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江苏省灌云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研究

作 者: 孙春阳
导 师: 余劲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土地资源管理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整理模式 整理潜力 效果评价
分类号: F3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58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造成建设用地供给和需求失衡,对农用地及耕地造成了巨大压力。相关研究表明农村居民点整理具有巨大的潜力,成为新增建设用地的重要来源。本文以江苏省灌云县为研究对象,从整理模式选择、整理潜力测算,整理结果评价三个方面对灌云县的整理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指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分析了研究的意义,并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国内外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和总结。第二章主要论述了的展开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理论依据。第三章分析了灌云县的农村居民点概况,从空间利用概况,配套设施概况,镇村分布概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指出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率低,配套设施落后,村镇分布不合理等问题。第四章分析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主要模式。由灌云县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可知,灌云县农村居民点将来发展的方向呈现三种格局。一是部分现有的农村居民点转移到城镇,成为城镇居民;二是现有用地规模比较大的中心村、重点村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规划、改造成现代化的新农村;三是目前规模较小、布局比较分散的农村居民点,通过几个村庄合并建设成中心村或者向现有中心村集中的方式建设新农村。因此,灌云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可划分为农村居民点向城镇集中、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集中和农村居民点原地改造三种整理模式。第五章灌云县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测算。首先分析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影响因素,起主要作用的是农村居民点整理区域的地形地貌状况。地形地貌直接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和农村居民点的布局,进而影响着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和整理标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主要标准分为农村居民点人口规模标准,人均建设用地规模标准,建设用地构成比例,农村居民点道路建设标准,农村居民点整理生态绿化标准,农村居民点整理工程建设标准。通过测算得到灌云县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理论潜力为5707.36公顷,潜力系数为0.35。第六章农村居民点整理效果评价及实证分析。运用农村居民点城镇化评价法对试点村庄的三种不同的整理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价。农村居民点向城镇集中模式的绝对指数最高,其次是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集中,最后是农村居民点原地改造。这表明了三种整理模式的集约利用水平大小顺序分别是农村居民点向城镇集中,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集中和农村居民点原地改造。第七章,政策建议。通过分析提出编制科学合理的规划,完善农村民点整理资金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作好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宣传工作等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导论  10-18
  1.1 研究背景  10-12
    1.1.1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迫切性  10
    1.1.2 农村居民点整理存在现实性和可行性  10-12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3
    1.2.1 研究目的  12
    1.2.2 研究意义  12-13
  1.3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13-17
    1.3.1 国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13-14
    1.3.2 国内发展及研究现状  14-17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7-18
    1.4.1 研究思路  17
    1.4.2 研究方法  17
    1.4.3 可能创新之处  17-18
第二章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理论基础  18-22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8
  2.2 产权理论  18-19
  2.3 土地规模经济理论  19-20
  2.4 区域整体理论  20
  2.5 区位理论  20-21
  2.6 公众参与理论  21
  2.7 小结  21-22
第三章 灌云县农村居民点概况  22-30
  3.1 灌云县自然概况  22-23
    3.1.1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2
    3.1.2 自然资源概况  22-23
  3.2 镇村分布概况  23-25
    3.2.1 城镇分布概况  23-24
    3.2.2 村庄分布概况  24-25
  3.3 空间利用概况  25-26
    3.3.1 建设用地分布概况  25
    3.3.2 农业用地分布概况  25-26
  3.4 配套设施概况  26-28
    3.4.1 基础设施状况  26-27
    3.4.2 公共服务设施状况  27-28
  3.5 小结  28-30
第四章 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的选择  30-34
  4.1 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的主要模式  30-32
    4.1.1 农村城镇化型  30
    4.1.2 自然村合并型  30-31
    4.1.3 中心村内调型  31
    4.1.4 整体搬迁,异地改造型  31-32
  4.2 灌云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选择  32-33
    4.2.1 农村居民点向城镇集中  32
    4.2.2 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集中  32
    4.2.3 农村居民点原地改造  32-33
  4.3 小结  33-34
第五章 灌云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  34-44
  5.1 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因素分析  34-35
    5.1.1 地形地貌  34
    5.1.2 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  34
    5.1.3 城镇化水平  34-35
    5.1.4 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  35
    5.1.5 农村经济状况  35
  5.2 农村居民点整理标准  35-39
    5.2.1 灌云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标准制定的依据  35-36
    5.2.2 灌云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标准  36-39
  5.3 潜力测算  39-43
    5.3.1 预测规划期末农业人口  40-41
    5.3.2 测算结果分析与讨论  41-43
  5.4 小结  43-44
第六章 农村居民点整理效果评价  44-51
  6.1 整理试点村庄概况  44-45
  6.2 农村居民点整理效果评价的原理  45
  6.3 灌云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效果评价  45-50
    6.3.1 评价因素的选择  45-46
    6.3.2 王圩村居民点整理效果评价  46-48
    6.3.3 仲集村居民点整理效果评价  48-49
    6.3.4 元邦村居民点整理效果评价  49-50
  6.4 小结  50-51
第七章 政策建议  51-54
  7.1 建立公众参与性机制  51-52
    7.1.1 充分认识公众参与村镇规划的重要性  51-52
    7.1.2 规划方法科学合理和民主化  52
    7.1.3 要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52
  7.2 提高村镇规划人员水平  52
    7.2.1 恪尽社会责任  52
    7.2.2 提高专业水平  52
    7.2.3 增强职业道德  52
  7.3 完善农村民点整理资金保障体系  52-53
  7.4 进一步完善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  53
  7.5 作好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宣传工作  53-54
参考文献  54-56
致谢  56-57
作者简介  57

相似论文

  1. 西安市青少年健身效果评价方法初探,G804.49
  2. 长春岭低温低压高含蜡油藏开发技术对策研究,TE349
  3. 基于微生物和化学修复的铬渣堆场土壤质量及生态风险评价,X53
  4. 望城区格塘镇农民集中安置模式创新研究,F301.3
  5. 基于雷达干扰资源分配的突防航迹规划研究,TN974
  6. 天杭社区高血压分级管理效果评价,R544.1
  7. 岗位培训对社区护士知识、态度的效果研究,R47
  8. 腺样体肥大临床路径应用研究,R197.323
  9. 某医院手术方式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研究,R197.32
  10. 基于BSC-AHP的高新技术企业战略实施效果评价研究,F224
  11. 基于战争设计工程的潜艇规避搜索策略研究,U674.7
  12. 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行为选择及效果评价,S345
  13. 五莲山区优质烤烟生产技术开发效果评价,S572
  14. 类肝素化多糖材料抗凝血效果评价方法研究,R318.08
  15.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及效果评价,R714.246
  16. 毕业前“回归基础”科研实习效果评价研究,R-4
  17. 临床路径对医疗服务的影响及其控费效果研究,R197.3
  1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效果评价,G641
  19. 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G633.34
  20. 高技能人才成长路径及相关效果评价研究,C964.2
  21. 高校公共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网站开发与效果评价,TP393.092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理论 > 土地经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