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功能评价

作 者: 张嘉宁
导 师: 王继军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土地资源与空间信息技术
关键词: 黄土高原沟壑区 王东沟流域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系统功能 评价
分类号: F3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6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是一个国家或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为了保障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研究。目前,国内外对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全球、国家等大尺度范围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力模型研究方面,针对小尺度的,融合了驱动力研究、系统功能研究和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综合性研究相对不足。本文在对国内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进展分析的基础上,以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其20多年来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经济系统变化的调查和监测资料,运用多学科交叉的集成分析方法,划分了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阶段,进而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阶段的系统功能,得出了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和驱动力模型,以及流域20多年来的土地利用效益变化过程,最后提出了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系统功能的良性互动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王东沟流域1986-2007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Ⅰ:土地利用结构调整阶段,Ⅱ:土地利用结构与经济系统优化耦合阶段,Ⅲ:土地利用系统功能增强阶段),结合流域不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阶段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证实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相吻合,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推动流域生态系统功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2)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了王东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因素和驱动力,建立了驱动力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王东沟流域土地利用的核心因子是农业人口数、粮食单产、工副业纯收入和果业纯收入。其中:影响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是工副业纯收入和种植业纯收入;影响园地变化的主要社会驱动因子是人均纯收入和果业纯收入。(3)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了王东沟流域1986-2007年土地利用效益变化值,分析了该流域20多年来土地利用效益的变化。结果显示: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流域土地利用效益在这20余年中呈增长态势。1994年到达第一个峰值点,当地果业的发展是这一时期土地利用效益的主导因素。之后流域土地利用效益值继续增长到1999年达到第二个峰值点,在这期间流域果树产业依旧是这一时期土地利用效益的主导因素。随后由于市场波动导致果业产业收益下滑,导致了流域土地利用效益值增长的停滞。2004年伴随果树产业的复苏和流域第三产业的兴起,流域土地利用效益值达到了新的峰值点。王东沟流域作为典型的以果业为主导产业的区域,从1986年至2003年当地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了流域土地利用的效益,从2004年开始,第三产业的兴起逐步开始显露出其在流域土地利用效益提高中的促进和主导作用。王东沟流域的土地利用效益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维持稳定这种发展状态是确保王东沟流域土地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动力。(4)提出了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系统功能良性互动策略:稳定当前的土地利用结构模式;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发挥区域主导产业优势;发展商品型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农村教育,对输出劳动力进行培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1
第一章 导论  11-24
  1.1 研究背景  11-12
    1.1.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重要性  11-12
    1.1.2 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必要性  12
  1.2 研究综述  12-19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12-17
    1.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过程和驱动机制  17-18
    1.2.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模型  18-19
    1.2.4 简评  19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9-20
    1.3.1 研究目的  19-20
    1.3.2 研究意义  20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20-22
    1.4.1 研究内容  20-21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1-22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点  22-24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4-30
  2.1 研究区自然条件概况  24-26
    2.1.1 地理位置  24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4-25
    2.1.3 土壤侵蚀特征  25-26
    2.1.4 土壤特征  26
    2.1.5 气象水文特征  26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26-30
    2.2.1 流域土地利用状况  26-28
    2.2.2 流域产业结构变化状况  28-30
第三章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阶段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30-41
  3.1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阶段划分  30-35
    3.1.1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概况  30
    3.1.2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阶段划分  30-35
  3.2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不同阶段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分析  35-36
  3.3 流域不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阶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36-39
  3.4 小结  39-41
    3.4.1 耕地的变化  39-40
    3.4.2 园地的变化  40
    3.4.3 林地、牧草地的变化  40
    3.4.4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变化  40
    3.4.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  40-41
第四章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  41-50
  4.1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要素分析  41-46
    4.1.1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影响因素简析  41-42
    4.1.2 指标选取  42
    4.1.3 指标标准化  42-44
    4.1.4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社会经济驱动因子相关性分析  44-46
  4.2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模型及分析  46-48
    4.2.1 耕地变化驱动模型  46
    4.2.2 林地变化驱动模型  46
    4.2.3 牧草地变化驱动模型  46-47
    4.2.4 园地变化驱动模型  47
    4.2.5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变化驱动模型  47
    4.2.6 交通运输用地变化驱动模型  47
    4.2.7 未利用地变化驱动模型  47-48
  4.3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机制分析  48-50
第五章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效益评价  50-59
  5.1 流域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权重的确定  50-52
    5.1.1 指标体系的建立  50
    5.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0-52
  5.2 流域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数据处理  52-56
  5.3 流域土地利用效益分析评价  56-59
第六章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系统功能良性互动策略  59-62
  6.1 流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59-60
    6.1.1 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问题  59
    6.1.2 果树产业潜力开发问题  59
    6.1.3 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59-60
  6.2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系统功能良性互动策略  60-62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62-64
  7.1 结论  62-63
  7.2 展望  63-64
参考文献  64-69
致谢  69-70
作者简介  70

相似论文

  1. 基础教育改革中过程性评价平台的构建与完善,G521
  2.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观察量化评价模型研究,G632.4
  3.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4. 基于感兴趣信息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技术研究,TP391.41
  5. 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F293.35
  6. 冬青属植物资源收集与无性繁殖技术研究,S184
  7.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8. 云南省人力资本空间网络结构关键效率因素研究,F249.27
  9.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10.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11.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12.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13. 山野菜石参营养成分与品质分析,S647
  14. 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G633.3
  15. 黄磷储罐区安全评价方法研究,TQ126.317
  16. 女性乒乓球服的热湿舒适性研究,TS941.15
  17. 孔光一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清宣法为主辨治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18. 课堂互动对高中生英语口语能力影响的行动研究,G633.41
  19. 以形成性评价促进初中生英语核心词汇复用能力提高的行动研究,G633.41
  20.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学科建设中的应用,G642.4
  21.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理论 > 土地经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