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CISG下预期违约向实质根本违约的转化

作 者: 郭亚飞
导 师: 丁成耀
学 校: 华东政法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预期违约 实质根本违约 转化规则 CISG 合同法 完善
分类号: D923.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8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违约责任是合同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违约责任制度也是合同法中一项最重要的制度,它对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TI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以下简称"CISG")来说同样如此。CISG通过预期违约制度与根本违约制度的制定,在解决预期违约向实质根本违约的转化过程中产生的违约责任问题有了自己的规则体系与运行机制,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进行谨慎平衡。对于预期违约制度,大陆法系没有明确的相关概念,仅对合同履行期届至前的违约行为规定了一些相应的规则,这些规则也是分散和有欠缺的。相对来说,英美法系则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度。对于根本违约制度,其萌芽则可追溯至古罗马法的“法律不理琐事”原则,而现代意义上的预期违约与根本违约均是从英国判例法中产生的违约形态,后来上述两制度的主要内容在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与司法实践中也得到了体现。预期违约制度与根本违约制度在1980年CISG制定过程中体现出一种不断进步的状态,融合了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等多方的利益要求,体现了国际货物销售的特殊性。虽然预期违约与实质根本违约在理论上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划分出的违约形态,理论上,一般将CISG下的预期违约与实质根本性违约分开来进行评价与分析,但是预期违约向实质根本违约的转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本文主要揭示了CISG下预期违约向实质根本违约的转化规则,这对于准确理解两者的含义以及完善CISG的违约制度必有助益,如果能够解决中国国内法上的现实问题或者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会更加具有意义。本文由导言与四个章节组成。导言部分,简单概述本文的意义、论述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一章:概述——在该章中主要论述了下列问题:(1)CISG的制定及其违约制度的特点,尤其突出其违约制度之建立在维护国际贸易经济法律制度中的重要性;(2)CISG下违约形态的划分及相关定义;(3)CISG下预期违约向实质根本违约转化的含义及其研究的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两个方面)。第二章:CISG关于预期违约向实质根本违约转化的主要规则——在该章中以相关实例主要分析与讨论:(1)转化的路径;(2)转化的条件;(3)转化的后果(即对法律救济方法的影响)等。第三章:进行预期违约向实质根本违约转化制度之横向比较。分英美法系国家、大陆法系国家、《通则》转化制度三个角度进行评析,其中从各国违约形态划分的特点、对预期违约向实质根本违约转化的路径及条件以及对法律救济的影响几个方面对各国国内法的转化制度进行分析和评述;评述《通则》时,首先描述《通则》的缘起及其与CISG的关系,然后再从《通则》对违约形态划分的特点、违约制度的可取之处几个方面来进行评析;在最后的综合评述中,按照前面比较研究的结果对CISG的转化制度的不足及改进方向做出全面的评论并给出自己的理由。第四章:关于参照CISG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思考与设想——在本章中,回答了下面几方面的问题:(1)我国现行合同法违约制度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不足;(2)中国与CISG的关系及参照CISG完善我国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3)完善中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具体构想。结语:概括本文的核心内容及笔者心得。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导言  10-11
第一章 CISG下违约制度之概述  11-22
  第一节 CISG的制定及其违约制度的特点  11-15
    一、CISG的制定及其在我国的地位  11-12
    二、CISG下违约制度的重要性及其设计的主要特点  12-15
  第二节 CISG下违约形态的划分及相关定义  15-19
    一、CISG下预期违约制度的概念与相关规定  15-17
    二、CISG下根本违约制度的概念与相关规定  17-19
  第三节 CISG下预期违约向实质根本违约转化的含义及其研究的价值  19-22
    一、CISG下预期违约向实质根本违约转化的含义  19-21
    二、对转化规则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分析  21-22
第二章 CISG关于预期违约向根本违约转化之主要规则  22-34
  第一节 CISG下预期违约向实质根本违约转化的路径  22-28
    一、CISG下预期违约的情形  22-25
    二、预期违约向实质根本违约的转化路径  25-28
  第二节 CISG下预期违约向实质根本违约转化的条件分析  28-31
  第三节 CISG下预期违约向实质根本违约转化的后果  31-34
    一、CISG下各违约形态的救济方法  31-33
    二、预期违约向实质根本违约的转化对法律救济方法的影响  33-34
第三章 预期违约向实质根本违约转化制度之横向比较与评析  34-50
  第一节 主要英美法系国家违约形态的分类与转化  35-42
    一、英国法关于违约形态的分类与转化的规则  35-39
    二、美国法关于违约形态的分类与转化的规则  39-42
  第二节 主要大陆法系国家违约形态的分类与转化  42-45
    一、德国法违约形态的划分特点  42-43
    二、德国法对CISG下预期违约向实质根本违约的影响  43-45
  第三节 相关国际性法律文件违约形态的分类与转化  45-49
    一、《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缘起及其与CISG的关系  45-46
    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违约形态的划分特点  46-47
    三、《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在违约形态转化中的可取之处  47-49
  第四节 综合评析  49-50
第四章 关于参照CISG完善我国《合同法》违约制度的思考与设想  50-58
  第一节 我国现行合同法违约制度的现状  50-54
    一、我国《合同法》对于违约形态的划分  50-51
    二、我国《合同法》下违约制度的特点  51-54
  第二节 参照CISG完善我国违约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54-58
    一、我国《合同法》下违约制度的不足  54-56
    二、完善中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具体构想  56-58
结束语  58-60
参考文献  60-63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3-65

相似论文

  1. 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D630
  2. 行政伦理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廉政制度建设研究,D630.9
  3. 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在适用范围上的新发展,D997.1
  4. 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法律保障制度研究,D922.67
  5.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省网通公司用工制度的改革,D922.5
  6. 从奈达的翻译理论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翻译,H059
  7. 合同法定解除条件比较研究,D923.6
  8. 论债权人代位权制度,D923
  9. 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审批中的听证制度研究,D922.68
  10. XHS公司的劳动关系管理诊断与对策,F276.5
  11. 德国私人医疗保险相关立法的新规定,DD912.28
  12. 论公安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控制,D922.1
  13. 论行政复议中的适当性审查,D922.1
  14. 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之完善,D922.182.3
  15. 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422.6
  16. 完善我国国民收入再分配制度研究,F124.7
  17. 论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完善,D925.1
  18. 论我国刑事侦查程序之完善,D925.2
  19. 论职务犯罪案件逮捕制度改革,D925.2
  20. 公司非破产清算问题研究,D922.291.91
  21. 民事执行和解制度的实践困境及出路,D925.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民法 > 合同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