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表现研究
作 者: 李少琨
导 师: 梅洪元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关键词: 新世纪 形式表现 个性展示 技术契合 文化传承
分类号: TU97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9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高层建筑在世界各地历经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建筑类型,成为组织城市生活、构成城市形象、承载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高层建筑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与时代的社会、经济、技术联系最为紧密的建筑类型之一。新世纪的时代背景为高层建筑的设计观念、策略、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时代支撑,进而使新世纪高层建筑的形式表现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新世纪高层建筑的时代背景、发展现状与趋势,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界定课题的相关研究范围,确定以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表现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以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表现的特征解析入手,结合多方面的相关理论系统地对高层建筑形式在新世纪表现出的主要特点、发展趋向以及核心本质进行解析。通过实地调查、理论分析、实例总结、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分别从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的个性展示、技术契合、文化传承三个方面对其形式表现进行论述,归纳总结形式表现背后潜在的各种创作观念与设计策略,以及实现这些设计观念的具体技术手段,从而完成对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表现的生成机制的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从建筑设计层面提出新世纪的高层建筑在个性展示、技术契合、文化传承三个方面应采取的相应的设计策略与可能的技术手段,并且探索高层建筑形式表现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以期这些相关的设计策略能够对高层建筑在新世纪的发展方向提供有益的参考,使其更健康、更积极、更有效地参与城市生活的组织以及城市形象的塑造。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1章 绪论 10-22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0-13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0-11 1.1.2 课题研究目的 11-12 1.1.3 课题研究意义 12-13 1.2 课题相关研究概况 13-17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3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17 1.3 课题研究范围界定 17-19 1.3.1 形式表现的基本内涵 17-18 1.3.2 形式表现的时代支撑 18-19 1.4 课题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19-22 1.4.1 研究方法 19-20 1.4.2 研究内容 20-21 1.4.3 研究框架 21-22 第2章 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表现的特征解析 22-32 2.1 形式表现的基本特点 22-25 2.1.1 功能空间的呈现 22-23 2.1.2 环境意义的展现 23-24 2.1.3 结构逻辑的显现 24-25 2.2 形式表现的主要趋向 25-29 2.2.1 关注表里共生的内在逻辑 26-27 2.2.2 关注审美主体的体验感受 27-28 2.2.3 关注象征意义的视觉传达 28-29 2.3 形式表现的核心本质 29-31 2.3.1 表皮的理性建构 29-30 2.3.2 形式的美学价值 30-31 2.4 本章小结 31-32 第3章 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的个性展示 32-50 3.1 颠覆高层建筑垂直性的传统形式 32-37 3.1.1 从垂直组织结构走向环形组织结构 32-34 3.1.2 从三段式的分割走向抽象的整体 34-37 3.2 崇尚超现实主义的美感 37-42 3.2.1 多元化的审美倾向 37-39 3.2.2 突破“盒子高层”的束缚 39-42 3.3 塑造简洁的几何形式 42-49 3.3.1 平面的简单削切形成立面的丰富形态 43-46 3.3.2 简洁的永恒力量 46-49 3.4 本章小结 49-50 第4章 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的技术契合 50-69 4.1 扭转的张力 50-55 4.1.1 理性的结构扭转 50-53 4.1.2 从表现支撑骨架走向表现整体结构 53-55 4.2 玻璃与光的构筑 55-61 4.2.1 轻盈感与透明性的追求 55-58 4.2.2 材料表现力的浸染 58-61 4.3 生态机制的拓展 61-68 4.3.1 多维度的空间场 61-64 4.3.2 由表及里的形式演绎 64-68 4.4 本章小结 68-69 第5章 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的文化传承 69-87 5.1 彰显时代精神 69-73 5.1.1 既对立又对话的文脉传承取向 69-71 5.1.2 讲求技术创新的文脉传承手段 71-73 5.2 融合民族传统 73-79 5.2.1 尺度与环境的“形合” 73-76 5.2.2 形式与传统的“神合” 76-79 5.3 重塑城市记忆 79-83 5.3.1 文化的印记 79-81 5.3.2 当代城市记忆的重要储存器 81-83 5.4 直面城市文化 83-86 5.4.1 多元与复杂 83-84 5.4.2 对话与隐喻 84-86 5.5 本章小结 86-87 结论 87-89 参考文献 89-9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3-95 致谢 95
|
相似论文
- 金源文化影响下的阿城街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TU984.114
- 农耕体育文化传承的变迁与当代危机,G807.4
- 新世纪好莱坞影片对我国电影的启示,J905
- “中小学京剧进课堂”实施的现状与对策,G633.951
- 湘西土家族服饰艺术的研究,K892.23
- 对招贴设计中隐喻手法的分析及其应用,J524
- 传承中的20世纪中日筝乐艺术,J632.32
- 中国民用杠杆工具中的传统造物智慧研究,TH136
- 中日音乐教育中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承问题比较研究,J60-4
- 论金庸武侠小说对还珠楼主的承继与发展,I207.42
- 云南清真寺建筑及文化研究,TU-86
- 传统中医文化与现代中医医院文化建设,R197.4
- 定窑装饰纹样艺术研究,K876.3
- 四川凉山盐源汉族传统服饰文化研究,J523.5
- 民俗视野中的上林壮族师公戏,J825
- 西南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旅游中的传承,J607
- 鄂尔多斯民歌的传承及特性,J607
- 民间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TU238.2
- 西安特色城市空间初探,TU984.113
- 松花江哈尔滨城市中心区段沿江夜景观设计研究,TU98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高层建筑 > 高层建筑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