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张承志小说的悲剧意识

作 者: 饶丽霞
导 师: 刘玉凯
学 校: 河北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张承志 小说 悲剧意识 生命 苦难 诗化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9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张承志是一位走“在路上”的作家,这是由他个人的经历、专业和民族决定的。张承志曾在蒙古草原生活了四年,逐草而生的游牧生活方式使张承志接受了只有不停的“走”才能生存,才能找到更理想的家园的思想。蒙古史的研究更使他不断游走于中国的西部和北部,作为一个回族的后裔,他深知回族就是一个漂泊的民族,回族本身的含义就有“回家”的意思。在张承志的作品中,我们始终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缄默而坚毅,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惧怕任何苦难的形象,这些人为了个人内心的精神家园付出了最大限度的热情,为了追求精神的超越,不畏艰辛,不惜牺牲生命的炽热与赤诚,让我们看到了张承志悲剧人格的投影。书写人在强大的异己力量面前表现出来的强悍生命力和敢于超越和抗争的巨大勇气,是张承志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面对不可捉摸的命运,张承志感受到的,不是命运的沉重,而是无常的命运给人带来的磨练和崇高的价值体验。人们用不屈不挠而崇高的行动获得生命的热情和朝气,痛苦成为欢乐的尺度。用生命本身的力量去追求永远失去或永远不可能实现的美好的一切,战胜现实存在的痛苦,从而感到生命的本体的力度,这种幸福感,典型的体现了西方文化中的强力意志的悲剧精神。苦难是张承志小说的另一重要主题,张承志把苦难勾勒的血泪斑斑却又生机盎然,使苦难在一个很高的熔点上化为心灵的飞升。张承志所崇拜的苦难是美学意义上的苦难,是把此世的苦难看作是抵近精神极地的必要磨砺,这种苦难的体验方式和赞赏态度,决定着张承志透过人生苦难凝望精神哲学的创作走向。对于张承志这位极具诗人气质的作家来说,苦难对人现实层面的打击是微不足道的,苦难所激发出来的人的顽强而高贵的精神气质是他神往的。作者在描写山川河流,沙漠草原这些英雄人物活动的舞台时,都加入了强烈的主观色彩,成为独立的审美意象,成为人物拼搏奋斗的见证。张承志的宗教观和苦难观是众多学者争议的焦点,张承志热情的赞颂挣扎在苦难之中的黄土高原上的底层民众,不是对贫困的肯定,是为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执著信念所征服。张承志的悲剧意识是以宗教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笔下的人物都有着执著的信念,为了维护自己的信仰,他们可以流血,可以舍命。他们面对苦难表现出来的,事不同于宗教意识的悲剧意识,我们在凌辱和杀伐中看到的是一颗颗不屈的灵魂和一股顽强向上的精神。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引言  8-10
第1章 "在路上"——主体悲剧意识的形成  10-20
  1.1 无根的漂泊  10-16
  1.2 无法认同的民族身份  16-20
第2章 反抗命运——主体悲剧意识的突现  20-31
  2.1 生命的悲剧  20-26
  2.2 时代与个体生命的双重悲剧  26-31
第3章 崇拜苦难——主体悲剧意识的诗化  31-47
  3.1 苦难与悲剧  31-33
  3.2 对苦难的诗化叙述  33-39
  3.3 悲剧精神的高扬  39-47
结语  47-48
参考文献  48-50
参考书目  50-53
致谢  53

相似论文

  1. 溃坝生命损失风险评价的关键技术研究,TV122.4
  2. 加强中学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路径探究,G631
  3. 中学语文外国小说教学研究,G633.3
  4. 反思式生活,自我人种志式书写,G633.41
  5. 当代中学生挫折教育的生命哲学审视,G631
  6. 言语生命表现论视野下高中鲁迅小说教学研究,G633.3
  7. 大螟在不同寄主植物上发育特性及防治药剂研究,S435.112.1
  8. 建筑工程生命周期人体健康损害评价体系研究,R131
  9. 关于曹操生命意识的哲学思考,B235.9
  10.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研究,F275.3
  11. 棉铃虫与烟夜蛾寄主选择机制的比较研究,S435.622.3
  12. 基于衔接的高中语文小说教学,G633.3
  13. 论大学生生命教育,G641
  14. 伦理学视野下的生命科学与人性,B82-05
  15. 马采的生命美学观研究,B83-0
  16. 基于LCA的生物柴油技术经济评价研究,TE667
  17. 不确定性和元小说:《马赛克人》的后现代主义特点研究,I712.074
  18. 试论藏族寓言小说的产生和发展及其特点,I207.9
  19. 唐代小说中的商业文化研究,I207.419
  20. 达·阿尤尔扎纳小说研究,I207.42
  21. 东汉文人五言诗主题嬗变,I207.2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