
  6.3 廊街意象的传承的思考  110-115
    6.3.1 关于廊街意象的总体性保护的思考  110-111
    6.3.2 关于廊街意象的技术性保护思考  111-113
    6.3.3 小结  113-115
7 结语  115-117
致谢  117-119
参考文献  119-121
附录  121

相似论文

  1. 美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建立的影响因素研究,D771.2
  2. 空间权基本理论研究,D923.2
  3. 罗丹明B和罗丹明6G的印迹聚合物制备及性能,O631.3
  4. 无尾飞翼式飞行器主动控制的参数化方法,V249.1
  5. 空间交会对接控制方法的研究,V526
  6. 武器评估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研究,TJ06
  7. 中国城市地铁站声环境设计策略研究,U231.4
  8. 大型购物中心地下空间设计研究,TU922
  9.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建筑创作的艺术化技术理念研究,TU-86
  10. 会展建筑空间复合化设计研究,TU242
  11.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12. 社会行为与建筑空间的关联性研究,TU-024
  13. 科技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TU242.5
  14. 博物馆建筑空间整合设计研究,TU242.5
  15. 行为空间界限与其建筑空间特性研究,TU-024
  16. 当代老年公寓建筑的适居性设计研究,TU241.93
  17. 多厅影院空间架构研究,TU242.2
  18. 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表现研究,TU971
  19. 钢在建筑中的技术表现力研究,TU-0
  20. 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TU972.2
  21.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艺术 > 建筑风格、流派及作品评价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