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云南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传统项目试点学校课余训练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作 者: 晏瑞琴
导 师: 康莲
学 校: 云南师范大学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 云南省 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试点学校 课余训练 教练员 运动员 现状 发展对策
分类号: G807.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4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云南省44所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传统项目试点学校现状教练员队伍以及运动员的现状进行研究。探明制约试点学校课余训练发展的因素,为加快云南省学校体育和青少年业余训练工作的普及和提高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结果显示:1.云南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传统项目试点学校在全省分布不均衡,项目分布不合理,对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学校没有形成支持课余训练的良好氛围;场地器材的配备不能令人满意,训练经费来源相对单一;试点学校在籍的运动员人数少,生源不足;后勤保障不到位;竞赛制度不完善,比赛少。2.教练员工作量太大,训练经历严重不足;教练员的能力结构较差;执行《大纲》的情况不理想;教练员队伍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呈现出以青壮年为骨干的特征,教练员学历合理,执教年限较长,训练经验较丰富,但教练员运动经历不足,专职化程度不高。3.教练员队伍缺乏竞争机制,训练水平较高的体育教师不一定能够从事教练员工作;现行的激励措施不利于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教练员科研能力均显得薄弱;教练员岗位培养机会太少,且培训面太窄;教练员执行《大纲》不理想,结果误导选材与训练,不利于后备人才的培养。4.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种类和内容不全;制定训练计划的依据缺乏全面性和长远性,多数教练员对体能、技能训练的认识存在不足;教练员在选材时随意性较大,恢复手段缺乏科学性。5.运动员整体运动水平不高,“尖子”队员少,参训运动员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运动训练对近半数运动员的学习成绩造成负面影响;运动员参加训练的动机各不相同。本文针对以上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更新观念,加强领导,实施科学管理;试点学校应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重视教练员队伍的建设,提高科学化的训练水平;加大经费的投入,多渠道筹集经费;有效实施“体教结合”,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定期评估,完善试点学校课余训练的评估体系等。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1 前言  8-12
  1.1 文献综述  8-11
  1.2 选题依据  11-12
  1.3 研究任务  12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4
  2.1 研究对象  12
  2.2 研究方法  12-14
3 结果与分析  14-43
  3.1 云南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传统项目试点学校基本状况分析  14-19
    3.1.1 学校级别、类型状况  14
    3.1.2 教练员及在训学生规模状况  14
    3.1.3 项目设置及分布状况  14-15
    3.1.4 招生和生源情况  15
    3.1.5 开展课余训练的时间  15-16
    3.1.6 试点学校开展课余训练的物质保障  16-18
    3.1.7 领导对训练的重视情况  18
    3.1.8 竞赛情况  18-19
    3.1.9 社会不同群体对课余训练的态度  19
  3.2 云南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传统项目试点学校教练员的基本状况  19-38
    3.2.1 教练员队伍基本情况  20-22
    3.2.2 试点学校教练员的科研能力、专业知识学习情况  22-23
    3.2.3 试点学校教练员的敬业精神  23-24
    3.2.4 教练员岗位培训  24-25
    3.2.5 教练员队伍管理的激励措施  25-27
    3.2.6 教练员培养后备人才现状分析  27-38
  3.3 云南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传统项目试点学校运动员现状  38-43
    3.3.1 运动员的基本情况  38
    3.3.2 运动员的学习情况  38-40
    3.3.3 运动员对课余训练的认识情况  40-42
    3.3.4 训练补助与伙食营养情况  42-43
4 云南省培育体育后备人才传统项目试点学校的发展对策  43-49
  4.1 更新观念,加强领导  43-44
  4.2 试点学校应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  44
  4.3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招生范围和输送渠道  44
  4.4 重视教练员队伍的建设,提高科学化的训练水平  44-46
  4.5 努力处理好学生运动员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的矛盾  46-47
  4.6 加大经费的投入,多渠道筹集经费  47
  4.7 广拓渠道,积极探索"体教结合"业余训练体制  47-48
  4.8 定期评估,完善试点学校课余训练的评估体系  48-49
  4.9 抓比赛,搭建平台,提供培养后备人才的良好环境  49
5 结论与建议  49-51
  5.1 结论  49-50
  5.2 建议  50-51
参考文献  51-54
附件  54-63
致谢  63-64
附录  64-65

相似论文

  1.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2.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3. 调整云南高等教育结构的策略研究,G649.2
  4. 云南普通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G649.2
  5. 云南旅游小镇循环经济建设研究,F592.7
  6. 福建省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807.4
  7.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8.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G471
  9. 番禺区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现状及其优化策略,G633.3
  10. 理工科大学美育现状与对策研究,G641
  11. 桂林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G895
  12. 福州市区老年体育开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812.48
  13. 宁波市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S727.2
  14. 陕南贫困山区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G633.96
  15. 广州市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G633.91
  16. 粤东农村地区初中数学学业不良生的现状与转化策略研究,G633.6
  17. 广州市九佛第二中学跆拳道运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G886.9
  18. 浙江省笼式足球运动开展现状与推广研究,G843
  19. 福建省业余网球教练员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20. 陕西省女子足球队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843
  21. 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人力资本开发与收益分配研究,G812.0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体育理论 > 体育教育 > 理论与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