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小学推广校园音乐剧的初步探索

作 者: 刘秀芝
导 师: 郭声健
学 校: 湖南师范大学
专 业: 学科教学
关键词: 校园音乐剧 意义 创作 推广措施 师资
分类号: G634.9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9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校园音乐剧是指学生以音乐为主要表现形式,结合舞蹈、文学、美术等其他姊妹艺术来表现适合于学生成长的故事的综合艺术形式,校园音乐剧是以音乐为本体的音乐学科综合教学的理想的载体。在中小学推广校园音乐剧会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健康成长,为未来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它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本文第一章论证了中小学推广校园音乐剧的意义,校园音乐剧能激发兴趣、融洽关系、培养个性、培养综合能力、让学生在美感中健康成长。第二章阐述了中小学校园音乐剧的创作方式和创作过程。创作方式有编创、借鉴、原创三种;创作过程分为创设故事、编辑剧本、收集素材、分组分工、材料制作、排练表演、综合评价七个步骤。第三章提出了在中小学推广校园音乐剧的形式和具体措施及步骤。推广形式分为课堂推广和课外推广,推广的具体措施分校园音乐剧的课堂教学、校园音乐剧课外活动的开展两个阶段进行,推广的步骤分为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由基本形式到多元形式。第四章就中小学校园音乐剧的师资培养进行了初步探讨。在中小学校园音乐剧的师资培养目标要定位为培养“通才”;课程设置要专业、多元地拓展;考核学生应在掌握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基础上,注重综合艺术实践能力的运用;专业拓展培养质量的考核要层层把关。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8
绪论  8-13
第一章 中小学推广校园音乐剧的意义  13-20
  1.1 校园音乐剧的特点  13-15
  1.2 中小学推广校园音乐剧的意义  15-20
    1.2.1 显性意义  15-17
    1.2.2 隐性意义  17-20
第二章 中小学校园音乐剧的创作  20-35
  2.1 校园音乐剧的创作方式  20-30
    2.1.1 编创  20-25
    2.1.2 借鉴  25-30
    2.1.3 原创  30
  2.2 创作过程  30-35
    2.2.1 创设故事  31
    2.2.2 编辑剧本  31-32
    2.2.3 收集素材  32
    2.2.4 分组分工  32-33
    2.2.5 材料制作  33
    2.2.6 排练表演  33
    2.2.7 综合评价  33-35
第三章 中小学推广校园音乐剧的具体措施  35-55
  3.1 推广形式  35-36
    3.1.1 课堂推广  35-36
    3.1.2 课外推广  36
  3.2 推广措施  36-48
    3.2.1 校园音乐剧课堂教学  36-47
    3.2.2 校园音乐剧课外活动  47-48
  3.3 推广步骤  48-55
    3.3.1 由低层次到高层次  48-49
    3.3.2 由基本形式到多元形式  49-55
第四章 中小学校园音乐剧的师资培养  55-61
  4.1 校园音乐剧师资的基本要求  55-57
  4.2 校园音乐剧师资培养的措施  57-61
    4.2.1 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  57-58
    4.2.2 专业拓展课程的设置  58
    4.2.3 专业拓展考核标准的制定  58-59
    4.2.4 专业拓展培养质量的把关  59-61
结语  61-62
参考文献  62-65
附录  65-66
后记  66-67

相似论文

  1. 体育场馆国际设计竞赛创作理念研究,TU245.2
  2. 中国当代汉语诗歌阐释方法上存在的问题,I207.25
  3.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G715.1
  4.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新探,B521
  5.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新精神与现实意义,A841
  6. 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民主化探究,D819
  7. 自主课堂构建,G424.21
  8. 河南省燃化集团并购仰韶华源燃气公司案例研究,F271
  9. 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研究,G633.41
  10. 遮蔽于意义之中的真之理论,B81
  11. 塔尔斯基真之定义与意义理论关系的探析,B812
  12. 概念隐喻的认识论意义,B842.1
  13. 国家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工作质量管理研究,G715.1
  14. 大细胞性贫血相关疾病的初步临床探讨,R556.2
  15. p53、PCNA和PTE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R735.2
  16.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认知隐喻研究,I712.072
  17. 周礼全意义理论研究,B812
  18. 论列宁公仆思想及当代意义,D262.6
  19. 社会科学中的语境问题,C0
  20. 我国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G615
  21. 全国城市运动会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战略意义研究,G80-05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教材、课本、辅助教材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