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炔丙基半胱氨酸吸收特性的研究

作 者: 张琳
导 师: 张鹏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药理学
关键词: 炔丙基半胱氨酸 溶解度 解离常数 油水分配系数 在体胃肠灌注 吸收 体内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HPLC-UV LC-MS/MS
分类号: R9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炔丙基半胱氨酸(S-propargyl-cysteine,SPRC),是大蒜提取物烯丙基半胱氨酸的结构类似物。初步药理学研究表明,SPRC具有显著的心血管药理活性,对缺血缺氧心肌具有保护作用,非常有希望开发为一个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心血管药物。目前国际上关于SPRC的理化性质、胃肠吸收机制、体内药动学的研究还是空白。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测定了SPRC的溶解度、解离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等与吸收相关的理化常数,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鼠在体原位胃肠灌注模型,研究了影响SPRC吸收的多种因素,探讨SPRC的小肠吸收机制,最后研究了SPRC的口服和静脉注射的体内药动学,探讨了SPRC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目的通过对SPRC的理化性质(包括溶解度、解离度、油水分配系数),体内药动学,绝对生物利用度及在体胃肠吸收的研究,阐明炔丙基半胱氨酸的理化性质、最佳吸收部位、吸收影响因素、吸收机制等,为炔丙基半胱氨酸的处方设计优化提供依据。方法实验过程建立了各介质中(各种溶媒,胃肠灌注液,血浆等)SPRC测定的HPLC-UVLC-MS/MS检测方法。所建立的相应介质中SPRC测定的HPLC-UV和LC-MS/MS检测方法,简单,灵敏,专属,稳定,准确度和精密度好,满足相应试验的分析检测要求。同时采用了经典摇瓶法测定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利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滴定常数,建立了大鼠在体原位胃肠灌注模型研究胃肠吸收机制。结果体外理化性质研究表明,SPRC作为小分子水溶性化合物,在水及各介质中的溶解度良好;在正辛醇-水体系中logP为-2.16±0.030,脂溶性较差;在酸性环境中pKa=2.93±0.13,在碱性环境中pKa=7.73±0.33,PI=5.33±0.23;SPRC为两性化合物,SPRC的PI值在小肠的pH范围5.0~7.4内,靠近pH5.0。大鼠在体原位胃灌注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SPRC在胃内吸收极少,同时大鼠在体原位肠灌注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剂量分别为25,50,100 mg/kg时,SPRC的单位时间吸收转化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pH分别为5.0,6.0,7.4时,pH5.0时的单位时间吸收转化率与pH 6.0,7.4时的单位时间吸收转化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SPRC十二指肠的单位时间吸收转化率与空肠、回肠的单位时间吸收转化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本部分研究提示:SPRC主要在小肠被吸收,其中十二指肠吸收最好,SPRC吸收受pH影响显著,pH=5时吸收最好,主要为被动转运。体内药动研究表明:大鼠i.g(口服)25、75和225mg/kg SPRC后,实测达峰时间分别为1.1±0.5、1.3±0.5和2.5±1.8 h, AUC与剂量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大鼠i.v.(静脉注射)SPRC后AUC与剂量及峰浓度与剂量关系表明AUC与剂量间同样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口服不同剂量SPRC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6.6%,97.0%,94.7%,提示该药在大鼠体内吸收良好。结论SPRC属于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Ⅰ类药物,具有高溶解度和高渗透性;其转运机制主要为膜孔转运,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高,适合开发为口服给药制剂。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1
前言  11-14
实验部分  14-57
  第一部分:SPRC理化性质的研究  14-27
    1.1 材料  15-16
      1.1.1 仪器设备  15
      1.1.2 药品与试剂  15-16
      1.1.3 溶液配制  16
    1.2 实验方法  16-18
      1.2.1 SPRC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6-17
      1.2.2 SPRC理化常数的测定  17-18
    1.3 实验结果  18-24
      1.3.1 SPRC含量测定方法的结果  18-21
      1.3.2 SPRC理化常数的测定的结果  21-24
    1.4 实验讨论  24-27
      1.4.1 方法的选择  24
      1.4.2 SPRC理化参数与吸收关系  24-25
      1.4.3 SPRC的理化性质与体内过程优化制剂设计  25-27
  第二部分:SPRC在体肠吸收研究  27-42
    2.1 实验材料  28-30
      2.1.1 仪器设备  28-29
      2.1.2 药品与试剂  29
      2.1.3 实验动物  29
      2.1.4 溶液配制  29-30
    2.2 实验方法  30-35
      2.2.1 SPRC肠灌注液测定方法  30-32
      2.2.2 SPRC大鼠原位胃肠循环灌注试验  32-33
      2.2.3 SPRC大鼠原位胃循环灌注试验  33-34
      2.2.4 数据处理  34-35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5-42
      2.3.1 SPRC肠灌注液测定方法结果与讨论  35-37
      2.3.2 SPRC大鼠原位肠循环灌注试验结果与讨论  37-40
      2.3.3 胃灌注试验结果与讨论  40-42
  第三部分:SPRC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42-57
    3.1 实验材料  43-44
      3.1.1 仪器设备  43
      3.1.2 药品与试剂  43
      3.1.3 实验动物  43-44
    3.2 方法  44-47
      3.2.1 SPRC在生物基质中LC-MS-MS检测方法的建立  44-46
      3.2.2 SPRC在大鼠体内口服吸收动力学及其药代动力学参数测定  46
      3.2.3 SPRC在大鼠体内i.v药代动力学  46-47
      3.2.4 SPRC在大鼠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  47
      3.2.5 数据分析  47
    3.3 结果与讨论  47-57
      3.3.1 SPRC在生物基质中LC-MS-MS检测方法的结果及讨论  47-50
      3.3.2 SPRC在大鼠体内口服吸收动力学研究结果及讨论  50-53
      3.3.3 SPRC在大鼠体内i.v药代动力学结果  53-55
      3.3.4 SPRC在大鼠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  55-57
全文总结与展望  57-60
  总结  57-59
    SPRC分析方法  57
    SPRC吸收研究模型  57-58
    SPRC吸收影响因素  58
    SPRC体内药动及生物利用度  58
    SPRC吸收机制  58
    SPRC生物药剂学分类  58-59
  展望  59-60
参考文献  60-65
药物吸收评价方法简介  65-74
  参考文献  72-74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74-75
致谢  75-76

相似论文

  1. 固定床钙基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X701.3
  2. 基于红外吸收原理的甲烷浓度检测仪,TP216
  3. 八珍汤中主要化学成分在体肠吸收机制研究,R285
  4. 非诺贝特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生物利用度评价,R944
  5. 辣椒碱/环糊精体系的表征及性能研究,TQ450.1
  6. 锅炉排烟中二氧化硫吸收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X701.3
  7. 单细胞中光敏化单态氧的间接成像,Q2-3
  8. 蛋膜固相萃取在环境水样微量金属元素分析中的应用,X832
  9.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太湖水体藻蓝素和CDOM浓度估算模型研究,X87
  10.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测定农田氨挥发的初步研究,S158.5
  11. 氮肥及播期对低谷蛋白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S511
  12. 水分管理对不同积累特性水稻镉吸收转运的影响研究,S511
  13. 日光温室切花百合花期和外观品质的预测模型,S682.29
  14. 水氮耦合对日光温室标准切花菊‘神马’外观品质影响的预测模型,S682.11
  15. 日光温室切花百合生长动态预测模型的研究,S682.29
  16. 三种大型海藻对海水中营养盐供应变化的生理响应研究,S917.3
  17. 依达拉奉/环糊精超分子体研究,R943
  18. 吲达帕胺微孔渗透泵片的制备及质量研究,TQ463
  19. 双穗雀稗对猪场污水中氮磷吸收及净化效果研究,X713
  20. 玉米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研究,S513
  21. 骨性Ⅱ、Ⅲ类错(牙合)上前牙代偿性治疗对根吸收影响的临床研究,R783.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药学 > 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