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南五味子总木脂素肠溶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

作 者: 黄雅洁
导 师: 袁海龙
学 校: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专 业: 药剂学
关键词: 南五味子总木脂素 肠溶纳米粒 改良乳化溶剂扩散法 冷冻干燥 释放度 生物利用度
分类号: R28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7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纳米技术在医药领域被广泛应用,为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以及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等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而在中药研究领域,如何将纳米技术应用于中药现代化研究,是当今中药制剂研究者密切关注的问题。pH敏感型纳米载药系统是近几年一个研究热点,相关文献很多,但国内外目前均限于对难溶性化学药品的研究,尚无明确针对中药的研究及应用,本文首次采用先进的肠溶纳球给药系统,以难溶性中药有效部位南五味子总木脂素为模型药物,研究口服中药有效部位肠溶纳米粒,这是改善难溶性中药生物利用度的一个崭新尝试,为研究“三效三小”的现代中药找寻新的突破口。南五味子为常用中药,其有效成分主要包含五味子酯甲(Schisantherrin A)、五味子甲素(deoxyschisandrin)、五味子酯乙、五味子酯丙和五味子酚等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并以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酯甲为主。木脂素类为脂溶性成分,难溶于水,影响体内吸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这些成分对保肝降酶、抗炎、镇静等诸多方面都有较好的疗效,尤其临床常用于保肝降酶、治疗肝细胞损伤等治疗。因此,本实验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南五味子总木脂素肠溶纳米粒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酯甲的含量,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方便快捷,为药物的处方设计及体内药动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本文采用改良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南五味子总木脂素肠溶纳米粒,方法简便。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对表面活性剂的筛选、有机相不同分散方式、搅拌速度、搅拌温度和时间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基本制备方法,再运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药物-辅料比例、辅料浓度、表面活性剂用量、油相-水相比例四因素进行考察,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处方优化工艺筛选。根据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综合考虑各因素对纳米粒的成形、粒径、包封率、释药行为等影响,筛选出纳米粒最佳制备方法:在室温条件下,称取五味子总木脂素提取物0.16g,Eudragit S100 0.45g加入无水乙醇75ml,搅拌溶解作有机相;另取Pluronic F680.45g溶于蒸馏水200ml作为水相;在冰水浴中,将有机相用微射流方式迅速注入500r/min搅拌的水相中。注射完毕,继续搅拌10min,形成O/W形乳滴,然后移至60℃水浴中,连续搅拌4小时挥干有机溶剂,即得呈蓝色乳光的南五味子有效部位肠溶纳米粒(STL-NP)溶液。为了提高STL-NP的稳定性,保持纳米粒化学物理稳定性,本实验采用具有良好再分散性的冷冻干燥法对纳米粒溶液进行固化。综合外观评价和再分散评价考察了冷冻干燥STL-NP的处方工艺条件和体外理化特性。根据实验结果,选用2%乳糖作为冻干保护剂,所得冻干产品呈浅黄色、色泽均匀,质地松脆,再分散性较好。通过考察载药纳米粒子的形态、粒径分布、包封率及体外释药特性,结果显示制得的纳米粒在透射电镜下均呈圆球形,大小均一,平均粒径为(36.7±4.4)nm、多分散度指数为0.231±0.031,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酯甲包封率分别为(97.5±0.7)%和(91.3±0.8)%。STL-NP释药曲线显示制剂具有良好肠溶效果,在缓冲液pH7.2含0.5%吐温-80的20%乙醇溶液中累积释放度达到70%以上。为了考察STL-NP的生物利用度,选择以南五味子醇提物为参比制剂,大鼠口服灌胃HPLC法测定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值。大鼠平均血药浓度曲线经3P97程序拟合,确定五味子甲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为一室模型,五味子酯甲符合二室模型。与参比制剂相比,载药纳米粒的Ka、MRT、AUC等药动学参数均有提高,Ke值减小,五味子甲素AUC(0-∞) (72.273±6.483)μg·h·ml-1约为参比制剂的3.51倍,五味子酯甲AUC(0-∞)114.514±8.301μg·h·ml-1约为参比制剂的5.70倍,P<0.01表明二者有显著性差异,说明STL-NP口服吸收较快,消除较慢,相对生物利用度有较大提高。综上所述,改良乳化溶剂扩散法运用于中药难溶性有效部位肠溶纳米粒的制备是可行的,且药物包封率高,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STL-NP能够有效的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10
引言  10-12
正文  12-53
  1.仪器、试药及动物  12
    1.1 仪器  12
    1.2 试药  12
    1.3 动物  12
  2.方法与结果  12-40
    2.1 五味子总木脂素(STL)的制备  12-19
      2.1.1 STL测定方法的建立  13-17
      2.1.2 STL提取前处理  17
      2.1.3 正交试验优化  17-19
      2.1.4 五味子提取物固体状态的稳定性  19
    2.2 STL-NP制备  19-26
      2.2.1 STL-NP制法的选择  19-20
      2.2.2 STL-NP单因素考察  20-21
      2.2.3 STL-NP处方设计与优化  21-23
      2.2.4 STL-NP形态、粒径、包封率的测定  23-26
    2.3 冻干STL-NP的制备  26-30
      2.3.1 冻干保护剂的选择  27
      2.3.2 预冻温度的考察  27
      2.3.3 预冻速度的考察  27
      2.3.4 预冻时间的考察  27
      2.3.5 干燥时间的考察  27-28
      2.3.6 冻干STL-NP的制备  28
      2.3.7 冻干纳米粒外观评价  28
      2.3.8 再分散性评价  28-29
      2.3.9 冻干纳米粒稳定性考察  29-30
    2.4 STL-NP体外性质评价  30-35
      2.4.1 释放介质对STL-NP的释放度的影响  30-34
      2.4.2 酸中释放量  34
      2.4.3 缓冲液中释放量  34-35
    2.5 STL-NP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35-40
      2.5.1 血浆样品的预处理与测定  35
      2.5.2 STL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35-38
      2.5.3 STL-NP给药方法及样品采集  38
      2.5.4 药动学参数计算和统计学处理  38
      2.5.5 大鼠药代动力学结果  38-40
  3.讨论  40-47
    3.1 关于建立含量测定方法  40-41
    3.2 关于纳米粒制备工艺  41-43
    3.3 关于体外释放规律考察  43-44
    3.4 关于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44-47
  全文结论  47-49
  参考文献  49-53
致谢  53-54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54-55
综述  55-65
  Reference  63-65

相似论文

  1. 非诺贝特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生物利用度评价,R944
  2. 依达拉奉/环糊精超分子体研究,R943
  3. 吲达帕胺微孔渗透泵片的制备及质量研究,TQ463
  4. 猪链球菌噬菌体裂解酶制备及其生物活性检测规程的制定,R515
  5. 体外培养的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的回收及冷冻干燥保护剂的研究,S482.3
  6. 丝素微球的制备及其作为细胞载体的研究,R318.08
  7. 类药性和生物利用度的理论预测研究,R914
  8. 二甲基-β-环糊精和壳聚糖提高难溶性药物BMCP25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R96
  9. 雷帕霉素固体新制剂的制备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R965
  10. 炔丙基半胱氨酸吸收特性的研究,R96
  11. 单油酸甘油酯/泊罗沙姆407立方液晶骨架用于提高水飞蓟素生物利用度的研究,R283
  12. 真空冷冻干燥蕨菜的护色保脆工艺及其理化特性研究,TS255.5
  13. 乳酸菌酸面团发酵剂的制备及其发酵烘焙特性研究,TS213.2
  14. 新型碱性蛋的工艺研究,TS253.4
  15. 海藻多糖植物复合胶成膜性及其性能评价,TB383.2
  16. β-TiOPc的制备与光导性能研究,O626
  17. 硫酸沙宁胺醇渗透泵型缓释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TQ463
  18. 吡罗昔康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R94
  19. 胰岛素磷脂复合物及其自微乳剂的研究,R94
  20. 抗棘球蚴药物甲苯达唑软胶囊的研制和生物利用度研究,R96
  21. 利培酮分散片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R9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炮制、制剂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