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同分化状态的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趋化性迁移研究

作 者: 郑彦文
导 师: 张焕相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细胞生物学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肝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迁移 Rac1
分类号: R3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神经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扩散和浸润的特性,即使经过外科手术切除,并辅以放疗或化疗,也难以彻底治愈。因此,需要新的治疗方法来追踪逃离常规治疗的散在瘤细胞。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而且能够趋向胶质瘤及多种趋化因子迁移,从而成为治疗胶质瘤的理想载体细胞。然而MSCs定向迁移的机制还不是完全清楚,尤其是MSCs分化状态与迁移之间关系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分化状态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向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的趋化性迁移。本研究首先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出BMSCs,体外扩增培养,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生长特性,免疫荧光染色,成骨、成脂诱导分化,对BMSCs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培养的BMSCs为长梭形,增殖速度快,表面抗原CD29、CD90、CD106呈阳性,CD34、CD45为阴性,并且体外能够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证明分离培养的细胞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BMSCs。随后通过丁羟基茴香醚(butyl hydroxy anisol, BHA)联合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诱导BMSCs成神经分化,即先用10 ng/ml bFGF预诱导24 h,再用200μM BHA和2% DMSO诱导5 h,最后用含有N2的H-DMEM维持培养。观察该过程中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物nestin、β-III-tubulin及NSE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未分化BMSCs呈成纤维细胞样;预诱导24 h后,胞体稍有收缩,边缘变得不齐整;诱导5 h,胞体收缩成圆形或椭圆形,折光性强,有突起伸出;维持培养18 h后,细胞出现3个或更多突起;维持培养48 h,细胞突起更为复杂,出现二级分叉,突起长度增加,与其他细胞的突起相互接触。免疫荧光染色显示,nestin与β-III-tubulin的表达都呈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均在诱导5 h时达到最高值,之后显著下降;而NSE阳性细胞比率在诱导期以及维持前期都很低,到维持48 h显著升高;GFAP在整个诱导分化过程中始终为阴性。接着运用Dunn chamber装置研究了BMSCs及成神经分化不同状态BMSCs向HGF的趋化性迁移,计算细胞迁移速率和迁移效率。结果显示,在趋化性迁移实验中,即外槽加入不同浓度HGF、内槽只加L-DMEM时,细胞的迁移速率没有变化,迁移效率随着HGF浓度的增加而增高;与对照组(内外槽均只加入L-DMEM)相比,50 ng/ml及100 ng/ml HGF均显著提高了细胞的迁移效率,但两者之间没有差异。当内外槽均加入50 ng/ml HGF,细胞的迁移速率及迁移效率与对照相比无差异,表明HGF能够诱导BMSCs定向迁移。接着我们研究了成神经分化的BMSCs向HGF的趋化性迁移,结果显示外槽加入50 ng/ml HGF未能改变分化各点细胞的迁移速率,但显著提高了未分化、预诱导24 h、诱导5 h及维持48 h细胞的迁移效率,表明成神经分化的BMSCs向HGF的趋化迁移能力与其分化状态密切相关。用PI3K抑制剂LY294002(30μM)预处理1 h的BMSCs进行趋化迁移实验,外槽加入HGF后,细胞迁移效率与未处理组细胞相比显著降低,即LY294002阻断了HGF诱导BMSCs的定向迁移,证明PI3K信号通路参与介导HGF诱导BMSCs的定向迁移过程。最后,通过改变Rac1的表达水平,观察BMSCs随机迁移行为及HGF诱导的定向迁移行为的变化。发现Rac1过表达后,BMSCs迁移速率及趋向HGF的迁移效率显著提高;干扰Rac1表达后,迁移速率及趋向HGF的迁移效率显著降低。结果表明Rac1调节BMSCs的迁移速率,并且参与介导HGF诱导BMSCs的定向迁移过程。以上结果表明,HGF能够趋化BMSCs的定向迁移,PI3K信号通路参与介导这一过程;成神经分化的BMSCs趋向HGF的迁移能力与其分化状态密切相关。Rac1调节BMSCs迁移速率,并且介导HGF诱导BMSCs的定向迁移。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BMSCs的定向迁移机制及临床应用BMSCs进行移植提供了理论基础。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0
序言  10-17
第一部分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17-31
  材料与方法  17-22
  结果  22-25
  讨论  25-27
  参考文献  27-31
第二部分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诱导分化  31-43
  材料与方法  31-34
  结果  34-36
  讨论  36-38
  参考文献  38-43
第三部分 不同分化状态BMSCs 趋向HGF 迁移的研究  43-62
  材料与方法  44-47
  结果  47-52
  讨论  52-55
  参考文献  55-62
第四部分 Rac1 表达水平对BMSCs 迁移的影响  62-75
  材料与方法  62-67
  结果  67-70
  讨论  70-72
  参考文献  72-75
结论  75-76
综述  76-90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所获的奖励  90-91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91-93
本研究所获基金资助  93-94
致谢  94-95

相似论文

  1. 猪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抵抗素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影响因素,R587.1
  2. 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冷冻保存及基因转染研究,S827
  3. 异丙威影响神经发育主要细胞的迁移分化及突起生长的体外研究,R329
  4. 新型非病毒基因转染体系的构建及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重组中的应用,R346
  5.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定向分化的研究,R329
  6. 茶黄素与TGF-β3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地影响,R329
  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预移植1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修复作用,R542.22
  8. 树突状细胞在多柔比星诱导的大鼠肾纤维化模型中的作用,R692.5
  9. IL-8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机制及G31P的作用初探,R363
  10. 第三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同种异体移植受体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R392
  11. 慢病毒介导hVEGF-165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后肢缺血实验研究,R329
  12. 心梗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最佳时间研究,R542.22
  13.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38MAPK信号通路对机械应力刺激的反应,R329
  14. ROCKⅠ对PDGF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分子机制的研究,R363
  15. ROCK表达下调对PDGF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的调控,R363
  1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营养效应对一氧化碳致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影响,R329
  17. BMP2和VEGF165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R329
  18. 缺氧预处理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区SDF-1/CXCR4轴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R542.22
  19.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向肝样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R575.3
  2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移植途径的实验研究,R651.2
  21. 转导胞嘧啶脱氨酶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对胶质瘤趋向性的研究,R739.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人体形态学 > 人体组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