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多厅影院空间架构研究
作 者: 郭雨
导 师: 梅洪元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关键词: 多厅影院 空间架构 类型特征
分类号: TU24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9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影院是电影文化的物质载体,是电影文化得以发展的基石,是推动社会文化发展所必需的文化建筑。由于电影文化的发展对影院的空间模式提出了崭新的要求,所以区别以往的多观众厅模式应运而生。影院观众厅的“多厅化”所带来的不仅是简单的厅容量变化,更多的是影院的运营方式与空间构成理念的变革。因此,如何在电影文化复兴的背景条件下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多厅影院模式、完善多厅影院的空间设计成为本论文研究的重点。论文以多厅影院的内部系统构成作为出发点,将多厅影院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进行研究。首先,论文通过对多厅影院发展历程的研究,并以诸多相关理论为依托,对多厅影院空间架构的功能特征进行了基本解析,先后阐述当代多厅影院所具有的功能特征和影响多厅影院空间架构的主要因素。提出当代影院所具有的“功能复合化、选择多样化、容量合理化、视听舒适化”特征以及“影院的运营方式、观众的行为心理、视听环境的技术要求和商业文化氛围的系统营造”四个具体化的影响因素;同时,论文由内而外地对影院功能空间的本源性进行探究,进而提出多厅影院空间架构的基本原则。其次,在基本解析的基础之上,论文以大量工程实例作为信息目标,以多厅影院的类型特征为突破方向,尝试性地将多厅影院按照其使用性质、建设规模、运营方式等综合因素划分为专属独立型、互动共生型和复合模块型三种类型,并分别进行阐述剖析。最后,论文围绕上述的归纳与剖析,对多厅影院的具体设计方法问题展开论述。论文采用由宏观到微观、有整体到局部的研究方法,将多厅影院的空间设计分解为“整体”、“群厅”、“单厅”三个设计层面,针对各层次所面对的不同主要矛盾展开针对性的论述。论文以建筑学理论为基础,同时借鉴心理学、管理学、美学、社会学、行为学等相关理论,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收集、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多厅影院的空间架构展开实际研究和深入探讨,挖掘其深层次内涵,为当前国内多厅影院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与设计指导。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1章 绪论 10-19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现存问题 10-12 1.1.1 社会需求变化与电影文化复兴 10 1.1.2 影院建筑设计理念的嬗变 10-11 1.1.3 现存问题剖析 11-12 1.2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综述 12-15 1.2.1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现状 12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2-15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方法与内容框架 15-19 1.3.1 研究意义 15 1.3.2 研究方法 15-16 1.3.3 主要内容与框架 16-19 第2章 多厅影院空间架构基本解析 19-36 2.1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9-20 2.1.1 相关概念界定 19-20 2.1.2 研究范围 20 2.2 发展历程 20-23 2.2.1 国外多厅影院发展历程 20-21 2.2.2 国内多厅影院发展历程 21-23 2.3 功能特征 23-26 2.3.1 功能复合化 23-24 2.3.2 选择多样化 24-25 2.3.3 容量合理化 25-26 2.3.4 视听舒适化 26 2.4 影响因素 26-33 2.4.1 管理运营的方式 27-29 2.4.2 观众的行为心理 29-31 2.4.3 优化视听环境的技术要求 31-32 2.4.4 商业文化氛围的系统营造 32-33 2.5 架构原则 33-34 2.5.1 整体性原则 33 2.5.2 层次性原则 33-34 2.5.3 视听优先原则 34 2.6 本章小结 34-36 第3章 多厅影院空间架构模式 36-53 3.1 专属独立型 36-42 3.1.1 顺应发展的理念模式 36-37 3.1.2 简明专业的构成特征 37-42 3.2 互动共生型 42-48 3.2.1 同构共生的功能组成 42-44 3.2.2 主从分明的布局结构 44-48 3.3 复合模块型 48-52 3.3.1 多元优化的模块功能 48-50 3.3.2 因地制宜的空间组合 50-52 3.4 本章小结 52-53 第4章 多厅影院空间架构方法 53-81 4.1 整体空间的层级架构 53-57 4.1.1 组织结构与功能关系 53-54 4.1.2 开放灵活的组合方式 54-57 4.1.3 明晰顺畅的交通流线 57 4.2 “群厅”空间的有机架构 57-63 4.2.1 灵活多样的布局形态 58-61 4.2.2 理性恰当的容量配比 61-62 4.2.3 合理有效的疏散组织 62-63 4.3 单厅空间的精确架构 63-77 4.3.1 视听体系构建 64-72 4.3.2 平面格局选择 72-73 4.3.3 席位布局调适 73-75 4.3.4 空间界面处理 75-76 4.3.5 技术系统支撑 76-77 4.4 辅助空间的高效架构 77-80 4.4.1 烘托氛围的前厅空间 77-78 4.4.2 集约优化的放映单元 78-80 4.4.3 舒适人性的服务空间 80 4.5 本章小结 80-81 结论 81-82 参考文献 82-8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5-87 致谢 87
|
相似论文
- 钢在建筑中的技术表现力研究,TU-0
- 马桥镇山地村落空间形态研究,TU982.29
- 上海商圈选址及其模型研究,F727
- 多厅影院建筑设计研究,TU242.2
- 一个形式分析——方形画面的空间架构,J206
- 十九世纪欧洲东方题材绘画研究,J209.1
- 毒品犯的人格结构与类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917.2
- 中国当代网络玄幻小说研究,I207.42
- 边防海警人格结构与类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B846
- 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中词块特征分析,H319
- 乡村风情画卷的时代素描,J905
- 乱花渐欲迷人眼,J905
- 汉语委婉造词研究,H146.1
- 昆明近代公共建筑的类型与特征研究,TU-092
- “暗算”间的斗智斗勇 “潜伏”中的跌宕人生,J905
- 当代世界民族主义研究,D562
- 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J609.2
- 森林公园大门设计研究,TU986.41
- 我国农机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F752.6
- 论《白鹿原》中民俗文化的特征及其价值,I207.4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设计 > 民用建筑 > 公共建筑 > 影院、剧院、音乐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