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与绩效评价研究

作 者: 纪亚莉
导 师: 梁丽娟
学 校: 河南理工大学
专 业: 企业管理
关键词: 高校国有资产 管理模式 绩效评价
分类号: G647.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6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高校国有资产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从宏观上讲,是合理有效地使用国家资源配置,为国家教育事业服务;从微观上讲,就是对高校国有资产的科学运营与合理使用。本文试图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面临新挑战的背景下,探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构建高校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深化高校内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扩招、举债办学、投资主体多元化等因素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冲击,明确研究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与绩效评价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进而,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产权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高校国有资产绩效评价理论四个方面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然后,在分析国内外现有高校资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探讨构成新模式的信息要素、主体要素及逻辑关系,提出以“一个主渠道、两个保障机制、三个服务平台”为核心的“1+2+3”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及运行对策;为科学评价国有资产管理综合效果,构建与新模式相应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最后,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运用绩效评价体系对学校目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进行评估,提出学校应用新模式,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1 绪论  8-17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8-11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1-15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1-12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15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  15-17
    1.3.1 本文研究思路  15
    1.3.2 本文逻辑框架  15-17
2 相关理论引述  17-33
  2.1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17-20
    2.1.1 高校国有资产  17-18
    2.1.2 高校国有资产特征  18-19
    2.1.3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范畴  19-20
  2.2 产权理论  20-23
  2.3 公共产品理论  23-25
  2.4 高校国有资产绩效评价理论  25-32
    2.4.1 高校国有资产绩效评价动力和功能  26-27
    2.4.2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内容  27
    2.4.3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方法  27-32
  2.5 本章小结  32-33
3 构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  33-48
  3.1 我国现有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分析  33-36
    3.1.1 高等教育发展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新要求  33-34
    3.1.2 现存三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基本形式、特点及局限性  34-36
  3.2 国外高校资产管理模式分析  36-38
    3.2.1 国外高校资产管理概述  36-37
    3.2.2 国外高校资产管理的经验及借鉴  37-38
  3.3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的提出  38-45
    3.3.1 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38-40
    3.3.2 构成要素分析  40-42
    3.3.3 “1+2+3”管理模式的提出  42-45
  3.4 保障新模式有效运行的对策  45-47
  3.5 本章小结  47-48
4 构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8-61
  4.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确定原则  49-50
  4.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0-53
    4.2.1 绩效评价体系指标的选取  50-51
    4.2.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53
  4.3 评价指标标准的确定  53-57
    4.3.1 指标评价标准确定原则  54
    4.3.2 定量指标标准确定  54-55
    4.3.3 定性指标标准确定  55-57
  4.4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57-59
  4.5 本章小结  59-61
5 案例分析——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  61-73
  5.1 河南理工大学概述  61-62
  5.2 河南理工大学现有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62-63
  5.3 河南理工大学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  63-68
    5.3.1 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  63-68
    5.3.2 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68
  5.4 应用“1+2+3”管理模式三点建议  68-72
    5.4.1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69
    5.4.2 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确保模式健康运行  69-70
    5.4.3 搭建三个服务平台,为资产管理提供基础保障  70-72
  5.5 本章小结  72-73
6 结论与展望  73-75
  6.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73
  6.2 本文的创新  73-74
  6.3 本文的展望  74-75
参考文献  75-79
附录  79-85
致谢  85

相似论文

  1. 山东省高校科研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研究,G644
  2. 美国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研究,G637
  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学科团队绩效评价研究,G647
  4. 江苏省农村户用沼气物业化管理模式研究,S216.4
  5.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冬小麦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S512.1
  6.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冬小麦根系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关系的研究,S512.11
  7. 南京市玄武区和谐社区建设研究,D669.3
  8.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精品课程网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G434
  9. 基于EMIF教育数据交换的管理模式研究,TP315
  10. 高速公路项目代建制管理模式研究,F283
  11. 高校科技服务企业绩效考核评价研究,G644
  12. 苏州市“村改居”社区管理体制研究,D669.3
  13. 基于统一战线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613
  14. 合肥地区高校教师对现行绩效评价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G647.2
  15. 高等学校多校区管理研究,G647
  16. 国防研究所科研岗位绩效评价模型研究,G311
  17.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化工行业外贸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F224
  18. 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专业化管理模式案例研究,F426.22
  19. 当前形势下我国高校资金管理研究,G647.5
  20. 山东省国有资产现状分析与管理模式研究,F426.1
  21. 我国地方政府工商行政部门绩效评价研究,F203.9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学校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